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之前,我關注主要集中在《小曉》身上,因為對《美國女孩》中妹妹的角色印象深刻,然而,在金馬獎典禮上,吳慷仁的得獎片段深深震撼了我。每一部吳慷仁的影片中,他所塑造的角色總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許有人會說他演出太過用力而太想要成為那個角色,去填補那個角色該有的故事背景以及該有的空白。那麼《富都青年》裡面的他沒了聲音,剩下了手語跟表情。
黝黑的臉龐展現難以言喻的哀傷,尤其是在他與法師的對談中,手語的力度是那麼的沉重,就像一刀一刀剖在銀幕上,將他最飽滿最飽滿的情緒給展現出來,也因此成為我迫不及待觀看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我想知道這個力度後面乘載的故事有多重。
難道你能夠投票嗎
這是在阿邦他們所住的地方被移民署突擊後Money姊對阿迪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深刻而衝擊,彷彿是一種自嘲,但卻是生活在無需要證明自己在這塊土地上出生的人所想像不到的一個情境。
擁有身分證是多麼的重要,不只是可以找到合法的工作、將攢來的錢放在不會被偷走的銀行裡面、更關係到能否擁有改變社會的權利─投票。這樣的權利對非法移工而言卻是奢侈的夢想,但我們卻視為理所當然的。無論政府聲稱的多麼美好,我們這片土地多元包容友善,但沒說到的是前提是你有錢,可以為這片土地帶來錢財,當你是來這裡搶飯碗的,那麼很抱歉,這片土地容不下你。
影片中呈現了眾多角色為他人著想的情節,阿邦想著阿迪取得身分證、幫他頂罪入獄;阿迪希望阿邦能夠擁有自己的幸福、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Money姊一生中都在照顧阿迪跟阿邦,希望像她這樣的社會邊緣群體經歷過的事情到他這就好了,然而,這些行為的背後,不僅是為了縮小自己,同時也是在逃避真實的自我:
阿邦在入獄後,閃回過一個場景,他在阿迪失手殺死佳恩後進入屋內想要查看佳恩是否一息尚存,此時他的朋友卻突然來找他,為了不讓佳恩發出聲音使朋友起疑進屋,於是阿邦就摀住佳恩的嘴鼻,也是佳恩死亡的原因。
雖然這個畫面給觀眾的真相是阿邦是殺人兇手,但我卻認為這個畫面是,阿邦想讓自己安上自己罪有應得所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另一個矛盾點,是最幫助非法移工的佳恩反而被移工給殺死,現實世界如果發生這種事件應該會激化族群之間的對立以及加深移工的困境,雖然導演沒有想要針對這點再多加著墨,也不是這部片渲染的重點。只是展現一個衝突激化的戲劇點,之後怵然收尾,回到阿邦與阿迪間的糾結,但對我來說這個衝突卻讓我想了很多,也有可能是這部片沒有特別描述這點而讓我想更多。
非法移工本身帶有許多故事,這些故事會讓他們戰戰兢兢,擔心受怕,就向阿邦說的在社會立足需要小心翼翼,這也讓想幫助他們的人更不得其門而入,就好比佳恩,她一直想要幫助阿迪取得身分證,但卻觸碰到阿迪心中最脆弱的那一塊,被拋棄的絕望感,即使阿迪一直知道他爸在哪裡,卻總是不想回去看他,對他來說見到他那會讓他想起被拋棄的感覺,也是這道傷疤,揭開了非法移工被這個社會中銘刻更多更深的傷疤。
而我也不禁想到最近看到的九槍,與這部片不同,九槍探討的是制度面的問題,而這部則是聚焦在生活在這些環境中的人的掙扎以及他們如何溫柔的對待這個對他們不溫柔的世界,可能有些人會想說要為自己作的事情負責,那麼這個社會有對這樣對待他們負了什麼責嗎,就像死刑一樣將這些應該負責的人隔絕於社會外,難道就代表負責了嗎?
《富都青年》以深刻而細膩的方式呈現了角色之間的複雜情感和社會現實的困境。電影中不僅突顯了吳慷仁卓越的演技,還透過故事情節深入探討了非法移工在社會中遭遇到的不公和矛盾。觀眾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角色的成長,以及對於自我和社會的思考。好好活著,這是我看完擦乾淚痕後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這世界有太多太多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在這些角落中有許多堅韌的靈魂,或許我們沒辦法好好的讓自己的溫柔照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再看到這些靈魂奮力時好好的去承接住他們,用盡力擠出的溫柔,讓更多浮萍可以稍稍停泊,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