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這個】"The world will take you wherever you want to go"

【最近看了這個】"The world will take you wherever you want to g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這個...

我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並不是到世界各地旅遊,而是在網路上觀察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這些內容可能是一部電影、一首歌曲、YouTube 影片、FB貼文、IG短影片、不小心Google到的文章... ...。只要那件作品透漏了他們靈魂的一部份,那就是值得分享的內容。


"The world will take you wherever you want to go"

“The world will take you wherever you want to go” 🖤 (📹: @james_bade) | Instagram

raw-image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是IG上的一個短影片。雖然直接看影片就能夠說明一切了,但我想還是免不了用文字說明。


Uber司機把兩位乘客載到目的地,女士乘客在下車前和司機說: "You know what? You look after yourself.",司機也馬上用一個接近驚訝卻也珍惜的語氣說: "I will!",不知道在這段影片開始之前,他們一路上聊了些什麼。

司機在他們下車以後,原本已經打算啟動車子上路了,但女士乘客走到駕駛座車窗旁,敲了敲,示意司機她還有些話想說。司機降下車窗,把手臂靠在車門上,認真聆聽著。

"I lost my son. Last year." 女士就這麼把最沉重的句子丟了出來。

"You remind me so much of my son." 司機靜靜的聽著。

我想那位司機或許沒辦法全然體會女士心中的痛,但他仍然細心的接住了女士展現的脆弱。司機問,要一個擁抱嗎,司機原本還想先下車的,但女士可能沒聽清楚,最後就這樣隔著車門互相擁抱。

"The world will take you wherever you want to go." 猝不及防,一份滿溢出來祝福化成語言,送上。司機很感謝女士動人的話。

我知道那位女士並不是在對司機說話,而是對他失去的兒子。

司機對於女士的真情流露或許有那麼些尷尬,但他深知那是女士哀悼的方式。女士永遠沒辦法再和她的兒子親口獻上任何的祝福了,她只能把對兒子的思念,可能有些自私地、但近乎毫無他法地,投射在眼前這位緣分只限於這一小段路程的計程車司機,和他說上最後一次話,再和他道別。

「世界會帶領你前往心之所向」也或許,那的確是女士對這位司機的真心祝福。女士希望眼前的這個靈魂,能好好珍惜這份隨時都可能消逝的生命,自由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希望,他能把握這個她兒子不再擁有的機會。


希望我們的社會也能夠創造更多人性交流的空間,讓如此真摯靈魂的展現,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成為我們的現實。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16會員
77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這個... 我的生活有很多時間花在探索上面,但我並沒有到世界各地旅遊,而是在網路的世界瀏覽。這個系列會分享我在網路上的生活軌跡,看完各種奇奇怪怪的內容以後的個人心得,這些內容可能是電影、一首歌曲、YouTube 影片、FB貼文、不小心Google到的文章。 這些瑣碎的內容,都造就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是想要分享我浪費時間吸收網路內容以後的個人心得,這些內容可能是電影、YouTube 影片、FB貼文、隨便Google到的文章。既然都浪費時間了,那就順便創作吧 意志和身體是分開的 《泳不放棄 (Nyad)》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 Netflix 電影,講述一
搬回高雄以後,我一直想等到確定畢業以後再來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畢業的時間一直沒辦法確定,所以我也不想先安排其他事情。爸媽在那段期間出國玩了一趟,我也不太想在那樣不確定的狀態下去旅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處在一個不確定什麼事情會發生,但始終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狀態。 而這趟墾丁之旅是在研究所畢業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攝影和冥想沒有兩樣,都是場神聖的自我追尋之旅。拿起相機,雙眼被置入觀景窗內的矩形視野,意識隨著環境的輪廓與光影流動起伏。那值得捕捉的瞬間無法強求。放開束縛,讓鏡頭沿著心流方向遊走時,畫面會自行前來。 捕捉到足夠亙遠、富有重量的意念,生命也會扎實地安頓下來。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這個... 我的生活有很多時間花在探索上面,但我並沒有到世界各地旅遊,而是在網路的世界瀏覽。這個系列會分享我在網路上的生活軌跡,看完各種奇奇怪怪的內容以後的個人心得,這些內容可能是電影、一首歌曲、YouTube 影片、FB貼文、不小心Google到的文章。 這些瑣碎的內容,都造就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是想要分享我浪費時間吸收網路內容以後的個人心得,這些內容可能是電影、YouTube 影片、FB貼文、隨便Google到的文章。既然都浪費時間了,那就順便創作吧 意志和身體是分開的 《泳不放棄 (Nyad)》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 Netflix 電影,講述一
搬回高雄以後,我一直想等到確定畢業以後再來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畢業的時間一直沒辦法確定,所以我也不想先安排其他事情。爸媽在那段期間出國玩了一趟,我也不太想在那樣不確定的狀態下去旅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處在一個不確定什麼事情會發生,但始終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狀態。 而這趟墾丁之旅是在研究所畢業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攝影和冥想沒有兩樣,都是場神聖的自我追尋之旅。拿起相機,雙眼被置入觀景窗內的矩形視野,意識隨著環境的輪廓與光影流動起伏。那值得捕捉的瞬間無法強求。放開束縛,讓鏡頭沿著心流方向遊走時,畫面會自行前來。 捕捉到足夠亙遠、富有重量的意念,生命也會扎實地安頓下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