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種娛樂產業,但也是一門藝術作品,我自己也是很喜歡透過「觀影」來評論一部電影,電影觀後感其實是很主觀的東西,而我自己覺得一部電影的成敗,是我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能帶給我多少的省思,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反覆咀嚼,而且從中獲得許多不同於感官體驗的回饋,是我認為觀影的最大目的。
我以前沒有做電影心得筆記的習慣,後來我開始使用 Notion 紀錄每一次的心得筆記,而且利用 Gallery 的資料庫檢視,可以很清楚看出每部作品的概況,之後如果想要回憶或是分享給其他人,都可以很快速的查到相對應的資料,在整理資訊的效果上實屬不錯。
但是如果要提到把筆記心得做更進一步的提煉和產出,讓資訊可以更為互相串連,那使用 Heptabase 卡片盒加上白板,才能相得益彰。接下來就來談談我自己如何用 Heptabase 來做筆記:
剛看完電影記憶猶新的時候,我會快速打開日記,趕快把內容摘要、甚至金句、最有印象的片段記錄下來,如果有什麼啟發也可以快速紀錄,這個時候千萬別管語句的文法或排版,先記錄下來最重要。
途中我會另外新增一則卡片,是以《電影片名》為標題的卡片,卡片中我會新增劇照和預告片連結,也會初步為這部電影評分,評分標準我是以劇情、演技、特效、運鏡、配樂五個項目為依據,最後也會寫一段短評。至於完整的觀後感有時間再慢慢撰寫即可。
卡片下方可以看出目前關聯到的日記內容,這裡新增標籤#電影.戲劇
,是我先前就建立好的標籤(快捷鍵 Ctrl+T),建立好的 Property(屬性)欄位,也會直接導入並依序填入。
這裡特別提一下,屬性欄位是可以在標籤中進行共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建一個「人名」的欄位,這個「人名」的欄位可以對應到不同的 Tag(標籤),#電影#作者#歌手都可以相互通用這個欄位,有點類似 Tana 的 Supertags 或是 Anytype 中的 Relations 概念,但是這兩者可以做出的功能變化更多,現階段 Heptabase 的標籤只能做到共用 Property 中的 Option,但可以期待未來應該是可以對這些屬性進行更多連結上的應用。(有關標籤的概念,之後在Heptabase 一點通|卡片盒的精髓-Tag #7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去標籤庫中,看到所有跟這個標籤相關的卡片和相關屬性欄位,利用這種卡片盒的特性去更好檢視和管理我們的卡片。
完成以上兩步驟,基本上相關卡片是處於可以被提取並利用的階段,只要透過關鍵字(不管是電影名稱或是電影標籤,或是相關日期),都可以找的回參考資料,達到卡片可以有效利用的目的,那麼未來如果想要產出更深入的影評或是完整的心得分享,光靠日記跟標籤的資訊是不夠的,而且可能還必須要回放電影的內容和片段,這個時候我們要搬出絕招:白板。
首先,先建立一個跟這部電影相關的白板,接著把相關的卡片匯入這面白板。接下來我會建立一個由左至右的時間線,用場景來建立卡片,用 Section 區分章節,相關查到的科普文獻資料也可以放入備用,至於相關出現的人事時地物,可以另外新增卡片。
我這裡的示範,是以電影的順序進行排列,如果依照電影的特性(有些電影使用蒙太奇有些則是倒敘),你也可以嘗試把故事的時間線依照實際時間去重新排列一次,如果你是一名編劇或導演,當然也很適合利用白板開始發想劇本跟角色定位,透過白板的視野,也比較容易發現劇情中不合理或是需要串連的彩蛋。
當然也可以做成劇中角色的索引卡片,而每一張卡片,都可以放上圖片跟敘述。
因為這部電影剛好是懸疑推理的類型,所以我就直接把它製作成了一張關聯圖,利用卡片盒筆記的好處是,卡片可以重複用,所以角色卡片也可能出現在不同的(電影)白板(不知道有沒有漫威迷要挑戰做出漫威宇宙的筆記資料庫。)
卡片彼此關聯的結果,就是在每個角色的卡片中,都會出現與其相關的場景、事件和物品。
···
>Add to Whiteboard
(Ctrl+M)來新增到白板,其他卡片也可以拉入白板進行重新排列組合。而同樣的技巧也適用在閱讀筆記上,或是音樂作品,下次再來分享這兩種情境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