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瓠瓜乾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長輩化的趨勢,畢竟人年紀大了之後,很難不對別人說出那些「自己以為是扎扎實實的人生結論」,但看起來就是「淪為情緒宣洩的無用說教」。比方在讀毛姆《The Summing Up》(譯本《毛姆文學課》,時報出版)就總是讓我警覺,明明聽起來超級像說教的,但很多內容卻還是精準可用(欸?)。

從毛姆列出心目中的十大小說清單(註1)來看,就也不難理解他會批評沃爾特佩特這樣的作家,指稱對方的作品「精巧、優美的句子背後,我感受到疲憊又蒼白的臉孔」,而讓年輕人(老人家專用詞彙)趨之若鶩。

那時人們推崇華麗的散文風格。不少作家會用綴滿珠玉的短語、帶著異國情調的生硬句子,去追求結構的豐美。但我認為,理想的文章須似一匹錦緞,織進足夠的金線,才厚重得足以自立。

形式與內容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白肉魚壽司愛好者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肉魚壽司愛好者
54會員
70內容數
正職是家庭主婦,不專業書評,不專業作者。 座右銘是「喜歡吃白肉魚壽司的人,是謙虛的人」。 大家都愛紅肉魚,而我盡力嘗出白肉魚的花香味。
2024/01/02
最近又重讀《勘誤表》。 寫「又」,是因為研究所時老師帶幾個學生讀,後來入伍時身上帶的幾本書中就有《勘誤表》,另一本是陳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Thumbnail
2024/01/02
最近又重讀《勘誤表》。 寫「又」,是因為研究所時老師帶幾個學生讀,後來入伍時身上帶的幾本書中就有《勘誤表》,另一本是陳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Thumbnail
2023/11/26
這篇文寫了許久,整理過許多想法,寫完之後就暫時擱置吧。
Thumbnail
2023/11/26
這篇文寫了許久,整理過許多想法,寫完之後就暫時擱置吧。
Thumbnail
2023/11/15
上課前本來想發一個限動寫:不要問我文學獎的問題,課要上不完了。後來不發是覺得這行為根本立旗子寫「不要打這裡」。現在決定,如果有學生問,我就回答: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多人討論文學和文學的定義,為師很開心呢(句號)。
Thumbnail
2023/11/15
上課前本來想發一個限動寫:不要問我文學獎的問題,課要上不完了。後來不發是覺得這行為根本立旗子寫「不要打這裡」。現在決定,如果有學生問,我就回答: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多人討論文學和文學的定義,為師很開心呢(句號)。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