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可能聽過伊索寓言中「螞蟻和蚱蜢」的故事。螞蟻整個夏天都努力工作儲存食物,而蚱蜢則整天游手好閒,到處玩耍。結果當冬天來臨時,螞蟻依靠儲存的食物活了下來,而蚱蜢則餓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努力工作,儲備資源,可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螞蟻什麼時候去享樂了?
不管是故事還是現實中,螞蟻在他的整個短暫生命中,似乎一直工作, 如果是這樣,螞蟻哪有時間去享樂,活著當然很重要,但人生在世只是追求活著嗎? 這樣跟行屍走肉也沒什麼兩樣。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本書叫做《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作者是比爾.柏金斯,他是美國知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人,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對沖基金界的最後一位牛仔。除了擔任基金經理人外,他本人興趣廣泛,除了是一位撲克玩家,還涉足好萊塢電影製作,是個多才多藝的基金經理人。
澳洲作家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曾是一位安寧病房護理師,根據她的工作經驗,在她的書中記下了病人臨終前最常見的五個遺憾:
第一名、沒有勇氣為自己而活,而是過著別人期望我過的生活。
第二名、把多數時間都給了工作。第三名、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第四名、沒有和朋友保持聯絡。第五名、沒有讓自己更快樂一些。
其中遺憾排名第二名,我希望不要那麼努力工作,是所有臨終男性都有的遺憾,他們都後悔花過多時間在工作上,忽略了家人的陪伴,把一生最精華的時間都奉獻給工作。
人之所以像螞蟻一樣工作個不停,或許認為死亡離我們還很遠,但要你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這根本就不現實,所以人通常都會覺得,反正時間還夠,等存夠錢再享受生活,於是就把享受生活的計劃一直拖,一直拖,總是拖到快掛了才發現遺憾。
不論我們怎麼看待死亡,每個人總有那一天,只是方式和時間不同罷了。所以我們必須思考一個關鍵問題:在我們離世之前,該如何把過最有意義的生活呢?
這邊就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死前要把錢光光?
請你想看看,你每天辛苦工作賺錢,把工作使用的時間和生命活力換成金錢,如果你死後這些遺產都沒有用掉,是不是代表你多賺的錢,其實是在做白工。
假設有個人四十五歲,年薪一百萬元,他每年支出大概是五十萬,不考慮投資、通膨與薪資成長,意思是說,他每年可以存五十萬。
他六十五歲退休就會有一千萬的現金,理論上這個退休金夠他活到八十五歲。可是實際上他七十五歲就過世了。也就是說還剩下五百萬沒有花完。
那我們可以算一下,他一年可以賺一百萬。沒花完的五百萬,等於說他其實有五年都在做白工,因為這些錢他沒有用到。如果你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會是一件多麼浪費生命的事情。
作者剛出社會的時候,他找到了一份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工作。但他當時的工作就是像一個打雜助理,幫忙做一些雜事,比如說像悄悄拿三明治給交易大廳的老闆們。就有點像是收發室的地方,那起薪不高。這樣的薪水不足以讓他住在紐約,所以他是到紐澤西搬家回家裡住。
為了要多賺一點,他晚上開始幫老闆開車,額外多賺一點錢。非常非常節省,想盡量多存一點錢。當時,他對自己的節儉非常自豪,很高興自己雖然收入少,但是還可以想辦法存到錢。
有一天,他跟他老闆在聊天,然後跟老闆說他是怎樣省錢、存錢的,他覺得老闆應該會稱讚他。結果,老闆反而破口大罵,說你是白癡嗎,幹嘛省這個錢。
他當場愣住,老闆繼續說,你來這裡是要賺幾百萬的錢,你賺錢的能力才開始爆發,你認為你一輩子就只能賺你現在這個微薄的薪水嗎?
