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記】聊聊西班牙人幫女寶寶穿耳洞的傳統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帶寶寶出門時,不免遇到街坊鄰居,寒喧之餘,大家總是會探頭看一下推車上的寶寶,最常聽見的讚美就是「真可愛呀!」。不過在西班牙文中,「可愛」有分陽性(男)、陰性(女),數次下來總是聽到「¡Qué bonito!」(男),偶爾我們會跟對方說「是女寶啦」,偶爾也就青菜他們講。
一開始,我心中總是納悶,明明我家女鵝長得一張女鵝臉,為何對方會覺得是男寶?而且有幾次她還穿著粉紅色的包屁衣。後來多次在路上或超市看到其他女寶寶時,仔細一瞧才發現許多女寶都有戴耳環。在西班牙住了這麼久,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提高,我以為在我們這一代之後,多數為人父母者早已棄絕幫女寶寶穿耳洞的傳統文化,未料原來還是有父母會幫新生兒打洞,而許多人仍下意識地以耳洞作為辨別寶寶性別的依據,根深柢固的程度甚至還超越了色彩辨識法(男寶穿藍、女寶穿粉)
過去西班牙的醫院在女寶寶出生時,會詢問是否要打耳洞。如今,多數醫院已不再提供這樣的服務,幫女寶寶打耳洞變成一項到府服務的商機,也有專門提供寶寶穿耳洞的店家,價格約在75歐-120歐左右。
上網搜尋相關資訊時,才知道原來拉美國家也有打耳洞的習俗,在美國、德國等則很少見。根據一名定居在德國的西班牙籍媽媽的觀察,在德國不存在幫女寶打耳洞的文化,而且如果要幫寶寶打耳洞需事先跟小兒科醫師預約與領取麻醉藥膏,在西班牙則不關小兒科醫生的事。
另外也讀到一件特殊案件。2012年德國有一對父母帶3歲的女兒去穿耳洞當作生日禮物,結果女兒打完耳洞後適應不良,不斷哭哭;3天過後,父母帶去看兒科醫生,醫生則認為她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對護女心切的父母便將責任歸咎於穿耳洞的店家,甚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未料事與願違,法官一審理,卻同時質疑父母帶女兒去打耳洞的行為是否符合孩子的利益、是否有人身傷害之嫌。至於這個案子後續結果如何,我沒有找到相關新聞,知道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囉!
回到正題,要不要幫新生兒穿耳洞是父母的選擇,但從來不會是寶寶個人的選擇,寶寶只能被動地接受,就如同接受他們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在還沒有懷孕生小孩前,我跟我的隊友就曾聊過,如果我們生的是女兒,絕對不會做幫她打耳洞這種荒唐事,當然更不會偏執地把兒子全身穿藍色、女兒全身穿粉紅色(還存著很多其他顏色的衣服好嗎!!而且我隊友厭惡粉紅色XD…)…畢竟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社會框架與價值觀都是一代接著一代傳承,要打破性別意識很難,有時我們也會無意識地成為父權主義的共犯,但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擺脫這些無謂的框架、身心健康的成長,不論是男是女囉!
話說,看完德國耳洞事件後,真心覺得父母不好當。不過個人覺得這對父母告上店家是有點過份了,如果父母不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那麼一個3歲的小孩當然就更不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身教果然很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無墨報】西班牙文是Letras sin tinta。在這個不用墨水也能發報的年代,我有些話想說、有些字想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大寶Mero進入2歲的階段,對於什麼事情都想要模仿想要自己嘗試看看。興許是家裡有一隻比她小的妹妹,所以她從大概1歲半開始,就會看著保母照顧妹妹,她就開始會模仿一些照顧寶寶的舉動。   我就親眼看著她把家裡一個小玩偶當作寶寶,看著她說著:「便便。」抓著玩偶去流理台附近假裝洗屁股、把娃娃放在尿布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有的嬰仔出世的時,2種性器官攏有,若佇古早,啥物辦法攏無,伊愛按呢過一世人。   後來,有手術的時代,爸母可能替伊選一个性別,認為伊是查埔,就共查某的性器官手術割掉;選查某的時,共查埔的性器官手術掉。   有當時仔會選毋著,譬喻講,選查某,毋過等伊較大漢的時,查埔的性格出來,彼就是選毋著矣!
Thumbnail
想了解何以男生會想穿耳洞?一位男生分享自己穿耳洞的過程和經驗。從購買穿耳器到實際穿洞過程,以及事後的護理。對於穿耳帶來的性別認同問題,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那時,我曾被誤判為「男孩」。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用耳朵散步』是我們家的傳統,很受大人和孩子喜愛。我們透過此活動,讓孩子用耳朵仔細聽聽周遭的自然聲音,享受寧靜、信任和大自然的溫暖。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們的經驗和感想。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大寶Mero進入2歲的階段,對於什麼事情都想要模仿想要自己嘗試看看。興許是家裡有一隻比她小的妹妹,所以她從大概1歲半開始,就會看著保母照顧妹妹,她就開始會模仿一些照顧寶寶的舉動。   我就親眼看著她把家裡一個小玩偶當作寶寶,看著她說著:「便便。」抓著玩偶去流理台附近假裝洗屁股、把娃娃放在尿布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有的嬰仔出世的時,2種性器官攏有,若佇古早,啥物辦法攏無,伊愛按呢過一世人。   後來,有手術的時代,爸母可能替伊選一个性別,認為伊是查埔,就共查某的性器官手術割掉;選查某的時,共查埔的性器官手術掉。   有當時仔會選毋著,譬喻講,選查某,毋過等伊較大漢的時,查埔的性格出來,彼就是選毋著矣!
Thumbnail
想了解何以男生會想穿耳洞?一位男生分享自己穿耳洞的過程和經驗。從購買穿耳器到實際穿洞過程,以及事後的護理。對於穿耳帶來的性別認同問題,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那時,我曾被誤判為「男孩」。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用耳朵散步』是我們家的傳統,很受大人和孩子喜愛。我們透過此活動,讓孩子用耳朵仔細聽聽周遭的自然聲音,享受寧靜、信任和大自然的溫暖。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們的經驗和感想。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