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甚麼》-無數量的心、你的心、永遠得不到的心、第十八品偈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文章篇篇看,智慧日日開,一定能有體悟。

 

    無數量的心

 

  現在又一個問題來了,佛的眼睛代表了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因此他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上,這個虛空中,有那麼多不同的世界。當然現在科學昌明了,由天文學到太空學的發展,已經可以相信宇宙中有數不清的世界。這些到今天為止,還只能說姑且相信它,因為月亮裡到底有沒有生命,還不敢確定。

 

  現在對於了解宇宙太空容易多了,可是我們要知道,佛說這個話是兩千多年以前的事啊!他用甚麼儀器,甚麼方法,能夠知道宇宙中有這麼多的世界和眾生呢﹖這個,就是所謂如來具備五眼,具備了智慧、神通等等力量,具備了不可思議的功能,但又拉到了最平凡的水平,與眾生平等。他看到的世界,沙是沙,水是水,沒有甚麼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是神經病!當然,一個人被後面打一棍,那就迷迷糊糊,見人不是人,見鬼不是鬼了!那是不正常的人,一個正常的人,看甚麼是甚麼。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這一節他又提出來好幾個問題,在文字上,沒有給我們作結論,但是你要自己曉得結論在那裡。所以後來的禪宗提倡金剛經,也都是這個原因,因為金剛經裡許多都是話頭。話頭就是問題,看起來很容易懂,實際上樣樣都不懂。這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一眼看了以為自己都懂,結果統統不懂。我經常發現青年人這個毛病,某一本書你看過沒有﹖看過了。真的嗎﹖我當面再問問他,他就不懂了。

 

  同時我發現做人也一樣,許多人把人生看得太容易,做了許多錯誤的事。世界上沒有一件簡單的事!這些都是話頭。你看我們現在隨便指出來,很多都是沒有結論的,要你自己去發掘,去參,這個也是話頭。但是他也有答案給你呀!這個答案不是理解的,不是思想的,是要你在定慧之中,真正修持上去體驗得到的。佛法不是虛玄的,而是一個修證的事實。

 

  現在佛又提出來第四種問題,對須菩提說,「爾所國土中」,你所認為的國土中,國土不是世界啊!佛學裡的觀念世界是世界,叫做世間﹔有所謂四世間,五世間等等的說法。國土在世間的觀念裡叫做國土世間,國土世間是四世間的器世間,就是物理世界﹔器世間的一切眾生都有生命。國土世間指中國、美國、日本國、印度等國的這些國土﹔我們世界上稱為國家的有一百多個,這就是國土世間。

 

  現在佛問須菩提,你認為所有國土上的一切眾生,有多少種心﹖這是個大問題,現在心理學很發達,電腦也很發達,如果要把人類的心理統計一下共有多少種,恐怕電腦也辦不了。佛說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眾生一切的心,「如來悉知」,他說我啊!統統知道。在這個地方,他作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同上面這幾個有沒有關聯,他也沒有說明,只讓我們猜。而且他這個答案作得非常高明,可是我們幾千年來的佛法,都被他老人家這個答案,打得暈過去了,很多人都解釋錯誤了。現在我們看他自說自答。

 

    你的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他說以佛的眼睛看來,所有眾生這些心啊,「皆為非心」。換句話說,佛在罵人,這些眾生心裡都不是東西,也沒有心,心到那裡去了﹖心掉了,「非心」根本不是心。既然不是心,佛大概又怕我們問他,那又是甚麼﹖他趕快又說了:我的眼睛看你們啊!不是心,不是心,所以叫做心。他說世界上一切眾生的心我都知道,須菩提還來不及問,他就又說了: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並沒有說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眾生的心還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螞蟻啊,小昆蟲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叫它是心。

 

  金剛經一開頭就講,我們一切眾生,有一個「我執」,認為這是我,有個我,把我的現象,執著的很厲害。認為我還有個心呢!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識分別,煩惱,一切不實在的這些觀念、往來思想當成是真實的。人,一切眾生,犯了根本上的錯誤。我們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識的變化,都是那個真正心所起的一種現象變化而已,不是真正的心。可是一切眾生把現象變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學佛的晚課上,每天都念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天已經過完了,這個壽命又少了一點,今天過去,今天不會再來。年輕的過去了,衰老也沒有多久的停留,所以非常的悲哀。

 

  其實都被現象騙了,人生永遠不斷的有明天,何必看過去呢﹖明天不斷的來,真正的虛空是沒有窮盡的,它也沒有分斷昨天、今天、明天,也沒有分斷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這麼一個虛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現象的變化,與這個虛空本身沒有關係。天亮了把黑暗蓋住,黑暗真的被光亮蓋住了嗎﹖天黑了又把光明蓋住,互相輪替,黑暗光明,光明黑暗,在變化中不增不減﹔所以一切的用是虛妄不實的,而虛空之體卻是不增不減的﹔所以一切眾生,不要被變化不實的現象所騙。佛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眾生不知道,佛說是名為心,眾生自己都把虛妄不實的這個感受,執著的作用,當成為心。

 

    永遠得不到的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前面這一節的結論,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可是一切眾生不了解這個道理,拚命想在一個不可得的三心中,過去現在未來,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許多學佛的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還是犯這個錯誤。

 

  當你盤腿上坐的時候,想定住的那一個心,跟著你的腿一盤已經跑掉了,那裡可以保留啊!說我這一坐坐得很清淨,唉呀!下坐就沒有了!告訴你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嘛!誰要你保持清淨﹖清淨也不可得嘛!煩惱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那怎麼得啊﹖不可得的當中就是這麼得,就是那麼平實。

 

  有一般人解釋金剛經,說般若是講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觀。空,因為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斷的來呀!所以佛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不實在。但是有為法,體是無為,用是有為。所以我們想在有為法中,求無為之道,是背道而馳﹔因此一切修持都是無用。並不是把有為法切斷了以後,才能證道﹔有為法,本來都在無為中,所以無為之道,就在有為現象中觀察,觀察清楚才能見道。

 

  有為法生生不已,所以有為不可限,生滅不可滅。如果認為把生滅心斷滅了就可以證道,那都是邪見,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謂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這是金剛經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這一點搞不清楚,往往把整個的佛法變成邪見,變成了斷見的空,就與唯物哲學的思想一樣,把空當成了沒有,那可不是佛法!

