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大未來(作者群:詹文男、蘇孟宗、陳信宏、林欣吾暨2025研究團隊)


綜合資策會、工研院、台經院、中經院等台灣智庫的各方研究內容而成書,並於2015年1月出版。放在我的書架上,算算也將近9年了。年末例行斷捨離之際,取之翻閱,順便印證9年前的前瞻研究,至今符合的樣態有多少?

除了大趨勢觀察不變之外,書中提及的11家標竿企業(儒鴻、鴻海精密、聯強國際、台灣積體電路、大立光電、聯發科技、統一超商、晶華國際酒店、法藍瓷、巨大機械工業、誠品集團)倒是給了我回顧時能夠明確依循的思考方向。只不過,始料未及的2018美中貿易戰、2020疫情和2022俄烏戰事卻攪亂一池春水,讓企業短期內付出的代價遠高於預期,所幸,擁有「 軟實力 」就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並且還能夠從中蛻變與成長。

「 軟實力 」的概念於1990年被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爾(Joseph S.Nye,Jr ) 提出。源於對國際關係的探討,概念漸漸擴散至其他領域而廣被應用。

廣義的「軟實力 」指的是「 透過歷史文化、意識形態、政治理念等內涵手段,將之導入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服務、活動表現( 例如文學、電影等創作 )、政策體制中,作為載體,運用「 吸引、同化 」之魅力,而非武力脅迫或經濟利誘的方式,達到影響對方( 其他國家、企業、團體、個人 )行為的一種能力 」。( 頁093 )

不過400天後即將迎來2025年,想想,現在有比10年前好嗎?想當然耳,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並非異想天開,而是印證著走了過來⋯被川普先生一舉撕開全球化面貌的美中貿易戰;至今無法證明可能是人禍的Covid-19疫情;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國與國戰事⋯⋯即便歷經這些動盪全球經濟的壓力,小國寡民的台灣依靠著「硬實力」的標竿企業,以及「軟實力」人民素質,依然向前推進。如是,不必加油,我們一起向前走。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