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不知道,危險就不存在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也不是不知道,危險就不存在了。

也不是不知道,危險就不存在了。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學習大概都會走過幾個階段。


階段一 可能快樂也可能不快樂的無知者

什麼都不知道。既不知道自己所處情境、也不知道原因與方向。只感覺被某種力量推動。不明白生活中的遭遇如何發生,將之理解成命運。豁達者逆來順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給什麼學什麼;另一部份會陷入委屈與憤怒的抵抗情緒。


階段二 長久以來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自信爆棚,自認知曉一切的全知全能

突然看見自己的情境,畫面一口氣明朗。他們會對自己找到的答案擁有絕對自信,不容他人質疑、也不在乎之前與之後,他們會以自己的理解去補充。他們認為自己的答案是絕對真理,不相信存在其他答案。這個階段其實頗快樂的,前一階段的隱隱約約搞不清楚的悶會一口氣揭開。


階段三 知道卻深感無力,哀嘆不應該知道的驚弓之鳥

明白了情境,也許也了解來源脈絡,但不知道解決方法。他們會看見生活充滿危機,焦慮於阻止不了失控的火車,認為倒不如不知不覺來得輕鬆。沮喪、焦慮且自信特別低落的階段。容易在這階段就停止學習了。


階段四 清晰的領悟,整合與貫徹的初心者

撐過了前一段的焦慮,不放棄的繼續尋找答案。知道來源、發展脈絡、應對方法,不再被未知的力量推動,冷靜地應對各種情況,獲得內心的平靜,對自己每一步都深具信心。(這一階段其實不一定已經完整學會了所有的東西,主要是得到心裡的清明,心裡的門重新打開,應對方法就開始學得到了)


小結

這幾個階段取自達克效應,雖然這個效應本身更強調在自我認知與知識量的偏差。我更想著重在勇氣的部分推動,希望大家不要在階段三就放棄了,之後有大收穫啊!

自我探索、工作增能、社會研究.....都可以套用。事實上在感情關係、人際關係裡也可以套用,很多人在發覺對方出軌時,長久以來的不安有了解釋,憤怒的同時會帶著恍然大悟的舒暢,但在知道得更多,也許是對方變心的時間、變心的原因,會悲傷自己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還能假裝相安無事,過得快樂。人們會在這步停下來,不想再繼續追尋答案,但卻會因此失去了解透徹整合脈絡的機會。

