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有一句成語:「順藤摸瓜」,意指依尋著某條線索、深入追蹤,最後找到事物的真相。
這就像是一個人手上抓著一根藤蔓,然後沿著它的生長方向一步一步前進,最後找到藤蔓的另一端結出來的果實。
上個禮拜所提到的樹狀結構就是如此,只要找到了主幹,我們就有了方法來掌握這整顆樹的全貌,把它一整片枝開繁茂、綠意盎然的樹葉通通收束起來。
然而,想像一下如果說一顆樹它沒有根、也沒有樹幹,而且葉子其實還會是另一顆樹的根,來長出另一顆樹的話,那會如何呢?看起來就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網子,對吧?
現實世界裡的樹不會長成這樣,但是人類的思維和世間萬物的結構,比起樹而言,說不定看起來更像是一張網子。
網狀結構有著樹狀結構所沒有的幾個特色。首先,網狀結構沒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
在樹狀結構中,根源只有一個,向上不斷分枝,並且在末端會長出許多的葉子。哪邊是開頭、哪邊是結尾,非常清晰可見。
然而網狀結構之中,哪個是根?主幹在哪裡?從哪開始、在哪結束?都是非常曖昧不清的。你以為在一張網上已經走到了盡頭,卻發現它又向外延伸成了另一顆樹或另一張網,難以見其收束。
其次,網狀結構沒有嚴密的分層概念。
樹狀結構中的層級相當明確,最終端的葉子、上一層則是枝椏、再上一層就是樹枝,直到最頂端就是它的樹幹和根部。這些層級之間不會相互連接。就像從一根樹枝長出來的葉子,不會再長出個枝椏連到其他的樹枝。
但是在網狀結構裡,所有節點都有可能相連接,你分不清楚哪些是樹葉、樹枝、還是樹根,看不出它們有明顯的分層,只看得到它們無限地向外延伸。
最後,網狀結構沒有明確的方向性。
樹狀結構的方向性是很明確的,你要從葉子看到樹根、或是從樹根看到葉子都行,總之就這兩個方向 。
但是網狀結構裡,因為起頭與結尾並不明確,再加上一個節點可能與複數條線向外連結、並且延伸出去,難以辨識清晰的方向。
舉凡人類的生理機能,到人類所建構出來的許多現象,都是網狀的結構。
人類大腦的神經元連結,就是個非常明顯又經典的例子。大腦內有著一千億左右個神經元,不同種類的神經元各自掌管不同功能。有的神經元負責傳遞視覺、聽覺等感官訊息,有的則負責傳遞大腦所下達的運動指令給身體各個部位。它們之間的連接數以億計,從人類出生之後到死亡之前都會不斷增生。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初期,當人們還不太清楚這個新科技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之時,有一名學者喬治.季爾德(George Gilder)提出了一個「梅卡菲定律」(Metcalfe's Law),來描述它可能會有的價值。
梅卡菲定律裡有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一個區域裡只有兩戶人家有電話,這整個電話系統就只有這麼一條電話線,它的最大功能就只有「讓這兩家人通話」。
如果這個區域再多個 3 戶人家、也就是一共 5 個家庭有電話,這電話系統最多就可以連成 10 條電話線,讓 5 戶人家相互通話,整個電話系統的效用稍微有所提升。
然而,當這個區域變成了 12 個家庭裝有電話,會發生什麼事呢?整個電話系統最多不是 10 條、20 條,而是可以連成 66 條電話線,這已經是相當複雜的網狀結構。電話本身只多了 3 台、7 台,但整個電話系統的效用則是呈現指數性的上升。
如果還有更多的家庭裝了電話,那麼整個區域的電話系統的效用和複雜程度,更是相當可觀了。
這個理論告訴了我們,節點之間的相互連結所形成的網路,它的價值是隨著節點本身的數量和之間的連結所增長,而且是飛躍式的成長。
Facebook、Instagram 等熱門社交媒體平台,在他們的草創時期、還乏人問津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然而現今它們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社交媒體平台,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使用它們來連繫自己的親朋好友,把日常生活和當下的心情化約成文字和圖片分享出去,甚至有機會傳播全世界。現在即使有其他競爭者推出一個更新奇、更多功能的社交軟體平台,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用戶們也不太可能輕易投靠過去。
簡單來說,Facebook 與 Instagram 最大的價值,就在「全球多數使用者之間的相互連結」。
單獨一個節點,功用有限。而當節點愈多,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愈多,彼此之間就會連結成錯縱複雜的關係網路,整體的功用和價值愈大。
網狀結構,是人類用來理解世界的模式之中最為複雜的一種。相對於樹狀結構,網狀結構更為貼近真實,所以它比較理想、或比較優越?不能這樣說。
首先,沒有一個思考框架可以完美地模擬真實世界。所有的思考框架勢必要省略掉世界上的諸多事實、才能把世界切割出一小塊而放到裡面去,無論網狀結構還是樹狀結構都是如此。
再者,之所以許多思考框架採用樹狀結構的型式,是因為有其特定的方向和目標。像生物分類體系,是為了要找出物種之間的相像程度,把所有生物都加以分類。這個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物種的起源」,判別所有物種的進化根源。
在單一視角下,樹狀結構更容易明確看清整個體系。
但是,自然界中動物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只有彼此相像不相像、誰和誰擁有共同的祖先而已,牠們也存在著獵食與被獵、共存或共生等相互關係。
例如:老虎獵食野豬和鹿,他們彼此間是獵食者和被獵食者的關係。人類馴化了狗,狗幫助人類獵捕動物、看守家園,這是一種共存關係。
獵食者和被獵食者也不會是固定單向的關係,像是:大自然裡的老虎很強壯,會攻擊人類,但人類會利用武器,還會成群結隊合作,反過來獵捕老虎,取其毛皮、或是把牠們養在動物園。
把這些物種之間的關係都劃一條線來顯示,就呈現出複雜的網狀結構──也就是「生態系」。
當人們愈是想釐清事物之間的更多層面、以及從更多方向來探討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時,世界在他們眼中愈是容易形成一個網狀的結構。
有一個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六度分割理論」,它認為每個人與地球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只需要透過最多六個中間人,就可以找到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在整個全球性的社會網絡裡,你跟任何一個人之間的距離,都不會超過 6 個節點和 7 條線。
這個理論過於簡化,並省略了太多人類社會裡的真實運作情形,但是它反映出了一個現象:世間萬物的因果關係,無形之中把彼此相互連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蜘蛛網一樣。
十六世紀一位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有著這麼一首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首詩中傳達了一個很深刻而動人的意象──無論一個人感到多麼孤獨、對世界滿懷多少失望,他,仍然是世界的一部分。
那是因為,世上總有什麼事物造就了他,他也會發生他的影響力來改變部分的世界,哪怕只有一小部分。
每個人、每件事、每個概念都不會單獨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並且必定會以某種型式與其他的人、事、物緊密相連,共同成為巨大網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