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下,UX與AI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篇在今年3/21臨時起意地把想法發佈於Medium,直到今天看到某篇文章提到:『生成式 AI 的發展將再度掀起新一波供需變動,最終使人類成為最新的「奢侈品」。』時,讓我想起半年前發布的這篇文,冒出要把它搬過來讓更多人看到的想法...

自ChatGPT的出現,本來只會在資訊技術圈裡受到關注的AI話題:生成式AIAI取代人類等,一夕之間成為全民討論的熱門關鍵字,2023年也因此被稱為AI世代

由Midjourney繪製/prompt : A woman human with red long hair shaking hand with a green cute robot

由Midjourney繪製/prompt : A woman human with red long hair shaking hand with a green cute robot

為了不被取代,你需要思考?

從Midjourney、DALL·E等圖像生成工具在藝術圈引起了不少爭議,如AI抄襲、AI畫作奪冠、吳淡如AI繪圖炎上事件,還有ChatGPT可以寫程式、幫忙寫作業等,可以看到AI能做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會用AI的人也越來越多,而身在這個世代,要想不被取代,需要思考的是:

  • 身為人類的你,在這份工作上你能產生的獨特價值是什麼?
  • 要如何使用AI工具輔助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在不久的未來,不同職務間的界限很有可能會越來越模糊,如果你只會一件事情、一項技術,你再怎麼是這個專業領域的頂尖,隨時都有可能被AI取代,而且取代你的都會是那些資訊技術龍頭:OpenAI, Meta, Microsoft, Google等。

所以可以用此概念為軸,去動態調整自身在工作上該關注的最新資訊以及自己目前能做的最具價值的事情,才能穩妥地走在這次的AI浪潮。

UX可以把AI浪潮推得更高

在眾人把關注都放在AI的態勢下,UX如何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

我認為在這個趨勢下,UX是越顯重要的,只是受到最近生成式AI熱潮的影響,目前科技業看似都把重心放在AI ,UX其實還是有在低調地、慢慢地影響所有產業的策略與經營模式。

像是今年AI議題趨勢中的負責任AIAI倫理與偏見,還有講很久的可解釋性AI,其實都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在設計AI,你也可能發現,這些議題是影響資訊技術大佬們在AI競賽中的成績的關鍵因素。今年年初,Microsoft願冒險不顧New Bing背後的語言模型是否完美,也要搶先機,不僅是要搶Google廣告生意,同時透過慢慢的釋出新功能,才能收集更多實際的使用者反饋,以動態調整策略。Google就是因為過於謹慎錯失先機,之後又心急、草率地發表Bard,才在第一場AI競賽慘敗。

所以不管是想從AI轉UX還是UX轉AI的人,不必砍掉重練,你可以先懂AI並思考AI怎麼輔助UX,也能先懂UX再去想怎麼利用UX讓AI變得更好。如前面說的,未來人與人、人與AI、所有事物之間的界線是會越模糊的,不可能只有一種思維、一個技術就走遍天下,多理解一個新的思維與技術,可以讓自己有更多路可以選。


(2023/11/06 把文章搬過來後的小補充)

在充斥AI的未來,以人為本將越來越有價值

未來最貴的服務與工作,就是那些只有人才能提供的價值。以人為本的任何產品、服務只會變得越昂貴。

台灣因為產業型態的關係,念理工科會有特別的優越感,但不知道為什麼許多老一輩的從沒想過:有錢的老闆都是文組的,而底下的員工都是理工的。

就算知道這個現象,以前認為念理工組的優勢是平均薪資較高,但現在最可能被取代的就是這些理工科的職缺,你能不緊張嗎?你學的知識都可被標準化、參數化,機器就能做到,老闆要你何用?你能24小時工作嗎?未來再硬的實力,到最終能在人群中被看見的,都是那些軟實力更好的人。

那未來就沒有工程師了嗎?

