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適合藝術相關領域,雖然我也不後悔選擇臺大就讀,作為台灣頂尖的綜合大學,臺大還是給予我許多養分使我成長,而如今研究所也告一段落,希望能夠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因此選擇先以交換的身分來學習。
筑波大學將交換學生視為「短期留學生」,其中研究生有兩種交換方式可以選擇,一是特別修課學生,另一為特別研究學生,前者基本上就是修課,規定要修滿8學分的課程,其中也可以包含留學生日語的課程;而特別研究學生不需要修課,但相對應要進行研究,並在交換結束後提出研究報告,我一開始就選擇後者,一來是能夠更貼近大學院的生活,二來是研究生若選擇特別修課學生,就需要在大學院修滿8學分的課,但實際上大學院的課本來就少,更因為9月其實是日本學校的下學年,很多課程是會被擋修的,從個人感受來說,也實在不想要花一學期重溫大學生活……
在臺大的遴選結束之後,首先需要等待對方學校確認(理論上是有可能被拒絕的),然後會給你一組帳密,登入留學生系統後就可以提交相關資料,從筑波大學網站所提供的文件來看,特別研究學生要繳交研究計畫以及希望進入的研究室,但要寫什麼內容或是怎麼找老師,一切都是未知數。另外,過去關於「特別研究學生」的資料並不多,即使同為研究所學生,國際事務處或者他校的交換心得也大多是關於生活的紀錄,實難對此有多大的幫助,因此幾乎是土法煉鋼自己研究。
我所希望交換的領域是「芸術学学位プログラム博士前期課程」,也就是修士(碩士)的部分,根據中國網友分享的經驗──非交換而是正式申請的案例,最重要的是先與教授取得聯絡,如果沒辦法在Open Campus的時候直接見面,也應該以電子郵件的方式,把研究計畫給想要進入的研究室的教授過目,要注意的是,一次就是找一個教授,因為日本的大學院更像是某種師徒制的體現,所以像灑網一樣跟許多教授聯絡,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與台灣的作法可說是大相逕庭。
因為筑波大學有註明就算填寫了想進入的研究室,如果沒人同意我的申請,也會安排原來領域的研究室,為了增加成功的機會,待徵選結果確定後,我馬上尋找藝術系有哪些老師是我感興趣的,以便研究計畫可以貼近該老師的專業去寫。撰寫研究計畫方面,裡面的內容包含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和預期結果,基本上與台灣無異,若對於日文的寫作還不熟悉,無論是研究計畫還是寄信,強烈建議使用ChatGPT,除了專有名詞外其他都相當流暢!順道一提,我一開始詢問的是視覺設計(ビジュアルデザイン)的山本美希老師,其專業領域為繪本創作,因為台灣也有賣老師的作品,說不定有人也知道,但還是幫忙宣傳一下:MIKI YAMAMOTO portfolio site. 山本美希 webサイト (myportfolio.com)。
言歸正傳,我大約在2月中旬寄出第一封信,內容主要為自我介紹和表明想加入研究室的意願,寄信之後不到3天老師就回信了,表示希望能夠看我的作品集以及簡單的研究計劃,其實我也可以直接附上這兩樣東西,但網路上都說凡事循序漸進,如果老師有興趣自然會問你其他相關訊息;我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把作品集和研究計畫寄給老師(我也不知道這樣是快是慢),山本老師也是很快回信,裡面提到因為我之前的經歷跟繪本相差蠻多,我可以再考慮有沒有一定要找她,此時原本以為沒戲唱,也不確定要不要再找其他教授的時候,筑波大學的筑波大學學生交流課居然寄信給我,表示收到山本老師跟他們確認交換生的事情,並把我的第一順位登錄為山本研究室,實在是又驚又喜,文章寫至此處不由得再次感謝老師對我研究計畫和奇怪背景的包容。
大約3月中旬收到填寫資料的帳密後,我很快就把基本資料和研究計畫送出,基本上就完成了選擇研究室和指導教授的部分,5月中旬時,學生交流課寄信跟我說因為原來研究所專業跟藝術領域有所差距,希望我能夠提供作品及和其他資料證明說我有相關能力,於是我就把當初給山本老師的東西再發送一次過去,基本上後續就沒有特別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等待筑波大學將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COE)和入學許可書寄發,就能去台日交流協會辦理留學簽證了,只是沒想到3月底送出這些資料後,卻遲遲沒有等到相關資料的聯繫,6月時學生交流課寄信告知說上述文件預計在8月中旬之後發送,總而言之,不曉得是筑波大學留學生真的太多,還是日本機關做事的通病(以之後的經驗而言完全是),整個行政過程既冗長又難熬,每次遇到家人問交換的進展,總是千篇一律地說對方還沒給出許可,雖然大概每隔一個月會有不同的申請─如宿舍、腳踏車租賃─的信件,但在還沒拿到正式公文前實在無法放心準備後續事宜,最後終於在8月底左右拿到COE,獎學金和簽證也都順利申請下來,至此才真正的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