這時他才領悟到,是錢重要還是你的人生重要?其實你的錢就代表你的生命活力。生命活力指的是你還活著的時候,可以做事情的所有時間。
只要你在工作,就是花掉你有限的生命。因此,你工作賺多少錢,這些錢就等於花費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可以用人生時薪來算一下,你可以簡單把你的月薪或年薪除上工時,算算你時薪有多少錢。
薪水越多,不代表你每個小時的收入就越多。舉例來說,一個月薪四萬的人,也有可能每小時賺的錢,比月薪七萬的人還多,也許賺七萬的人要付出的工時是兩倍以上。
另外你買東西或者跟其他人聊天時,也可以用人生時薪去計算看看。
假設你現在時薪是一千塊,那你今天去買了一件五千的衣服,你可能想,這我可能要工作五個小時,只為了買這件衣服。
或者是聽一個人在抱怨,抱怨了一個小時,光聽她抱怨,你就浪費了這一個小時的生命力。如果說時間就是金錢,在我們死之前,要怎麼樣花費我們的生命活力才是最好的方法?
人的生命活力應該要花在體驗上,有些體驗不用花很多錢,甚至有的不用花錢,也有些值得嘗試的體驗,多半是要花一些錢,比如說像是難以忘懷的旅行、音樂會的票,或者是追尋創業的夢想,培養一個新的嗜好。
許多心理學的研究都顯示,花錢在體驗上要比花錢買東西更讓我們快樂。物質上的擁有,剛開始似乎會很令人興奮,可是常常很快就變質。 人的體驗就不太一樣。它會隨著時間真正顯現它的價值,
為什麼說我們要把生命活力花在體驗上?
因為投資體驗就像投資股票一樣,會回饋給你記憶股息,也就是你現在花錢買的這個體驗,日後還是可以持續帶給你很開心的回憶。這不就跟我們在存股一樣嗎?每年都會給你利息嗎?只是說,如果今天是花在體驗上所帶給你的快樂,這個快樂,其實他延長的時間是很久的。
想像一下在每個體驗中感受到的快樂程度,就像比賽一樣,你會給它多少分?
回想過去幾年,以年為單位,你有哪些讓你感到快樂的體驗?
如果你平時有寫日記的習慣,每年做一個總結,將整年的快樂事件記錄下來。接著,我們可以製作一個直方圖,清楚顯示每年各個體驗的高低。你就可以看出哪些年你更快樂,哪些年的體驗更令你印象深刻。如果要做這件事,我建議繼續寫日記,記錄那些體驗深刻的事情。
如果你的每個體驗都可以量化,那你的人生就會是所有體驗的總和。
體驗其實有點像投資。你可以投資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投資在他人身上,只要你相信未來會有好的回報。
比如,教小孩游泳或騎腳踏車,不是因為他們學會這些就能找到高薪工作,而是這些經歷不僅在當下讓你開心,還會不斷給你回報,就像股票有利息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記憶股息,因為人們有記憶,所以體驗會產生愉悅的回憶,就像股票產生股息一樣。
對於一個人來說,回憶非常重要。當物質失去時,回憶是無法取代的,科技公司利用這一點,例如,Facebook和Google相簿功能,能夠讓你回顧過去的記憶,這些公司在你的記憶中引發美好回憶,讓你想要聯絡相片中的人,這過程會讓你感到快樂,並成為更忠實的用戶。
當你回想時這些體驗時,所產生的快樂回憶就是記憶股息,所以花錢買體驗不僅僅是當下的樂趣,還能為未來帶來源源不絕的快樂回憶。
記憶股息也跟金錢一樣有複利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累積快樂可能超越了最初的體驗本身。如果我們將這一過程畫成長條圖,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體驗分數會越來越高。因此,早點開始投資自己的體驗,就像早點開始投資一樣,這樣你將擁有更多的記憶股息。
人如果要充分體驗人生有三個基本要素: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問題是這些東西很少同時存在,年輕的時候你有的是時間,也健康的不得了,但就是沒有錢;到你60~70歲退休有錢有時間,可是健康一定比年輕的時候要差。
除了以上兩個極端,人生還有時期,例如三十五歲還很健康,可以做二十五歲大部分的事情,收入可是高了許多,問題如果成家立業的話,時間肯定是不夠。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保持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三者的平衡,不過無論在哪個年紀,健康一定要擺在第一位,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去享受人生,生活要保持平衡,投資健康絕對是第一要務,因為大部分的體驗都會消耗金錢與時間,但是健康卻是逐年下降,實際上人們專注在累積金錢,往往忽略的就是健康,既然你會擔心老了會失能、各種疾病纏身,而努力賺錢避免老了沒錢可用,同樣道理,投資健康讓自己晚年過有品質的生活,不是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嗎?