 

  佛講過去心不可得,並沒有說過去心沒有了,佛沒有這樣講吧﹖對不對﹖佛說過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種方法上的推斷,他並沒有說過去心不「能」得,現在心不能得,未來心不能得。這一字之差,差得很遠,可是我們後世研究佛學,把不可得觀念認為是不能得,真是大錯而特錯。所以啊,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這個現象界裡,去求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無上的道心,因為現象三心都在變化。

 

  高明的法師們、大師們,接引眾生往往用三心切斷的方法,使你了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過去心去掉,把沒有來的未來心擋住,就在現在心,當下即是。當下即是又是一個甚麼﹖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認清楚才行﹔要先認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第十八品是一體同觀,同觀是甚麼﹖同觀是見道之見,明心見性之見。所謂了不可得,可也不是空啊!也非有,即空即有之間,就是那麼一個真現量,當你有的時候就是有,空的時候就是空,非常平實。你在感情上悲哀的時候就是悲哀,悲哀過了也是空,空了就是說這個現象不可得,並不是沒有,是悲哀過去了,後面一定來個歡喜。歡喜的時候也是不可得,也會過去,也是空。空不是沒有,空是一個方便的說法,一個名辭而已。不要把「空」當作佛法的究竟,這樣就落到悲觀,那不但證不到小乘之果──空,那還是個邪見,也就是邊見。所以見、思惑不清楚,是不能證果的,也不能成道的。學佛法就有這樣的嚴謹,一定要注意。

 

  現在有許多著作,我認為危險極了,那些佛法的著作,比殺人的毒藥還厲害,是有毒的思想,希望諸位要用真正的佛法眼光甄選,用智慧來辨別,不要走入邪見和錯誤的思想。這一品我們給它的偈子如下:

 

    第十八品偈頌

 

    形形色色不同觀 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漚心起滅 虛空無著為誰安

 

  「形形色色不同觀」,形形色色,物理世界各種現象是不同的,如人有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都是現象差別,無法相同。

 

  「手眼分明一道看」,但是以佛眼、慧眼、法眼看來,是一樣的。手眼是甚麼﹖我們大家都看到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千隻手,每一隻手中有一隻眼睛。我常說,我們坐在這裡,外面進來一個千手千眼的人,我們的電燈都沒用了,大概每一個人都嚇得把臉蒙起來。千手千眼代表他的智慧,無所不照,也就是代表他具有各種接引人的教育法。幫助你的手,護持你的手,救助你的手,以及觀察清楚的眼睛,千千萬萬的手,千千萬萬的眼,也只有一個手,只有一個眼,平等平等。

 

  「宇宙浮漚心起滅」,每一個宇宙,每一個世界,像大海浬的水泡一樣,所以宇宙不過是自性心裡起的作用。每一個思想、每一個情緒、每一個感覺,都是自性的性海上所浮起的一個水泡,生滅變化不停,自心起滅。

 

  「虛空無著為誰安」,一切法用之則有不用即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本無所住。二祖來求達摩祖師,說此心不能安,請師父替我安心。達摩祖師說你拿心來,我給你安。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找心找不到啊!達摩祖師說那好了,替你安好了。其實用不著他替他安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還安個甚麼啊﹖所以說,虛空無著為誰安。那裡去安心呢﹖此心不須要安,處處都是蓮花世界,處處都可以安心。在平實中間,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安心的自宅,因為處處是虛空,無著無住。這一品的道理,精要就在此。

 

《金剛經說甚麼》總連結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081525

 

累世不佈施轉身不見貴人影

累世不佈施轉身不見貴人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這個世界,也是由我們因緣塵合的身體,體內組織器官的物理化學反應,去感知認識的,一切唯識所造。
Thumbnail
這個世界,也是由我們因緣塵合的身體,體內組織器官的物理化學反應,去感知認識的,一切唯識所造。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Thumbnail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Thumbnail
其實,不只凡夫有煩惱,菩薩也有。 當初佛陀留下《金剛經》,主要是傳授菩薩降伏煩惱的智慧。 雖然凡夫未到菩薩位階,但在這充滿天災人禍的「末法時代」,煩惱更加熾盛時,也可用經中的一個「法門」,來超越困境挫折,在「逆緣」中增長智慧。 那個法門是什麼呢? 答案是,「離相法門」。 《金剛經》說:宇宙「實相」是
Thumbnail
其實,不只凡夫有煩惱,菩薩也有。 當初佛陀留下《金剛經》,主要是傳授菩薩降伏煩惱的智慧。 雖然凡夫未到菩薩位階,但在這充滿天災人禍的「末法時代」,煩惱更加熾盛時,也可用經中的一個「法門」,來超越困境挫折,在「逆緣」中增長智慧。 那個法門是什麼呢? 答案是,「離相法門」。 《金剛經》說:宇宙「實相」是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