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敘述性詭計的共情

更新於 2024/11/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標題已劇透,請小心閱讀

《年少日記》兩位小演員是整部電影的重心。

《年少日記》兩位小演員是整部電影的重心。

說句老實話,最初是衝著不小心踩雷的「敘述性詭計」而看的。(首先是電影節心得,其次是飾演少年鄭Sir的戴玉麒抒情po,他不小心把自己的角色真名標示出來,雖然很快更正了)

也許是過去的港產片太著重商業市場,或者是幕後看不起觀眾,認為他們對劇本結構不在乎?「敘述性詭計」對主流港產片來說似乎仍然是新鮮事物,記憶中比較有名的,是以群星拱照的黑幫仇殺片《江湖》,以及女偶像轉型的情愛心理驚慄片《妄想》,為求達到「騙人騙己」的效果,兩部的關鍵反轉同樣放到最後,結果卻令觀眾感到「被糊弄」!就算設定得再巧妙,還是贏不到觀眾的掌聲。

挾著五項金馬獎提名的《年少日記》,電影定位可說是介乎於主流與小眾之間,剛好遇上連串的香港學童自殺新聞之時推出,卻並非探討社會議題之作,而是抒發私人情感為主。首次執導本身卻是資深編劇的卓亦謙,不甘平舖直敘講述學童自殺的故事,透過「敘述性詭計」的懸疑小把戲,成功牽動觀眾心靈,不只沒有令人覺得「被糊弄」之餘,還能夠被觸動心底「後悔」「來不及」的情緒,關鍵可能在於他如何設置「敘述性詭計」的重要反轉。

平行敘事引領觀眾入局

最初電影以兩條敘事線同時進行:一邊是成年的鄭Sir(盧鎮業)如何從垃圾桶發現遺書,尋找遺書主人的同時,面對自己已破裂的婚姻,以及被遺書上「我不是什麼有用的人」而觸動情緒,翻開一本舊日記;另一邊是小孩鄭有傑(黃梓樂),生於富裕家庭,期待得到父母讚賞,卻因為「不夠聰明」,學業成績差、鋼琴亦彈不好,經常被拿來跟弟弟有俊(何珀廉)比較,長期面對父母給予生理及心理的暴力,但沒有自怨自艾,透過漫畫與玩偶配音為自己打氣,努力尋找生存的慰藉。

有傑(黃梓樂)時不時利用布玩偶為自己打氣,看得人心酸之餘,亦為後面故事埋下伏筆。

有傑(黃梓樂)時不時利用布玩偶為自己打氣,看得人心酸之餘,亦為後面故事埋下伏筆。

當然刻意模糊成年鄭Sir的身份,透過敘事的錯摸與留白,讓觀眾誤會他就是日記主人鄭有傑。只是當劇情推進,家庭暴力演變成為冷暴力,再加上不經意的戲劇巧合(熱血漫畫作者自殺彷彿為他引爆了一連串未爆彈),累積下來家人的冷言冷語以及孤獨無助,最終令鄭有傑從天台上一躍而下,然後迎來全片最關鍵的反轉——成年鄭Sir的真正身份是弟弟.鄭有俊

反轉後真正敘事者的故事

當搞清楚真正的敘事者之後,前面所有舖陳都變成錐心之痛:以為只是品學兼優但有點高傲的「吉祥物」弟弟,原來自認亦是構成冷暴力的一份子,甚至透過回憶課室裡似笑非笑的不屑,以及睡眼惺忪時被哥哥哭著擁抱,一直後悔自己忽視曾經發出過「求救訊號」的摯親。