不會,但薪資差異會越來越明顯。當你今天做的產品越靠近消費者所需要的價值,薪水就越高。離消費者越遠的產業中,其工程師越容易被機器取代,而那些還沒被取代的,別以為自己逃得掉,老闆只是還沒有錢買AI、伺服器和機器人。

以上本人淺見,有任何想法非常歡迎留言討論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胡的內心宇宙
5會員
13內容數
朋友說和我聊天容易忘了時間,那麼請允許我也與你分享,觀察生活時的自我療癒過程。用AI做圖,在輸入一字一句的提示時,也是在覺察自己對腦海畫面的細膩感受。
小胡的內心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4/09/25
成功和自信有很大的關係。面對空白,重新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4/09/25
成功和自信有很大的關係。面對空白,重新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4/07/11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Thumbnail
2024/07/11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Thumbnail
2024/02/15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整個宇宙根據以下原則運行: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鬆開緊握的拳頭,讓張開的手充滿生命力。放著自己悲傷吧,哭夠了就會好的,慢慢來吧。
Thumbnail
2024/02/15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整個宇宙根據以下原則運行: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鬆開緊握的拳頭,讓張開的手充滿生命力。放著自己悲傷吧,哭夠了就會好的,慢慢來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充斥AI的未來,UX與以人為本會為顯重要與昂貴... 本篇原在今年3/21發佈於Medium,直到看到某篇文章提到:『生成式 AI 的發展將再度掀起新一波供需變動,最終使人類成為最新的「奢侈品」。』時,讓我想起半年前發布的這篇文,冒出要把它搬過來讓更多人看到的想法...
Thumbnail
在充斥AI的未來,UX與以人為本會為顯重要與昂貴... 本篇原在今年3/21發佈於Medium,直到看到某篇文章提到:『生成式 AI 的發展將再度掀起新一波供需變動,最終使人類成為最新的「奢侈品」。』時,讓我想起半年前發布的這篇文,冒出要把它搬過來讓更多人看到的想法...
Thumbnail
如今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可說是能否度過危機、成功存活下來的關鍵策略與技術,但並它們實際上代表著不同的變革層面,不能簡單劃上等號。RPAI 數位優化器這次要來分享人工智慧和數位轉型的主要差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現代企業,如果你也想了解企業未來的轉變可能,不妨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如今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可說是能否度過危機、成功存活下來的關鍵策略與技術,但並它們實際上代表著不同的變革層面,不能簡單劃上等號。RPAI 數位優化器這次要來分享人工智慧和數位轉型的主要差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現代企業,如果你也想了解企業未來的轉變可能,不妨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生成式AI,這不僅僅是一個新奇的技術詞彙,它正在全方位地重新塑造我們的日常和商業格局。從你的智能手機到車上的自駕功能,再到商家使用的各式創新工具,AI已經不再陌生。而當我們提到生成式AI應用程序,例如ChatGPT、GitHub Copilot和Stable Diffusion等,它們已經成為了話題
Thumbnail
生成式AI,這不僅僅是一個新奇的技術詞彙,它正在全方位地重新塑造我們的日常和商業格局。從你的智能手機到車上的自駕功能,再到商家使用的各式創新工具,AI已經不再陌生。而當我們提到生成式AI應用程序,例如ChatGPT、GitHub Copilot和Stable Diffusion等,它們已經成為了話題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百花齊放的AI人工智慧應用,是逐漸淘汰人類還是能夠一起共生共榮?對於科技的演進,是哪四大類人的憂慮與不安?我們又怎樣可以好好使用它而不被其拖入滅亡深淵呢?
Thumbnail
百花齊放的AI人工智慧應用,是逐漸淘汰人類還是能夠一起共生共榮?對於科技的演進,是哪四大類人的憂慮與不安?我們又怎樣可以好好使用它而不被其拖入滅亡深淵呢?
Thumbnail
邁向機械公敵 以下為DALL.E所生成 AI崛起 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人類開始依賴AI等類似的智能技術來處理許多日常工作。AI成為了人類的得力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大量的制式化工作,從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對AI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核彈級的災害 AI的發明人突然向世界發出了一個警告。 他說:“
Thumbnail
邁向機械公敵 以下為DALL.E所生成 AI崛起 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人類開始依賴AI等類似的智能技術來處理許多日常工作。AI成為了人類的得力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大量的制式化工作,從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對AI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核彈級的災害 AI的發明人突然向世界發出了一個警告。 他說:“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