生存是我們的本能,大腦的設定本來就是為了求生存,所以人遇到死亡就變得不理性,當你聽到「死前把錢花完」的觀點,你一定會找出種種理由,例如我現在貪圖享受,萬一老年生病沒有錢怎麼辦,或是需要留些錢給孩子等等,再來是人都有慣性,大家都會選擇延遲享受,把錢留給晚年,我跟著做就對了,努力工作賺錢才是王道。
針對這些種種疑慮,書中提出幾個看法,直球對決你的恐懼。
在1950年代,有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叫法蘭克.莫迪利安尼,他提出了一個生命週期假說,如果想要在一生中,充分使用自己的財富,就必須在你死的那一天把財產歸零。意思是說,如果你知道你什麼時候會死,你就應該在死的時候把錢花光。
如果你不知道死期,就無法從自己的財產中獲得最大的享受或效益。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所以你辛苦工作賺來的錢就變成做白工了。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預測自己的死期,但不代表我們無法知道大概的時間。
你可以使用所謂的壽命預測計算機,很多保險公司都會在他們的官網免費提供。可以去試試看你還可以活多久,當然,這些計算機不是很精準。只是未來預測你可以活多久。他可能會問你一些問題,比如你目前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是否抽菸、喝酒。不過不管計算機跑出來的數字是什麼,這只是一個預估值。有人比這個預測值更早離世,但也有人晚於這個年齡。所以這是一個平均值,而且是一個大概的範圍。
假如你知道自己大概何時會死,就可以幫助你對於賺錢、存錢、花錢做出更好的決定,就像生命週期假說提到的,在你死之前剛好把錢花光光,你過往工作所賺的錢才不會做白工。
其實有時候不是擔心死前把錢花完,而是在還沒死,你的錢就花完了。
所以人們會為了將來去儲蓄,就跟螞蟻一樣。不過為了存錢,往往是為了晚年而存了太多的錢。然後在當下就會虧待自己,然後只在意以後自己已經很老、很老的晚年。但很有可能,我們根本活不到那麼老,然後再去想用那些錢。
其實有一種金融商品可以用來因應死亡風險,也就是提早死亡的風險,其實就是人壽保險。
保險公司不知道你哪天會死,就像你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們還是會在你死亡之後付保險金給你的受益人,不論你是以何種方式離世。保險公司可以這麼做,原因是因為他們有數以百萬計的客戶投保,當中有的人比較早過世,但也有人比較晚過世,所以把兩邊的錯估加起來就互相抵消。
這意味著,保險公司不需要知道投保者何時往生,他們只需要知道他們所有保險客戶的預期壽命資料,確定自己拿得出保險金。所以有一種商品叫做年金保險。
一般來說,我們會買人壽保險,花錢保護自己,對抗太早死亡的風險。年金險是花錢保護自己,對抗太老死亡的風險,也就是你還沒過世,錢就用完了。
假如你的目標是要用自己賺來的錢,盡可能多地享受人生體驗。年金險也是一個選擇方案。
理論上,保險的用意就是在防範天有不測風雨。如果你今天為了以後醫療費用,或是長照費用,為了自己將來的醫療費用而存錢,假設說真的遇到這個狀況,很有可能你存的錢其實根本就不夠。
又或是你賺到的錢很多,可以多到讓你在醫院多活幾個月,可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你等於是花錢給自己買罪受,躺在床上只靠呼吸器去活下來,這樣多活幾個月,這種生活品質應該沒人想要吧。
人終將一死,那就不要拖時間,該領便當就領便當,而不要犧牲自己美好的歲月,只為了在生命的尾聲,多活一段時間。
另外把這些錢,如果花在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上,會比你花在這些醫療費更明智許多了。
比如說你可以去做一些預防性的檢查,又或者說你去做一些定期的篩檢,跟一些預防性的醫療。
但不管你做什麼,你無法避免任何可以出現疾病。至少你可以讓某些健康問題出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一直享受比較好的生活品質。如果你真的擔心以後需要長照的時候沒有錢,然後就拼命存錢,結果最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要這筆看護費,就駕鶴西歸了。
那也許可以考慮長照險,任何未來你對於擔心的事情,其實都有保險產品是可以提供保護、降低風險。
許多人經常會說,我把錢花完了,孩子該怎麼辦?