長大後的弟弟(戴玉麒)對會為河馬玩偶配音的女孩(歸綽嶢)產生好感。

長大後的弟弟(戴玉麒)對會為河馬玩偶配音的女孩(歸綽嶢)產生好感。

視自己同為「加害者」的弟弟,自此人生每一步都有哥哥的影子:學業失衡(四年換三間學校對照哥哥留級)、愛上會為玩偶配音的女孩(從小嫌棄在碌架床喃喃自語的哥哥,後來變成了念掛)、選擇畢業後成為「好好聆聽學生需要」的老師、有鬱結的時候想往高處大叫、甚至明明與太太炮製出愛情結晶,也會被兒時的家庭悲劇嚇怕,拒絕成為父親。年輕消逝的生命令人惋惜痛心,但留下來的人的心靈創傷,也許亦要用一輩子來治療。

被留下來的人同樣需要被關顧

同樣埋下了「敘述性詭計」,《年少日記》的效果有別於前文提到的兩部主流商業片,個人認為除了因為「反轉」設置於故事中段,繼續推進劇情發展,不會給觀眾有「被糊弄」的感覺之外,亦因為設定緊扣了電影真正要討論的議題——自殺者遺屬如何自處。

往生者的壓力與心靈創傷,為何令他們有如此選擇,在生者的我們只能從各方面的可能性去想像,推敲每個令他們走上絕路的可能,然後呢?自怨自艾?沉溺過去?痛罵自己然後再怪責別人?又或者像《年少日記》的鄭Sir,看到有哥哥影子的企圖自殺者,立即出手作出自認能夠防止的做法?

只是當遺屬做到以上的種種,就能夠把往生者救回了嗎?電影營造了心靈對話的感覺,為遺屬給予空間,企圖把他們從指責、擺爛、沉溺的循環中拉出來,直接面對心靈創傷(所謂It’s OK to be NOT OK),與遺憾及傷痛和解。所以個人最被觸動的一幕,其實是老父臨終前與弟弟憶起哥哥,兩人相擁落淚的場景,縱使忘記了他的樣子(事隔廿多年加上刻意拋棄遺照,印象逐漸淡忘其實不太奇怪),對他的口頭禪仍念念不忘,或者更忘不了的是自己有意無意的舉動,帶來無法挽回的創傷。

縱使因為父母角色塑造得扁平公式一直被詬病,但仍然無損未亡人(們)的愧疚擊中觀眾心坎。

縱使因為父母角色塑造得扁平公式一直被詬病,但仍然無損未亡人(們)的愧疚擊中觀眾心坎。


「學童自殺」當然是個大議題,但這些年來社會上經歷的一切,帶來的心靈創傷無分年齡階層,未必比真實的死亡為輕,只要小時候曾經試過被否定、被言語傷害、被冷漠對待…相信都能夠對《年少日記》共情。正視人性的情緒,理解「抑鬱不是一種選擇,他已經沒有自理能力,還要求他輕生時想及別人的感受?會不會太苛刻?」,為你我他建構同理心,就是面對當下世道的第一步。

當港產片仍然「興旺」、合拍片被視為救世靈丹的時候,很難想像香港主流市場能夠容納像《年少日記》這種題材沉重之餘,敘事方式不落俗套亦成功讓觀眾共情,甚至得到金馬獎的肯定(行文是仍未公佈賽果)。整個港產片面貌已經與大家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因為九運(2024至2043年)來了,一切將會變得不一樣。

