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甚麼,或許這是大家很多的問號,自己、家庭還是更多無關緊要的事情。
很多時候很多人說小孩子才做抉擇,但更多的是小孩子還能無憂無慮地活著,童顏童語說的話長大之後才發現其實很多都是那樣地不可能,現實始終是擺在面前的,但更多的是為了未來著想必須做出更多的抉擇才能進行著。
無可厚非這是真理,高風險高報酬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運行,付出越多通常以會得到越多,工作亦是如此,但如果你找的工作並不是這樣成正比的趨勢,那你可能要思考為甚麼還要在這份工作上琢磨彼此,或許是熱情、熱忱或還是離不開舒適的孩童。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多麼夢幻的工作
但在現實裡這種事情多半是幻想居多,很多東西在權量之後往往會得到一個妥協的結果,在一個天秤上你有放上需求與條件,在有點平衡又能滿足的時候,往往就會妥協這個機會與結果,不過倒也不是甚麼壞事,畢竟在每個階層的人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需要與成就,算是自我實現的一種吧。
但這樣也只會魚肉其他人而不會有所回報的結果,這樣的自己你當真能夠認同,那又跟死亡有什麼樣的不同,生活還是死活或者是行屍走肉,貢獻並非每個人都要相同,但絕對不允許有人可以不勞而獲,這就是另類的平等與自由。
沒有人可以批評別人的步調與節奏
有人喜歡黑咖啡,但也會有人喜歡半糖有點甜,在生活中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生活,可以喜歡一個普通的工作讓自己更自由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活動,誰能說他不上進或是沒用,反之有人喜歡追求更多薪水的工作,讓自己的物質生活更加充沛靈活運用,你說他是工作狂或是拜金主義都沒用,那是他想要的生活。
別拿梨子對比蘋果,別用你愛吃的龍蝦來比對我的豬肉,很多時候比較的前提在於基準點要相同,但每個人從出生到家庭甚至遭遇都不一樣,如何用同樣的標準去對比雙方的想法與工作,但填鴨式教育卻讓大家以為起跑點都是相同,其實根本不同。
從小時候有記憶以來,父母和師長倡導著「要好好念書,
以後考上好學校,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成為有用的人」。
工業革命後的年代為了要大量培育技術性人才教育體系將知識一昧的灌輸給學生,就像在灌食鴨子一樣,把飼料灌進鴨子嘴裡等著牠們長得肥美,卻沒注意鴨子是否會划水等能力。
此作法造成了 :
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那為何又要把別人裝進自己的框架呢 ?
也許妳覺得妳是對的,但當你的錯誤造成的不能抹滅的結果時,
你是否會負起責任,是否會意識到哪裡出錯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