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體驗,而非只是出去玩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腦中一直有想去的地方,
想做的事情。
但只要想到上班還要請假,
要花錢、小孩怎麼安排,
計畫就只是計畫了。


記憶股息

書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看到一個打動我的觀點:
記憶股息。

書中這麼說:
投資的回報,
不見得是在財務方面

當我們花時間、花錢,
進行體驗的時候,
這些經歷不只是讓我們在當下獲得快樂,
甚至還會不斷的付股息給我們。

這就是書中所說的「記憶股息」。

當記憶不斷的被重溫時,
所帶來的快樂,
甚至多過於當初的體驗本身。

因此作者主張:
花錢買體驗,
不只是買體驗的本身,
也是買下
體驗為你這一生
帶來的所有股息總值。


受限條件

我們有著人類的慣性,
一日一日過著差不多的生活。

每當聽到有人分享有趣經歷,
冒出了想做的事情時,
總是先關注「受限」的條件:
貴嗎?有必要嗎?麻煩嗎?

因為我總是把想做的事情,尤其旅遊,

歸類成「就是出去玩」的玩樂行程,
沒有用過
「記憶股息」或「只有現在能夠體驗」
這兩種角度看待行程。


凡事都有前提

肯花錢體驗,
看似好像不難。

但是,
什麼事情都有前提。

如果過度的看重花錢買體驗,
到最後也可以體驗到很難得的經驗:

錢花光。

如果過度看輕記憶股息的重要,
又會窮得只剩下錢。

太揮霍或太摳門,
顯然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認真想了一下,
依自己的個性,
我適合先做好規劃,
包括記憶股息這件事。


調整順序

以前是這樣的:
薪水一來,
該存的、該花的都處理好,
剩下的錢,才可以靈活動用。

但是,
不知道為什麼,
連使用那些剩下的錢,
都用得很不靈活。

會默默這麼想:
如果剩多一點錢,
我就又可以再存錢了。

也會有反面想的時候。

透支了,
再從緊急備用金領一些出來就好了。

這樣的花錢狀況,
很難買到一個個完整且充滿回憶的股息,
倒是買到很多購物網站結帳畫面的記憶。

我應該調整一下。

每個月薪水到帳時,
保險費等該存的錢一樣要扣、
預定的花費也要先扣,
還要新增一項:記憶股息。

每個月都要固定撥錢給記憶股息,
這筆錢專門拿來買體驗,
從這個角度去調整,
我每個月要存錢的比例。


從記憶股息看待小孩學習

記憶股息的這個概念,
更是讓我聯想到了小孩的學習。

小孩如果總是將時間花費在學業上,
少了很多他們年紀才能有的體驗,
真的很可惜。

我的女兒們
總是一天到晚點名要去公園玩,
曾經我也這麼想過:
應該要到處去看看啊!
如果讓小孩選,只會選公園!

後來發現,
她們這個年紀不去公園瘋,
難道要等到30歲再去玩旋轉溜滑梯嗎?

適切的安排小孩年紀該有的體驗,
對小孩來說,
就是從小投資,
她們有滿滿的記憶股息等著回收。


後記

記憶股息的概念很有趣,
讓我想到

  • 辛苦工作的父母
  • 總是擔心退休後沒錢的長輩、
  • 花太多時間在功課上的小孩。

也想到自己,
除了叮嚀自己工作認真之外,
是否也有開始認真創造記憶股息呢?


raw-image



43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