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一點通|如何用 Heptabase 來做電影筆記? #5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是一種娛樂產業,但也是一門藝術作品,我自己也是很喜歡透過「觀影」來評論一部電影,電影觀後感其實是很主觀的東西,而我自己覺得一部電影的成敗,是我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能帶給我多少的省思,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反覆咀嚼,而且從中獲得許多不同於感官體驗的回饋,是我認為觀影的最大目的。

我以前沒有做電影心得筆記的習慣,後來我開始使用 Notion 紀錄每一次的心得筆記,而且利用 Gallery 的資料庫檢視,可以很清楚看出每部作品的概況,之後如果想要回憶或是分享給其他人,都可以很快速的查到相對應的資料,在整理資訊的效果上實屬不錯。

但是如果要提到把筆記心得做更進一步的提煉和產出,讓資訊可以更為互相串連,那使用 Heptabase 卡片盒加上白板,才能相得益彰。接下來就來談談我自己如何用 Heptabase 來做筆記:

筆記的順序和步驟

1️⃣ 從日記出發,快速紀錄熱騰騰的記憶

剛看完電影記憶猶新的時候,我會快速打開日記,趕快把內容摘要、甚至金句、最有印象的片段記錄下來,如果有什麼啟發也可以快速紀錄,這個時候千萬別管語句的文法或排版,先記錄下來最重要。

使用 Journal 快速建立記憶

使用 Journal 快速建立記憶


途中我會另外新增一則卡片,是以《電影片名》為標題的卡片,卡片中我會新增劇照和預告片連結,也會初步為這部電影評分,評分標準我是以劇情、演技、特效、運鏡、配樂五個項目為依據,最後也會寫一段短評。至於完整的觀後感有時間再慢慢撰寫即可。

新增《電影片名》的索引卡片

新增《電影片名》的索引卡片


2️⃣ 上標籤,代表我把卡片放入卡片盒存放

卡片下方可以看出目前關聯到的日記內容,這裡新增標籤#電影.戲劇,是我先前就建立好的標籤(快捷鍵 Ctrl+T),建立好的 Property(屬性)欄位,也會直接導入並依序填入。

這裡特別提一下,屬性欄位是可以在標籤中進行共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建一個「人名」的欄位,這個「人名」的欄位可以對應到不同的 Tag(標籤),#電影#作者#歌手都可以相互通用這個欄位,有點類似 Tana 的 Supertags 或是 Anytype 中的 Relations 概念,但是這兩者可以做出的功能變化更多,現階段 Heptabase 的標籤只能做到共用 Property 中的 Option,但可以期待未來應該是可以對這些屬性進行更多連結上的應用。(有關標籤的概念,之後在Heptabase 一點通|卡片盒的精髓-Tag #7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新增#電影標籤

新增#電影標籤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去標籤庫中,看到所有跟這個標籤相關的卡片和相關屬性欄位,利用這種卡片盒的特性去更好檢視和管理我們的卡片。

上完標籤就可以方便在卡片盒中管理

上完標籤就可以方便在卡片盒中管理


3️⃣ 未來如果要深度探討電影內容或是寫影評,用白板吧!

完成以上兩步驟,基本上相關卡片是處於可以被提取並利用的階段,只要透過關鍵字(不管是電影名稱或是電影標籤,或是相關日期),都可以找的回參考資料,達到卡片可以有效利用的目的,那麼未來如果想要產出更深入的影評或是完整的心得分享,光靠日記跟標籤的資訊是不夠的,而且可能還必須要回放電影的內容和片段,這個時候我們要搬出絕招:白板。

  1. 建立白板
  2. 將電影資訊、日記內容匯入白板
  3. 重新構建橫向的時間軸故事線
  4. 隨著劇情推移,建立角色名單卡片和重要資訊卡片
  5. 延伸的佐證資料或是自己的洞見


首先,先建立一個跟這部電影相關的白板,接著把相關的卡片匯入這面白板。接下來我會建立一個由左至右的時間線,用場景來建立卡片,用 Section 區分章節,相關查到的科普文獻資料也可以放入備用,至於相關出現的人事時地物,可以另外新增卡片。

要更深入產出電影心得或影評,用白板!

要更深入產出電影心得或影評,用白板!

我這裡的示範,是以電影的順序進行排列,如果依照電影的特性(有些電影使用蒙太奇有些則是倒敘),你也可以嘗試把故事的時間線依照實際時間去重新排列一次,如果你是一名編劇或導演,當然也很適合利用白板開始發想劇本跟角色定位,透過白板的視野,也比較容易發現劇情中不合理或是需要串連的彩蛋。


當然也可以做成劇中角色的索引卡片,而每一張卡片,都可以放上圖片跟敘述。

在白板中可以建立角色清單,也是索引卡片

在白板中可以建立角色清單,也是索引卡片

透過白板的可視化,方便推展劇情

透過白板的可視化,方便推展劇情


因為這部電影剛好是懸疑推理的類型,所以我就直接把它製作成了一張關聯圖,利用卡片盒筆記的好處是,卡片可以重複用,所以角色卡片也可能出現在不同的(電影)白板(不知道有沒有漫威迷要挑戰做出漫威宇宙的筆記資料庫。)

