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歡迎您來到我們卡片盒筆記法系列課程,在這我們除了要告訴大家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未來更要帶著大家,實作出屬於自己的核心知識,在此之前,我想大部份人做筆記的方式,都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每個人對於平常搜集的知識、聽到的訊息、想到的東西及體驗到的經驗都不盡相同。
將知識進行分類,是一門有趣議題,如果能加以累積,出版發行,那更是讓人興奮的事,但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為什麼我們還學習這樣的筆記做法呢? 這樣做對我們往後有什麼好處? 個人認為,這就好比我們在投資,如果我們越早能經年累月累積經驗與想法,將平時所知到的、看過、聽過及想過的訊息,做有效的轉換及保留。這樣的龐大知識經過連結就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這樣的結果已在發明者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 身上得到了印證。
卡片盒筆記是1960年代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將每次閱讀過後的文獻或心得拆分為片斷筆記的方式記錄於實體卡片的一種方法。
他所完成的理論,是超乎尋常的博大精深、與眾不同、極度複雜。他寫了關於法律、政治學、經濟、溝通、藝術、教育⋯⋯等等不同領域的文章甚至還有愛情。他在30年間出了58本書。接下來就來說明他當時所使用的這套方法及其做法。
基本上卡片盒筆記法是由讀者經由閱讀或一閃而過的想法及念頭,將其記錄在一張張的卡片之上,我們可以想像,一張卡片能記多少東西呢?那要記什麼呢?那如果想要全部都記可以嗎?更何況我還有圖表、影片及PPT那怎辦?
大家先別急,我後續會交待所有解決的做法,但請暫時放下那些疑問,因為我們要講的是核心知識領域的東西。我們知道,之所以資料、資訊能成為知識,是因為那些資訊經過人們閱讀,我們必須學會排除去除掉那些多餘的文字,截取那有用的知識及關鍵訊息。假使我們再進一步將其重點及知識經由抽像化再具體化則就會成為核心知識。聽起來很像很玄,你一定會要求我再講清楚一點。
抽像化就是將一件複雜或繁雜的事物簡單化,去除不太重要的枝微細節,保留一些重要的特徵,這些特徵是重要的,他可以用來辨識不同事物及不同概念。人類抽像化過層的概念很像AI模型的訓練,不斷提供各式各樣的資料餵給訓練模型,模型抽取了這些重要特徵,就可利用模型辨視及預測我們想要知道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抽像化過的特徵知識,具體實現及處理現實複雜的人事物,進一步發展及創造新的概念。舉個例子:當我們購買智慧型手機,必須考慮設計特點和規格,螢幕大小、處理器速度、相機質量、電池壽命⋯⋯等。此時就可將其歸納為幾個關鍵的概念,如性能、用戶體驗和價格。而不必關注每個具體細節並且更容易進行比較。
然而具體化是將抽像概念轉換為具體可感知與理解的形態。感知部份可以是語言、圖形、符號⋯⋯等等的其它一種型式。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
知到什麼是抽象化及具體化,接著就是將其具體化後的核心知識放進小小的卡片之中,當然現在使用軟體存放知識並沒有卡片空間的問題,但我們仍需尊循這一個重要原則,也就是一張卡片只能存放一個知識點,如果我們認為我們閱讀時,學到很多知識,請將與其他知識拆開並個別撰寫,而這個就是卡片盒筆記最核心的基本觀念,所以未來所有的卡片筆記都必須用自己的話轉述後寫下。這理有一個重點,就是我們寫完的每張卡片看起來都會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就是單看一張卡片就能了解一個知識點的全貌,不需要再依靠別的卡片做為輔助。而我們在書寫時有時甚至完全不使用參考文獻中的文字內容,完全以自我理解的結果做為記錄,因此這張卡片的知識品質,重點就會落在於個人轉化的過程及個人對事情的理解程度。
還有要盡可能用自己的話轉述筆記,不要只是複製貼上,因為人在吸收知識後,並不會以背誦的方式去記住剛剛所看到文字及內容,我們會將知識轉換成我們個人方便理解的方式,這就是抽像化的過程,但如果要清楚確認自己是否已完全了解並記住,就必須將其抽像的知識轉換為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這個過程就叫做具體化。這就是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話轉述筆記的主要用意。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日後假使需要引用卡片知識時,我們可以大膽放心複制貼上自已的筆記,再也不需擔心抄襲問題。
那為什麼我們要以知識點的方式拆開那些原文中的知識呢?這樣做有一些很大的好處及目的:
當然,除了以上的好處,當我們日後在遇上了問題,我們也可回頭看看那些筆記,或許很多之前所記錄下的意見及想法,就是我們現成的導師,下堂課我們會開始逐步說明,相關實作的重點及做法。未來我們也會把重點放在教大家怎麼使用Obsidian工具及搭配Notion筆記軟體,我們可以不用放棄原有使用Notion做筆記的習慣,重點是不要讓我們的核心知識埋末在一般筆記之中,這點非常重要,這就是同學們選擇本課程的重要原因,最終目地是希望您能真正滿載而歸。
推薦網站:https://www.is7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