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第六感》

更新於 2021/08/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人生有第6感。
如果以邏輯來解釋,其實就是”不知者無畏”
的無畏邏輯,
"我既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害怕? ”

只有當我們真正不知道時,才真正具有無畏,這可以很簡單,但如果要刻意去做,那就非常之困難。
第六感,以邏輯來解釋就是對於檢測的模糊認知,而以下將用邏輯的形式應對檢測,拆解第六感的內容。

古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其實,確定不知,也是知道,而無知,是一種不知,但未必是知道的不知,這樣講有點繞口,以一個例子來說明會更清楚,一個法官在判案,其中有一個嫌疑人,那麼他可能有哪些結果呢?

被判有罪,或者無罪,以及他真的有罪,以及真的無罪,統整如下:

1.被判有罪,真的有罪,明正典刑,是為正確
2.被判有罪,其實無罪,冤枉好人,是為錯誤
3.被判無罪,其實有罪,縱容惡人,是為錯誤
4.被判無罪,實則無罪,洗刷冤屈,是為正確
而在實際上,必然出現誤判,誤判既包含冤枉好人以及縱容壞人,其中,避免誤判的處理方案是上訴,好人覺得冤枉所以上訴,檢察官覺得縱容罪犯所以上訴,而必然出現誤判的原因是,判斷有罪無罪實際上必須按照既定流程,絕對不能憑著懷疑就下判斷,這也就是判案講求證據,如果懷疑就可以入罪,全天下的人都要進監獄,回到前面,知與不知同樣可以分類,統整如下:

1.說知道是真的知道,是為知之
2.說知道其實不知道,實為不知
3.說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是為知之
4.說不知道其實知道,是為不知
這裡舉一個例子,如果第一次讀下來就看懂我在說什麼,那麼其實你知道,你只是沒有確認自己知道,如果看了很多遍還是沒看懂,那麼其實你不知道,而真的不知道,是為知之,而欺騙自己知道,與以為自己不知道,都是不知,總結如下:

1.閱讀是真的非常好,因為可以檢驗知與不知,而但凡知道,則人必須開心,無論是讀下來知道,還是讀下來不知道,但凡不知,則需自省。
2.閱讀是極低成本的檢測,並且容易知道以及改正,所需無非就是多讀幾遍,而閱讀的本質是一種檢測,對自己心靈的檢測,這樣的檢測在生活比比皆是,譬如股票的買賣,就可以作為一個檢測:

1.譬如買高,結果下跌,認賠出場是為認錯,而如果你下次再犯一樣的錯,其實你不承認自己犯錯,也就是你沒能真正正視自己的錯誤,實則沒有改錯。
許多書說過:「知錯改錯不認錯」,其實也是為了避免錯誤的認錯,有點繞口,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沒看到真正犯錯的原因,那麼認錯毫無價值。
2.譬如買低,結果上漲,獲利出場是為結利,而如果你剛賣就想買回,後悔也就是錯誤,其實你是看好這隻股票的,想買回就代表你錯誤地出場,你仍然看好,也是你並不想賣,即使可以獲利。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做人求的就是一個問心無愧,生活處處是檢定,遵從內心才能看見真正的結果,我們所求的就是自己知道而已。

人有三種,生而知之者,學而後知者,學而不知者,其實在檢定上,就是分為三種狀態,差別在於第一者不能改變,那是既定事實,後二、三者,可以改變,區別在於能不能做到。

舉例來說:
閱讀文章看第一遍就看懂的,屬於檢定的第一種,那為什麼我不說是學而前知者呢?
我的回答是:
不用學就知道不就生而知之嗎?

