將視覺藝術(視藝)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跨學科教學,可以減輕非專科專教的視藝老師的課程壓力,並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和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可參考跨學科教學系列文章 《[藝術x跨學科教學迷思](1-語文藝術篇) : 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那些語文藝術概念?》
[第1、2、3項,筆者選用了2024年上演的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美術指導麥國強如何以一些數學概念應用於佈景創作上作為例子......教師就學生經驗可舉一反三]
透視和空間感:以理解和應用透視原理、消失點和近大遠小等概念 (圖片來源:Freepik)
這些只是一些例子,視覺藝術與數學之間的連結非常廣泛。 透過視覺藝術與數學的結合,學生可以運用創造性和視覺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的概念。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視覺表達也可以成為他們對數學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藝術表達能力。
除了語文藝術、數學,下一篇文章《[藝術x跨學科教學迷思](3-歷史與文化研究篇) : 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歷史與文化研究的概念?》會探究視覺藝術如何結合歷史事件和人物、文化傳統和慶典、文化藝術形式、傳統建築和城市景觀、文化符號和象徵 ...... 等等歷史與文化研究概念學習範疇,來進行跨學科教學呢?
請繼續跟蹤我們,不容錯過啊 !
筆者:Rosie T.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