——港產片九運來了系列.之一

內容總結
電影
0
/5
avatar-img
69會員
173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he Legend & Butterfly》是木村拓哉繼25年後再次挑戰織田信長的角色,然而電影卻引發了戰國宅的廣泛批評。文章討論他在演繹歷史人物時的困境,影片雖然製作精良,但劇情卻因過於集中於愛情故事而缺乏宏觀戰爭場面導致觀眾失望。木村能否突破「演什麼都是木村拓哉」的詛咒,引發觀眾的深思。
0/5電影
「千萬不能以為網路就是全世界,面對面說出意見的人,才是我的全世界。」 ——大畠凜子(黑木瞳).《落日》 坦白說,本來是衝著這句對白才看《落日》,畢竟近日面對各種網路帶風向言論,如此「霸氣」的對白猶如當頭棒喝,究竟是怎樣的角色及場景才會說出這樣酷的對白?不能否認看劇原因如此「動機不純」。 當然看罷
經歷過因為疫情與易角而方寸大亂的《電影之神》後,年邁九十的山田洋次導演回歸拿手的家庭片,狀態明顯回勇!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媽,是您嗎?》,名義上是以吉永小百合貫穿系列的「母親三部曲」的最終章,實際主角竟然是「兒子」大泉洋?電影其實是「令和《男人之苦》」?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有說拳擊片是影展長勝類型,環顧古今中外各大電影大獎的確如是——可能因為拳拳到肉的場面,容易看到演員的付出與功架?再配上單對單賽制,特別適合創作各式各樣「奮鬥」的故事。別說歐美,單是日本近年已經有數之不盡的拳擊片,儘管未能贏得票房,部份仍然成功贏得影評人的歡心。剛好最近有兩部日本拳擊片於香港登場…
老實說,原本沒打算要進場看《七月返歸》,本身既非鏡粉,對恐怖片通常敬而遠之,只是鏡粉朋友想聊劇情(她老早看了粉絲包場),對某些隱喻有興趣,才決定入場…實不相瞞,小時候很害怕恐怖片或相關元素,別說那批只存在於錄影帶的老港產片,連大名鼎鼎的「九鐵廣告」也是陰影!不只害怕電視播放,甚至連印在封面的壹週刊…
《The Legend & Butterfly》是木村拓哉繼25年後再次挑戰織田信長的角色,然而電影卻引發了戰國宅的廣泛批評。文章討論他在演繹歷史人物時的困境,影片雖然製作精良,但劇情卻因過於集中於愛情故事而缺乏宏觀戰爭場面導致觀眾失望。木村能否突破「演什麼都是木村拓哉」的詛咒,引發觀眾的深思。
0/5電影
「千萬不能以為網路就是全世界,面對面說出意見的人,才是我的全世界。」 ——大畠凜子(黑木瞳).《落日》 坦白說,本來是衝著這句對白才看《落日》,畢竟近日面對各種網路帶風向言論,如此「霸氣」的對白猶如當頭棒喝,究竟是怎樣的角色及場景才會說出這樣酷的對白?不能否認看劇原因如此「動機不純」。 當然看罷
經歷過因為疫情與易角而方寸大亂的《電影之神》後,年邁九十的山田洋次導演回歸拿手的家庭片,狀態明顯回勇!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媽,是您嗎?》,名義上是以吉永小百合貫穿系列的「母親三部曲」的最終章,實際主角竟然是「兒子」大泉洋?電影其實是「令和《男人之苦》」?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有說拳擊片是影展長勝類型,環顧古今中外各大電影大獎的確如是——可能因為拳拳到肉的場面,容易看到演員的付出與功架?再配上單對單賽制,特別適合創作各式各樣「奮鬥」的故事。別說歐美,單是日本近年已經有數之不盡的拳擊片,儘管未能贏得票房,部份仍然成功贏得影評人的歡心。剛好最近有兩部日本拳擊片於香港登場…
老實說,原本沒打算要進場看《七月返歸》,本身既非鏡粉,對恐怖片通常敬而遠之,只是鏡粉朋友想聊劇情(她老早看了粉絲包場),對某些隱喻有興趣,才決定入場…實不相瞞,小時候很害怕恐怖片或相關元素,別說那批只存在於錄影帶的老港產片,連大名鼎鼎的「九鐵廣告」也是陰影!不只害怕電視播放,甚至連印在封面的壹週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年少日記》(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是來自香港的卓亦謙導演首部劇情長片,他也以本片榮獲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導演,也榮獲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我投《五月雪》1票,改天有時間再談評審投票的心路歷程)。 在《老狐狸》爆冷門沒有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要對我們說的話。
Thumbnail
《年少日記》是一部關於「成長痛」的電影,也是一本心碎的哀悼日記。看完電影,心中響起脆樂團的〈揹著悲傷北上〉:「時間在身上的壓痕,讓我們成了有皺摺的大人。期待終究還是擦身,日子卻自顧自地在發生。」短短兩句的歌詞,完美貼合其英文片名: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Thumbnail