這部分可以分成兩類來討論,第一類如果說孩子年紀太輕,你擔心沒有留足夠的錢給他們就往生了,一樣建議可以找保險來代勞,面對不可預知的風險,保險就是用眾人之力,大家一起分擔風險。
第二類遺產留給成年子女的問題,根據美國聯準會調查,不管是哪種收入族群,最多獲得遺產的年齡落在60歲左右,如果父母活得越久,孩子從父母獲得遺產的年齡就越大,另外就是三不 —— 不確定給多少、不確定什麼時候給、不確定會給誰,因爲誰知道你往生的時候,哪個繼承者還活著?
人過了某個年紀之後,把錢轉成享樂體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對於各式各樣的活動,你需要體力精力都還不錯,才能好好享受。
如果說金錢的效用在三十歲達到巔峰,到了五十歲,金錢的效用已經大幅下降,隨著你的成年子女年紀越來越大,你給他們每一塊錢的效用也越來越低。
可是太過年輕就得到錢,也不是件好事,人會有不夠成熟的問題,《大器可以晚成》提到人的大腦大多要25歲以後才會發育完成,有人甚至到30歲才會發育成熟,所以26~35歲是最佳時間點,一方面年紀夠大到可以信任他們,但有足夠年輕,可以充分享受到錢帶來的益處。
另外除了在正確的時間給孩子錢,這點也幾乎完全適用於對慈善機構捐贈。無論是要給孩子慈善機構,還是給你自己的事情或時間,基本概念都一樣有最佳的時間點,但永遠不是你死去的時候。
書中提到《紐約時報》曾大幅報導「96歲的秘書悄悄累積了財富,然後捐出820萬美元。」,這故事在講一個叫做希薇雅・布魯姆的布魯克林女性,如何靠當律師秘書,仿效老闆的投資方式,竟然賺進900多萬美元(約台幣2.7億元)。
她在一家華爾街律師事務所工作了67年,住在租來的公寓,每天搭地鐵上班,她的投資方式是看老闆投資什麼,她就少少跟著投資。
身旁的人都不知道她這麼有錢,她把遺產捐給社福機構、學校與建立獎學金。社福機構稱之為「無私的典範」。
不過書中提到的概念是,一旦你死了,你的資產就是要合法轉移,無論如何你的錢都會被拿走,既然你想要提供善款做公益,那為何不平時就捐款給那些慈善機構呢?
讓你想要幫助的慈善機構,能及早獲得你的善款,這些機構平時運作也需要錢跟資源,與其等到存一筆錢再捐給他們,不如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善款。
這本書我認為是推薦給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享受的螞蟻人,許多人臨死前才發現花太多時間給工作了,賺到的錢自己根本沒有用到就掛了,這不表示努力工作賺的錢都在做白工嗎?
很多時候錢賺到一個金額,就真的是變成數字了,再多也沒有意義,讀完這本書對我的啟發是,無論你賺多賺少,盡早去體驗人生,沒錢也有沒錢的玩法,忙於工作只是個藉口,又或是忙到根本沒有去想自己的人生要什麼?
