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夯 私攝影與寫真:攝影者的貼近與自我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撰文/圖片:賴芊芝

「私攝影師不只是只有排版給你後所看到的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對家夯藝術家來說,私攝影一個探討自己生命的過程,而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課題。有如是你我手機裡的每一張照片,他反應著你注意到的、在意的事情。在當初接觸攝影時,社會對同志身分不太了解。家夯想透過攝影一方式,告訴社會「同志的愛並沒有不一樣」。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展出與編排-把房間搬到展場裡」

在家夯的大學畢業製作時,就嘗試將在台北的租屋處環境,複製到展出現場。由於作品本身探討與展現的亦為自己房間作為出發的脈絡,建構私領域與公共空間的衝撞性。後來也成為展於田園城市書店的起始點。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五年對我來說很漫長,但對進到展場或是看到攝影書的人來說,是轉瞬的。」

《Room Taipei》小誌一書,主要紀錄著大學後離開家裡後,陸續的五年來自己到台北生活,開始有了自己的房間的時光。身體不再被受家裡的限制,變得更能夠有隱私。開始可以帶伴侶、砲友回家。家夯因此花了五年拍攝不同男人進出自己的房間,同時想紀錄出他們「留下的什麼東西」,這包含著一些男生留下來的便條紙、房租的繳費單,以及老師與進出者們對於成長意義的探索。原先覺得很多東西皆太私密、像小孩子、幼稚且感到尷尬;後來逐漸發現在一個成長後的角度來看,一切又不一樣了。

《Room Taipei》 / 攝影:賴芊芝

《Room Taipei》 / 攝影:賴芊芝

「他人」的脆弱與親密:《Affairs》

家夯收到歐洲出版社的邀約,合力將《Affairs》這本從交友軟體詢問別人可不可以「去拍他」而開始的攝影書,推向國際舞台。並分享到逐漸發現有作品就要往國外推廣,因為他人並不一定了解亞洲的同志推向到了的什麼程度,其實他們看見這些照片後會表現出新奇感。

而這本從十分私人與生活的交友軟體邀約所出發的攝影集中,也開始思考這是不是一種「強制性地」介入他人的生活、強制要拍出他們的身體,會不會不夠真誠;並認爲這可能是不夠完整的作品。不過,就如生命中不同階段會有的課題與焦慮般。這也是一個影響自己的經歷,一個值得被紀錄的回憶。

/ 攝影:賴芊芝

/ 攝影:賴芊芝

摔下去時很多肢體碰撞,最後到海裡去-《香蕉船》

在去年滿30歲後,家夯開始產生嚴重的年齡焦慮,而這成為創作上的下一個階段。玩香蕉船時,大家都知道最後會跌入海裡,但卻樂此不疲,就像正在參與一個清楚結果的過程。從大學後開啟的自主決定的私生活後,逐漸過了十年,在社會與家人期許上出現了矛盾與焦躁。「是一個夏天焦慮和暈船的故事,也是自己30歲最後的青春時光全身溼的狀態。」老師在書本描述上這麼提到的。並以書上的緞帶意味著拉扯之間所產生的矛盾。

《香蕉船》/ 攝影:賴芊芝

《香蕉船》/ 攝影:賴芊芝

「如何更了解私攝影:影響家夯的攝影師們」

家夯特別推薦《私寫真論》一書,同時提到影響自己很深的攝影師有:

中平卓馬:空洞化自身的紀錄。 荒木經惟:自身符號化到照片裡面、打破攝影是一瞬間的感覺,同時最喜歡《愛的陽台》一書。 牛腸茂雄:在流淌的時間中回應自我、像擺拍卻又不是的照片、像擺拍卻又不是的照片。 Nan Goldin:私攝影作為一種紀錄以及理解自己的個人生活和那謝私密生活的工具、告訴大家「這就是我的生活」。藝術家以打破好萊塢式英雄片的感覺、拍出一系列被家暴到病好的狀態,在該時代屬於少數,也成為私攝影的鼻祖。

以及森榮喜、深賴昌久、廖逸君、陳文俊與江演媚……

最後,他也很推薦創作者們可以多多參加書展。若是舉辦個人展覽與一般聯展,通常是認識的友人會來看。但藝術書展特別之處便是有更多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林家夯作品 / 攝影:賴芊芝


關於藝術家:

林家夯 Lin Jaihang 出身於台灣高雄,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現居台北。自稱是曖昧系私攝影。影像多為日常生活中的自身及同性伴侶,以攝影建立與情人的對話,及對愛的需求。


