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的時候需要放感情嗎 –– 一個東方哲學的想法

2023/12/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位擔任鋼琴家教的朋友與我聊到,學生跟他抱怨:自己每次練琴的時候,媽媽總是拿著藤條在旁邊督促,說他彈得不用心,「沒有放感情」⋯

其實演奏時要不要,或到底有沒有可能與需要「放感情」,原本就是音樂家爭論不休的議題。一方認為情感是音樂的重要內容,另一方卻認為音樂無非是樂音的流動。

.

國中時初聽《泰伊思冥想曲》 ”Meditation from Thais”,當時只覺此曲悠遠寧靜,有一種昇華、超脫的美感。後來與一位朋友聊天,她卻說每當她心情不好,就會播放這首樂曲,自己在一旁邊聽邊掉淚,當做情緒的抒發。這實在令我難以想像-因為我完全沒有從這首樂曲中感受到任何悲傷的情緒。

.

後來讀到《淮南子‧齊俗訓》中有這麼一段,說的幾乎是一樣的故事:


「夫載哀者聞歌聲而泣,載樂者見哭者而笑。哀可樂者,笑可哀者,載使然也。是故貴虛。」


聽見令人歡快的歌聲卻感到哀傷,面對哀淒的場面卻感到好笑,《淮南子》認為這是因為內心「載」的內容不同,所以面對外境也有了不同的投射。

如何才是理想的狀態呢?《淮南子》說「貴虛」,虛者,心無所載於哀樂也。保持平靜的內心,不以自己的哀樂投射於審美對象,如此方能體會對象的純粹美感。

.

我在比利時的主修老師John Ruocco也認為演奏家刻意想要在音樂裡呈現情感其實是危險的,因為你不知道觀眾接受到了這些情緒訊息,是否會做一樣的解讀?有時候我們聽到某些音樂片段,會想用「灑狗血」來形容它,大概就是類似的情形吧?

.

演奏時,音樂上的「表情」,是不能用「感情」來等同的...以前述的《泰伊思冥想曲》為例,「帶著某種情感」並不必然是呈現這首樂曲的前提...反之,在樂譜提供的內容上,每個音樂家依各自的修為,去呈現自己看見、聽見的美感。


讓藝術家專注於美的呈現。而美的體驗、感受,以及隨之而來的情緒情感,則留給觀賞者的想像力去馳騁。


話說回來,一個小學生在一旁藤條的威脅之下,真的還能對音樂投入什麼「感情」嗎?




#Thaïs

#淮南子







黃偉駿
黃偉駿
音樂是生命的隱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