最近Netflix有部電影叫做「殭屍100」,主角是一個從第一天上班,就加班到加到爆的社畜,這樣有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直到真正的喪屍危機爆發才停止。一般人出現喪屍危機,通常都是緊張失措亂了手腳,主角反而覺得重獲新生得到自由,於是他在筆記本寫上「變成喪屍之前要做的一百件事」,反正都世界末日了,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一做,故事就是由圓夢計畫去推動劇情。
書中也有提到類似的觀點,可以幫助你發現自己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首先你畫一條從現在到死亡的時間線,以五年或十年做一個區隔,接著想想一生中,你一定要有的體驗或經歷,寫成一個清單,也許是十件事,也許是一百件事,也許你想生一個孩子、跑馬拉松、聽五月天演唱會、爬玉山、創業、做志工、在米其林餐廳用餐、搭郵輪去北極,這個清單是因人而異,而且隨著時間也會改變,人生就是一場發現之旅,你可以邊體驗邊修改。
再來把寫下的人生清單放到特定的時段,因為人生每個時段的健康、時間與金錢比例都不一樣,像是爬玉山、一日北高這樣的體力活動,你總不可能七老八十才去體驗吧。
這樣做的重點在於盡量填滿你的人生時段,書中提到「人的一生是所有體驗的總和」,把想做的事情寫下來,並約定好要做的時間,再來就是按表操課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一清二楚。
所有的理財書幾乎都在教導我們如何透過投資與存錢,教你怎麼花錢的理財書倒是很新鮮,這本《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有趣的地方在於,除了積累財富外,也提倡如何用財富來豐富生活,不將賺錢視為唯一目標,而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人的一生是所有體驗的總和,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最大化正面體驗,就像我們投資資產一樣,好的體驗帶來的回憶與快樂,就像股票是有利息一樣,金錢能累積出複利,回憶一樣也行。
這對於投資理財的人來說可能是個嶄新的概念,因為大多數人奉行著延遲享樂的理念,就像棉花糖實驗中的那個人,他們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但這本書提到了寓言故事中的努力螞蟻和偷懶的蚱蜢。當冬天來臨時,蚱蜢死去,而螞蟻則一直努力工作,但沒有人問過螞蟻何時享用過自己的努力成果。
《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帶給我的啟發有兩項,第一項就是「記錄體驗」,人生就會是所有體驗的總和,我想到的是可以把正面體驗寫在日記本上,而且我使用的是「連用日記」,當我寫下這個正面體驗之後,每年都會看到這個體驗,這樣有助於我回憶之前發生過快樂的記憶。
再來是我的連用日記是五年版本,前面也提到「畫一條從現在到死亡的時間線,以五年或十年做一個區隔」,我想到的是「五年日記」,正好我可以在開頭寫下這五年我要做什麼事,或是要有什麼好的體驗,以及我的健康、時間與金錢該怎麼投資,才能讓我更好體驗人生。
第二項就是「推廣做公益」,書中提到「讓你想要幫助的慈善機構,能及早獲得你的善款」,我也常常在想,做了這個節目要怎麼回饋社會,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是經由閱讀打開了我的視野,也幫助我解決許多問題。
如果要幫助更多的人,勢必也要推廣閱讀,因為我自己也有小孩,我認為閱讀要從小扎根做起,而且有些弱勢兒童勢必比都市孩子困難許多,若能幫助到更多需要的孩子,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想到具體做法是這樣,博客來有提供分潤獎金,如果螢幕前的你聽過節目之後,覺得這本書不錯,透過我的專屬連結購書,博客來會有分潤獎金,我的想法是定期把獎金捐給公益團體,後續會洽詢相關公益團體後,將相關頁面公告在粉專與網站上。
也許我的力量很小,但總歸是一股善的力量,而且我覺得這樣正向的力量,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分享的越多,得到的正向體驗也越大,就讓我們一起持續累積人生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