更多關於家夯老師的作品:@lin.jaih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芝賴的沙龍
25會員
11內容數
芊芝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9
撰文 / 攝影:賴芊芝 文森在個展中以性與童年結合成多組繽紛的平面作品,包含痛與快樂並存之與LGBTQ五族群的性經驗、透過肉體理解另一個體,及慾望橫流的打樁機、深蹲、瑜珈下埋下的隱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9/09
撰文 / 攝影:賴芊芝 文森在個展中以性與童年結合成多組繽紛的平面作品,包含痛與快樂並存之與LGBTQ五族群的性經驗、透過肉體理解另一個體,及慾望橫流的打樁機、深蹲、瑜珈下埋下的隱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8/16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2023/08/16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2023/05/10
撰文:賴芊芝 「為什麼……?」來自無法藉由經驗來改變自己的松子,在每段關係中受傷時,所提出最貼近真實的疑惑。在已知道松子最後的下場的狀況下,當她越是正向,對未還擁有希望,我就越是感到難受,好像過於善良、真誠都是一種錯。松子,一點都不令人討厭,卻也無法讓人喜歡,因為她並不喜歡自己,她是期待別人能夠愛她
Thumbnail
2023/05/10
撰文:賴芊芝 「為什麼……?」來自無法藉由經驗來改變自己的松子,在每段關係中受傷時,所提出最貼近真實的疑惑。在已知道松子最後的下場的狀況下,當她越是正向,對未還擁有希望,我就越是感到難受,好像過於善良、真誠都是一種錯。松子,一點都不令人討厭,卻也無法讓人喜歡,因為她並不喜歡自己,她是期待別人能夠愛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Thumbnail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Thumbnail
撰文/圖片:賴芊芝 「私攝影師不只是只有排版給你後所看到的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對家夯藝術家來說,私攝影一個探討自己生命的過程,而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課題。有如是你我手機裡的每一張照片,他反應著你注意到的、在意的事情。在當初接觸攝影時,社會對同志身分不太了解。家夯想透過攝影一方式,告訴
Thumbnail
撰文/圖片:賴芊芝 「私攝影師不只是只有排版給你後所看到的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對家夯藝術家來說,私攝影一個探討自己生命的過程,而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課題。有如是你我手機裡的每一張照片,他反應著你注意到的、在意的事情。在當初接觸攝影時,社會對同志身分不太了解。家夯想透過攝影一方式,告訴
Thumbnail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Thumbnail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Thumbnail
作者前言 本書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進行創作,但並非完全一模一樣,可以看成是一個平行世界的台灣社會,一些社會風俗和法律條文和現實台灣有部分差異,謝謝。 這一篇很微妙,字數剛好卡在是否分二篇的中間,後來我還是決定分成二篇 第26篇:為何大家愛拍婚紗照?因為婚後總是面目猙獰(上) 我們暫時撇開學校的事,說說
Thumbnail
作者前言 本書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進行創作,但並非完全一模一樣,可以看成是一個平行世界的台灣社會,一些社會風俗和法律條文和現實台灣有部分差異,謝謝。 這一篇很微妙,字數剛好卡在是否分二篇的中間,後來我還是決定分成二篇 第26篇:為何大家愛拍婚紗照?因為婚後總是面目猙獰(上) 我們暫時撇開學校的事,說說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四季》的初版附上了一張作者的簽名明信片,畫的是屋內家庭團聚吃飯的畫面。不同於書中由屋外的季節變化、人事流轉,來傳達「無常即為日常」的感受,而是「進到屋內」近距離地接觸家的溫暖與變化。 我們耳濡目染,這些那些,如此歷歷鮮明。 是在台灣的插畫家筆下,我才第一次喜歡上台灣特殊的居住風景。
Thumbnail
《四季》的初版附上了一張作者的簽名明信片,畫的是屋內家庭團聚吃飯的畫面。不同於書中由屋外的季節變化、人事流轉,來傳達「無常即為日常」的感受,而是「進到屋內」近距離地接觸家的溫暖與變化。 我們耳濡目染,這些那些,如此歷歷鮮明。 是在台灣的插畫家筆下,我才第一次喜歡上台灣特殊的居住風景。
Thumbnail
愛,才是《親愛的房客》亟欲透過健一的人生傷痛點滴滲透的核心價值。但創作者刻劃愛的鑿痕可深可淺,可輕可重,在情愫的明與暗之間,有時淡極始知花更豔,有時輕盈的力道更像是鈍器重擊;烈焰燒得炙熱的模樣令旁觀者羨慕,而綿延不斷的餘燼則在一片焦原中更顯動人,餘燼是愛過的痕跡,也是愛從未真正消失的印記。
Thumbnail
愛,才是《親愛的房客》亟欲透過健一的人生傷痛點滴滲透的核心價值。但創作者刻劃愛的鑿痕可深可淺,可輕可重,在情愫的明與暗之間,有時淡極始知花更豔,有時輕盈的力道更像是鈍器重擊;烈焰燒得炙熱的模樣令旁觀者羨慕,而綿延不斷的餘燼則在一片焦原中更顯動人,餘燼是愛過的痕跡,也是愛從未真正消失的印記。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第56屆《金馬獎》的這天下午,我在「台東藝文中心」演講廳,觀賞了《尋找1920》紀錄片,也參加了映後座談會。《尋找1920》是由「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籌資拍攝的,李崗在映後座談也說了:人,不只是會哭、會笑,更重要的是會想、會思考。基金會就是希望透過一些「影」片,讓觀影者可以不帶政黨顏色、以世界的⋯⋯
Thumbnail
第56屆《金馬獎》的這天下午,我在「台東藝文中心」演講廳,觀賞了《尋找1920》紀錄片,也參加了映後座談會。《尋找1920》是由「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籌資拍攝的,李崗在映後座談也說了:人,不只是會哭、會笑,更重要的是會想、會思考。基金會就是希望透過一些「影」片,讓觀影者可以不帶政黨顏色、以世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