若我們能著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像鄭Sir一樣明白「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把關懷擺在「你過得好不好?」而不是「你這次考幾分?」那麼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身陷情緒病,一個關卡跨不過便帶給一個家庭終生的遺憾,就算把彈琴的錄音帶聽到壞掉也喚不回那個乖巧的小孩,換不回那兩兄弟在秘密基地自由自在,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這一年跑了各類特映、首映、影人包場,雖然有些片子很不錯,卻很難逼我一定要在工作之餘用自己的心情寫出另一篇推薦,《年少日記》卻是一個讓我有太多感觸需要撰寫的一部電影,但又發現怎麼寫都會爆雷,只能說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拍攝技巧,都是一流的作品,對於喜歡故事的觀眾或追求技術的人,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Thumbnail
「我未必能幫助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年少日記》無疑是一齣年度最令人心碎的家庭悲劇史,情感飽滿、張力十足。在生命的里程中,我們或許都曾經歷過一段充滿悲傷、受挫的經驗,猶如片中看上去永遠悶悶不樂的傑仔,不管如何用自身的方式去努力、去討好,似乎也追不上不了人們所認可「最佳模範生」的形象,亦遠落後在校
Thumbnail
真希望未來義務教育裡會有一堂「年少時代課」貫穿十二年,十二年只有一項課堂作業:把十二年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 我們得在畢業那年把所有成品完成,每年畢業季時可以辦一個展覽——「六分之一的人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年少日記》(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是來自香港的卓亦謙導演首部劇情長片,他也以本片榮獲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導演,也榮獲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我投《五月雪》1票,改天有時間再談評審投票的心路歷程)。 在《老狐狸》爆冷門沒有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要對我們說的話。
Thumbnail
《年少日記》是一部關於「成長痛」的電影,也是一本心碎的哀悼日記。看完電影,心中響起脆樂團的〈揹著悲傷北上〉:「時間在身上的壓痕,讓我們成了有皺摺的大人。期待終究還是擦身,日子卻自顧自地在發生。」短短兩句的歌詞,完美貼合其英文片名: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Thumbnail
若我們能著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像鄭Sir一樣明白「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把關懷擺在「你過得好不好?」而不是「你這次考幾分?」那麼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身陷情緒病,一個關卡跨不過便帶給一個家庭終生的遺憾,就算把彈琴的錄音帶聽到壞掉也喚不回那個乖巧的小孩,換不回那兩兄弟在秘密基地自由自在,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這一年跑了各類特映、首映、影人包場,雖然有些片子很不錯,卻很難逼我一定要在工作之餘用自己的心情寫出另一篇推薦,《年少日記》卻是一個讓我有太多感觸需要撰寫的一部電影,但又發現怎麼寫都會爆雷,只能說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拍攝技巧,都是一流的作品,對於喜歡故事的觀眾或追求技術的人,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Thumbnail
「我未必能幫助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年少日記》無疑是一齣年度最令人心碎的家庭悲劇史,情感飽滿、張力十足。在生命的里程中,我們或許都曾經歷過一段充滿悲傷、受挫的經驗,猶如片中看上去永遠悶悶不樂的傑仔,不管如何用自身的方式去努力、去討好,似乎也追不上不了人們所認可「最佳模範生」的形象,亦遠落後在校
Thumbnail
真希望未來義務教育裡會有一堂「年少時代課」貫穿十二年,十二年只有一項課堂作業:把十二年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 我們得在畢業那年把所有成品完成,每年畢業季時可以辦一個展覽——「六分之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