可以嘗試做出關聯圖,尤其是推理劇

可以嘗試做出關聯圖,尤其是推理劇


卡片彼此關聯的結果,就是在每個角色的卡片中,都會出現與其相關的場景、事件和物品。

因為有關連,所以角色卡片中可以看出每個出場的場景

因為有關連,所以角色卡片中可以看出每個出場的場景


複習一下,我是怎麼運用卡片盒筆記的技巧

  1. 暫時卡片:趁記憶猶新的時候,快速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的電影觀後心得和重點(使用日記的好處是可以有日期戳記,未來回溯的時候有一個時間脈絡)
  2. 文獻卡片:日記中建立新卡片,以電影名稱為標題的卡片,並上標籤(電影海報、電影分類和基本資訊、預告片…等資訊內容),未來從標籤庫裡面可以找到相關資訊。
  3. 永久卡片:將暫時筆記和文獻筆記,利用白板功能重組成永久筆記,日記的右上角···Add to Whiteboard(Ctrl+M)來新增到白板,其他卡片也可以拉入白板進行重新排列組合。


而同樣的技巧也適用在閱讀筆記上,或是音樂作品,下次再來分享這兩種情境的作法。



開始 Heptabase 七天免費試用



7會員
40內容數
每個人的大腦對於收納認知和結構都有所不同,如何把抽象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專題會深入探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Heptabase Discord 上針對卡片關聯的討論延伸思考如何有效地整理和連接相似的卡片 當我們閱讀不同的文章或資料來源,我們經常會遇到相似或相關的概念。這些概念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卡片或筆記中,因此整理和連接它們變得尤為重要。在 Heptabase 的 Discord 上,用戶 CYCY 與 PJ Wu 以及 Alan Chan 有很精彩的一段討論。
Thumbnail
avatar
Fred Lai
2023-08-27
三個我使用 Heptabase 的方式:個人知識管理、人生OKR與財務規劃分享如何用 heptabase 管理我的人生,涵蓋人生目標、知識管理、財務規劃
Thumbnail
avatar
鄭元傑 (Yuanchieh)
2023-08-12
墨耘|Heptabase 新手微心得:比 NFT 還要 NFT!如果把 Heptabase 視作取得一張進入硬核數位筆記社群的 NFT 門票,毫無違和感,比許多 NFT(項目)還要 NFT。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3-08-11
☀️ Heptabase 創辦人 Alan 線上訪談☀️重要訊息☀️ Heptabase創辦人線上訪談活動 🔗🔗報名表單:https://creative-jammers.formaloo.net/heptabase 也可以邀請您有興趣的親友
Thumbnail
avatar
Fred Lai
2023-02-13
卡片盒筆記實戰 - 9 個步驟教你成功使用 Heptabase 快速寫出一篇文章想用Heptabase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卻老是寫不出文章的創作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偷著樂吧!這篇文章以寫「閱讀書評」為例,整理出 9 個簡單步驟,讓你可以用 Heptabase 快速寫出一篇文章。希望藉由文章的分享,能夠讓幫助你補上在 Heptabase 上建立各種卡片到寫出文章之間的最後一塊拼圖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2-08-23
Heptabase之外的主日學第二回合。第一回合舖陳了出埃及記的第一章(筆記軟體首次登場),第二回合當然是第二章(廢話)。目前也不確定這樣緩慢的走,是妥當或不妥當。 但我確實是一點兒都沒有要趕。我的不急,有些部份來自於曾聽昭文老師說過她的主日學記憶:有位老師以朗讀各文學大作,來作為主日學的內容。
Thumbnail
avatar
Abun
2022-07-11
我的主日學教室--Heptabase在新的主日學教室,整個「氣氛」則是完全不同,並且那個空間並非專屬主日學,而是扮演多功能的角色。於是,今天算是找到跟這個新空間以及新主日學成員們比較「合拍」的方式。 那就是直接請出我的筆記軟體--Heptabase上場。
Thumbnail
avatar
Abun
2022-07-03
Heptabase:面向未来的知识操作系统然而在每年 500 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壁垒面前,不少用户存在疑惑:Heptabase(以下简称 Hepta) 是否真的值得付费?Hepta 的独特之处何在? Hepta 的产品愿景:面向未来的知识操作系统 Hepta 的组织结构:从 Timeline 到 Card Library Timeline
Thumbnail
avatar
Spike Spiegel
2022-05-28
Heptabase與其它無限大畫布的視覺化筆記工具|2022年推薦6個有特色的筆記軟體(第3集)Project Meta (自 11/17 改名為 Heptabase ):台灣23歲的創辦人詹雨安(Alan)正在開發中的一款創新的視覺化筆記軟體為什麼我們會推薦筆記類的生產力工具? 筆記類軟體與輸入法兩者是息息相關的生產力工具。一個用來「輸入」文字內容,另一個則「儲存與整理」文字內容,兩者相互搭
Thumbnail
avatar
GPT工作術|與你一起補給工作的AI能量 智慧寫作·聲音創造·法遵合規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