不是不知道,危險就不存在了,不真誠的關係不會因為我們不知道就變得真誠而安全,如果繼續深究,搞清楚對方出軌的原因,理解了脈絡,可能是某個未消化的小摩擦發酵、可能是彼此認知差異、可能是對方哪個痛點被不經意地戳到讓他想逃避。真實的看見幻想破滅的確會非常難受,但透徹的理解,分清楚哪些是屬於自己需要修正的、哪些是對方該為自己負責的。儘管在這段關係處理不了,至少在下一段關係中,不會再背著「自己就是不值得」的信念與新的人相處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漂泊者廣場
26會員
100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漂泊者廣場的其他內容
2025/01/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mSxsOvJtM這個故事除了最直觀的,強大的形式有很多種以外, 另一個部分想講的是…… 我們如果為了「照顧」其他人而壓抑自己, 是會很鬱悶的(´・ω・`)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行動, 這個原因要跟自己有關。
Thumbnail
2025/01/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mSxsOvJtM這個故事除了最直觀的,強大的形式有很多種以外, 另一個部分想講的是…… 我們如果為了「照顧」其他人而壓抑自己, 是會很鬱悶的(´・ω・`)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行動, 這個原因要跟自己有關。
Thumbnail
2024/11/29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Thumbnail
2024/11/29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Thumbnail
2024/11/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
Thumbnail
2024/11/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學習大概都會走過幾個階段。 階段一 可能快樂也可能不快樂的無知者 什麼都不知道。既不知道自己所處情境、也不知道原因與方向。只感覺被某種力量推動。不明白生活中的遭遇如何發生,將之理解成命運。豁達者逆來順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給什麼學什麼;另一部份會陷入委屈與憤怒的抵抗
Thumbnail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學習大概都會走過幾個階段。 階段一 可能快樂也可能不快樂的無知者 什麼都不知道。既不知道自己所處情境、也不知道原因與方向。只感覺被某種力量推動。不明白生活中的遭遇如何發生,將之理解成命運。豁達者逆來順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給什麼學什麼;另一部份會陷入委屈與憤怒的抵抗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Thumbnail
無知的後果不僅是你承受著讓你發瘋的頭腦思想的負擔,你還承擔著一個以不正確的方式惡化的「車輛」。這種惡化不僅涉及你的身體健康,還涉及你的心理健康,以及你與其他人的關係,以及一切最終如何為你工作的方式。
Thumbnail
無知的後果不僅是你承受著讓你發瘋的頭腦思想的負擔,你還承擔著一個以不正確的方式惡化的「車輛」。這種惡化不僅涉及你的身體健康,還涉及你的心理健康,以及你與其他人的關係,以及一切最終如何為你工作的方式。
Thumbnail
一、壓力可能讓生命失去光彩 經歷過亞洲教育的我們,對這席話應該都不陌生,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升學制度,好像都是這樣教育著我們。 我也曾經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畢竟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因為的確因為壓力,讓我過上了還不錯的人生。但身為一個高敏感族,從小許多或大或小的壓力,對我的身體記憶而言,其實都是創傷,都是
Thumbnail
一、壓力可能讓生命失去光彩 經歷過亞洲教育的我們,對這席話應該都不陌生,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升學制度,好像都是這樣教育著我們。 我也曾經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畢竟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因為的確因為壓力,讓我過上了還不錯的人生。但身為一個高敏感族,從小許多或大或小的壓力,對我的身體記憶而言,其實都是創傷,都是
Thumbnail
沒有『 恐懼 』是一種狀態,一種明白恐懼是必然和共通的,一種對於人性智慧的高度信任;恐懼是我們『 存在過 』的證明,就如同焦慮的本然,正確的『 認識恐懼 』可以讓人活得更和諧、珍惜與灑脫。(占星方案即將改版 / 新推出,開放2022/二月預約。)
Thumbnail
沒有『 恐懼 』是一種狀態,一種明白恐懼是必然和共通的,一種對於人性智慧的高度信任;恐懼是我們『 存在過 』的證明,就如同焦慮的本然,正確的『 認識恐懼 』可以讓人活得更和諧、珍惜與灑脫。(占星方案即將改版 / 新推出,開放2022/二月預約。)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探索旅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個哲學問題,像是為何要工作?工作不快樂還該繼續下去嗎?工作之餘生命除了賺錢養活自己,還有其他的意義嗎? 這些題目不是某個主考官出的,也沒有人會逼我們作答,想無視眼前的考卷也不會被當掉,因為哲學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命題與判斷。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探索旅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個哲學問題,像是為何要工作?工作不快樂還該繼續下去嗎?工作之餘生命除了賺錢養活自己,還有其他的意義嗎? 這些題目不是某個主考官出的,也沒有人會逼我們作答,想無視眼前的考卷也不會被當掉,因為哲學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命題與判斷。
Thumbnail
我們人生有第6感。 如果以邏輯來解釋,其實就是”不知者無畏” 的無畏邏輯, "我既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害怕? ” 只有當我們真正不知道時,才真正具有無畏,這可以很簡單,但如果要刻意去做,那就非常之困難。 第六感,以邏輯來解釋就是對於檢測的模糊認知,而以下將用邏輯的形式應對檢測,拆解第六感的內容。
Thumbnail
我們人生有第6感。 如果以邏輯來解釋,其實就是”不知者無畏” 的無畏邏輯, "我既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害怕? ” 只有當我們真正不知道時,才真正具有無畏,這可以很簡單,但如果要刻意去做,那就非常之困難。 第六感,以邏輯來解釋就是對於檢測的模糊認知,而以下將用邏輯的形式應對檢測,拆解第六感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