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類股相信是不少人喜愛的投資標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商業模式容易了解,投資人很容易從自己的消費體驗去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然後是穩定現金流,餐飲是每天開門收現金的行業,現金部位都非常足夠,只要經營得當,普遍盈餘分配率都能高達90%。
這篇文章挑出王品、瓦城、豆府、八方雲集這四家餐飲公司,每間在各領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也是我認為發展較為穩健的餐飲集團。
每年的第三季是傳統餐飲業認為的旺季,主要是有暑假的效應,各家餐飲也都在Q3營收達到歷史上的新高,理論上有較多的營收而且固定成本不變(店租),會產生較佳的利潤,但是2023Q3各集團卻都迎來相對低的淨利率。
觀察各公司Q3的佔比很重的人事成本與店租成本比重上並沒有顯著成長,再看同時期台灣肉類的報價維持相對高點,部分公司也有說相關成本上升,可以大膽斷定是食材成本上升造成。
但食材成本上升估計不會持續,因為看供應肉品或食品相關上市櫃公司財報,多數呈現連續兩季成本比重大幅下降,沒什麼道理還要轉嫁成本給下游,後續食材的成本理論上就難漲易跌,餐飲業應該可以不用擔心利潤再被稀釋。
即使前面講到第三季各家公司的淨利率下降,但是回頭看過去的財報,今年餐飲業的淨利率普遍達到歷史的新高,同店的營業額也是歷史新高,原因就是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民眾對高價餐飲的需求暴增,也讓各家集團獲得超額利潤。
從整個觀光產業來看,航空業與飯店業已經陸續回歸到正常,但是餐飲業卻還維持在高檔,有時也會讓人懷疑是結構性的改變嗎?我比較相信今年是餐飲業的大好年,會偏保守看待明年民眾的消費需求。
然後"八方雲集"當然沒有報復性消費的問題,由於鍋貼屬於平民美食,疫情期間大家已經外帶加外送吃到怕了,解封之後,不會有人想報復性吃鍋貼水餃,明年就不用擔心業績因此走弱。
王品:集團目前共有26個品牌323間店,包含中價位與高價位餐飲。今年展店計畫預計達到40間,明年預計50間店,維持連續兩年雙位數成長。
瓦城:Q3目前有145間店,主力的品牌是瓦城、大心、時時香。今年的展店計畫有些落後,從18間下修至13間。
豆府:結至11月全台總店數已達68家,較年初增加5間,主力品牌涓豆腐(22間)、北村豆腐家(18間)、韓江熙(15間)皆為韓系料理。公司規劃每年增加12~15間店,2025年要達到100間店數。
八方雲集:八方雲集已經達1,000多間沒什麼成長空間,今年著重在梁社漢排骨品牌調整及芳珍蔬食的展店,帶來營收成長幅度約為個位數。
王品:這幾年持續將大陸經營不佳的店面關閉,相較2018年高峰期的150多間,目前剩下99間,前三季營業利益為0.85億,佔公司整體的6.2%。
瓦城:預計2024Q4在美國開出第一間店。
豆府:目前海外的開店規劃中。
八方雲集:貢獻公司營收第二大的是香港市場,佔整體營收的19%,但未來成長有限。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市場,目前營收佔比達3.6%,今年預計從年初的2間店開到8間店,因未具備規模效應,截至Q3還呈現虧損狀態。
Wiki的想法
餐飲業經過了去年(2022)的低潮,今年迎來爆發性的一年,至於明年最大的變數應該會是成本與需求。
原物料成本或許會下降,但人力成本卻持續在上漲,由於缺工多家集團已經喊出加薪,當營收沒辦法跟著成長,很快就會感受到人力成本佔比的上升。
然後是前面提到的報復性消費,萬一明年這樣的超額需求消失,很可能抵銷展店帶來的成長,進而影響整體利潤。
投資最終還是回到價格與價值的衡量,考量正面與負面的發展之後,只要價格適當,餐飲業絕對是值得長期投資之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