看很多遍還是看不懂的,也屬於學而後知者,而剩下的就是學而不知者。
再剩下的就是不學不知者,也就是沒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沒有看過,自然也就無所謂知不知道。

個人總結:
其實不管是哪種人,只是單純的分類而已,我們是可以主動進行改變的,當然不一定有效,我個人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往往是學而不知者,只有在自己後續的獨立建構中,我才成為學而知之者,而這很正常,我不知道才要學,學了一部分作為自己的東西,再來搭建知識的框架,而後畢竟都是自己的東西,那當然知道,而分類的目的,則是為了幫助認清自己。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日一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把我教成了窮人,是什麼告訴我凡事只要複製就好,是什麼逼迫我成為他人的螺絲釘,思來想去,就是教育了。 台灣的教育,是以考試分數高不高為取向,豬圈裡的豬,是以肉多不多為取向,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批量餵食一樣的飼料,比誰吃得多,轉肉率高不高,不在乎消化狀況,不在乎身體是否健康,反正是
《心得分享-隨機漫步的傻瓜》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似乎這本書的內容是在描述我的行為,這感覺就像自己之前做過的作品,看到別人用另一種方式呈現,有一種似曾相似,卻又帶點不同,那不同之處,就是我帶有質疑。 事實上,身為一個相關專業者,我對機率與隨機性的認知超越多數人,只因為多數人並沒有深
在本書中,強調群體這個概念,群體怎麼表現呢? 在群體當中,個體容易喪失自主性與獨立,這是容易理解的事情。 舉個例子: 我們與朋友相聚,是不是很容易把最近的想法與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 比如幫我拿杯水等等之類的要求,這些要求,自己一個人時就很好完成,這就是獨立性。 在我的觀點裡,群體無分好壞,需要注意
我們每天醒來,是什麼東西在減少? 是生命在減少,是時間在流逝, 所以我們都會怎麼做?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無論白天晚上,哪一個深刻,我們的生命都在減少,我們的時間都在流逝,無論察覺如否,依然如此。 在今天的凌晨醒來,我深深感受到減法作用在我身上,因為我沒有去把握時間
偶然在新聞上看到一到數學題 50+50+25*0+2+2=? 終於有數學系一展長才的地方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四則運算之中 加減是一套系統 乘除又是一套系統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計算具有互補性質 2*2=4 4/2=2 2+2=4 4-2=2 再者 乘法具有交換性 加法也有 但減法與除法沒有 這裡就可
相信者質疑,不信者不存。 信的人會去思考,探究,論證,為什麼相信, 這即是數學的「存在性證明」。 我們的相信從何而來? 如果不相信,我們早就不存在。 而真理就是一個這麼的道理,這也就是所謂真理因強權而彰顯。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把我教成了窮人,是什麼告訴我凡事只要複製就好,是什麼逼迫我成為他人的螺絲釘,思來想去,就是教育了。 台灣的教育,是以考試分數高不高為取向,豬圈裡的豬,是以肉多不多為取向,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批量餵食一樣的飼料,比誰吃得多,轉肉率高不高,不在乎消化狀況,不在乎身體是否健康,反正是
《心得分享-隨機漫步的傻瓜》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似乎這本書的內容是在描述我的行為,這感覺就像自己之前做過的作品,看到別人用另一種方式呈現,有一種似曾相似,卻又帶點不同,那不同之處,就是我帶有質疑。 事實上,身為一個相關專業者,我對機率與隨機性的認知超越多數人,只因為多數人並沒有深
在本書中,強調群體這個概念,群體怎麼表現呢? 在群體當中,個體容易喪失自主性與獨立,這是容易理解的事情。 舉個例子: 我們與朋友相聚,是不是很容易把最近的想法與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 比如幫我拿杯水等等之類的要求,這些要求,自己一個人時就很好完成,這就是獨立性。 在我的觀點裡,群體無分好壞,需要注意
我們每天醒來,是什麼東西在減少? 是生命在減少,是時間在流逝, 所以我們都會怎麼做?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無論白天晚上,哪一個深刻,我們的生命都在減少,我們的時間都在流逝,無論察覺如否,依然如此。 在今天的凌晨醒來,我深深感受到減法作用在我身上,因為我沒有去把握時間
偶然在新聞上看到一到數學題 50+50+25*0+2+2=? 終於有數學系一展長才的地方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四則運算之中 加減是一套系統 乘除又是一套系統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計算具有互補性質 2*2=4 4/2=2 2+2=4 4-2=2 再者 乘法具有交換性 加法也有 但減法與除法沒有 這裡就可
相信者質疑,不信者不存。 信的人會去思考,探究,論證,為什麼相信, 這即是數學的「存在性證明」。 我們的相信從何而來? 如果不相信,我們早就不存在。 而真理就是一個這麼的道理,這也就是所謂真理因強權而彰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