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UFO》懷念從前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年於迎接「港產片九運來了」的同時,還有一堆塵封多年未能成功上映的電影有待出土。只是這堆幾年前已拍竣的電影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以老牌明星掛帥的《風再起時》及《別叫我「賭神」》就叫人失望不已,也許舊製作思維趕不上新時代?倒是無端成為「禁片」的《再見UFO》沒有完全脫節,就算事隔四年後才有機會得見真面目,仍然察覺到電影與當下的連繫極深。

《再見UFO》電影海報

《再見UFO》電影海報

2016年創作、2018年拍攝,原定2019年上映的《再見UFO》,因為涉及股東爭抝導致公映無期,只能在電影節作特定放映,變成跟UFO一樣有緣才能相見?!也許像是一個時間囊,把那些年的人和事定格在電影中,畢竟連幕前也是不可能再有的演員組合——「Shine」的徐天佑與黃又南、蔡卓妍與梁祖堯(竟然演未婚夫妻?!)、還有已嶄露頭角的梁雍婷、吳肇軒、白只、楊偉倫、李尚正…等等,加上電影努力還原香港的那個時代,說實話我輩中人看得有點感動。

故事借80年代轟動一時的華富邨UFO都市傳說為起點,講述三名目擊少年的成長故事。當然伴隨著的就是城市廿多年來的變遷,不意外地成為了8、90後的鄉愁,尤其電影並非單純流水帳穿插如金融風暴、香港回歸等歷史事件,而是善用集體回憶再建構生活細節,尤其是與UFO扣題的《今日睇深(真)D》,不斷重複的專題報導成功勾起兒時回憶!(話說「亞視永恒」近年經常被港產片惡搞)讓我輩中人重溫80、90與千禧年代,體會到戲中戲中所言「無人會相信自己已身處於最好的時代」。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再見UFO》電影海報

《再見UFO》電影海報

電影始終未有正式公映,難以詳細描述,只能簡單介紹三名主角,因為他和他及她代表三種取態的人生,總會讓人找到有共鳴的切入點——

  • 意義迷失:自幼患病的何家謙(黃又南),每日幾乎像等死般過活,明明受到家人的愛護,卻一直不知道生存意義,特別在爺爺於回歸前夕過世,設靈時一句「阿爺你以後還會繼續射(錫)住我嗎?」刺準了在座觀眾的心。
  • 醉生夢死:以為自小活在幸福家庭的陳子謙(徐天佑),父親臨終的「背叛」令他變得缺乏安全感,長大後不斷賺錢炒股票,卻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偶遇已成為風塵女子的舊同學(衛詩雅)發展出霧水情緣,到頭來還是半生空虛。無論是角色與演員皆是最有共鳴的一位,有機會重看電影的話,很想再細味他的部份。
  • 平庸之惡:循規蹈矩的林可兒(蔡卓妍),空口有夢想亦沒有動力追求,安份守己地去考會計師牌、將同僚變成男朋友,被動地過著普世價值觀的人生,最大的「反轉」就是婚宴的一時衝動,老實說沒有令人很有共鳴,但細心一想,因為她的人生體現到「長大後始終沒有成為理想中的大人」吧?

不知是偶然還是錯覺,近年出現了很多「懷緬過去常陶醉」的電影,無論格局大小,最後總是連結到自身的「失落」與「遺憾」,也許當90年代變成三十年前的產物,「從前的我們」已經與我們距離很遠,還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港產片九運來了系列.番外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199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3年於迎接「港產片九運來了」的同時,還有一堆塵封多年未能成功上映的電影有待出土。只是這堆幾年前已拍竣的電影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以老牌明星掛帥的《風再起時》及《別叫我「賭神」》就叫人失望不已,也許舊製作思維趕不上新時代?倒是無端成為「禁片」的《再見UFO》沒有完全脫節,就算事隔四年後才有…
Thumbnail
2023年於迎接「港產片九運來了」的同時,還有一堆塵封多年未能成功上映的電影有待出土。只是這堆幾年前已拍竣的電影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以老牌明星掛帥的《風再起時》及《別叫我「賭神」》就叫人失望不已,也許舊製作思維趕不上新時代?倒是無端成為「禁片」的《再見UFO》沒有完全脫節,就算事隔四年後才有…
Thumbnail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Thumbnail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Thumbnail
本文主要從觀影的發現與感受切入這部電影。本來看到侯孝賢導演作品有點害怕太過沉悶,結論來說非常值得一看。 (1)演員:懷舊的同學會 (2)主題:哪裡都是悲情城市 (3)橋段:四個橋段分享 (4)導演:有別於刺客聶隱娘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本文主要從觀影的發現與感受切入這部電影。本來看到侯孝賢導演作品有點害怕太過沉悶,結論來說非常值得一看。 (1)演員:懷舊的同學會 (2)主題:哪裡都是悲情城市 (3)橋段:四個橋段分享 (4)導演:有別於刺客聶隱娘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俯拾盡是情感,濃郁中又帶點惆悵,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彷彿浸浴在時而苦澀,時而芬芳,時而嗆鼻,時而淚目的珍稀茶品之中,承載半世紀的歷史記憶,既模糊又清晰,以情感為依歸的敘事真摯動人,消逝的香港一幕幕在有限時間裡化為靜止的永恆,就好像兩大天王梁朝偉與郭富城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每個眼神,無一不令人眷戀。
Thumbnail
俯拾盡是情感,濃郁中又帶點惆悵,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彷彿浸浴在時而苦澀,時而芬芳,時而嗆鼻,時而淚目的珍稀茶品之中,承載半世紀的歷史記憶,既模糊又清晰,以情感為依歸的敘事真摯動人,消逝的香港一幕幕在有限時間裡化為靜止的永恆,就好像兩大天王梁朝偉與郭富城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每個眼神,無一不令人眷戀。
Thumbnail
電影版像訴說了「一件事件中」的「零星故事」。他技巧性的講解了平行宇宙中,每個角色的連貫性。 而劇版是「一件故事中」充滿「許多事件」。 他讓所有角色立體飽滿,每個人都個性與故事都能讓你感同身受,並且不脫離最重要的主線。
Thumbnail
電影版像訴說了「一件事件中」的「零星故事」。他技巧性的講解了平行宇宙中,每個角色的連貫性。 而劇版是「一件故事中」充滿「許多事件」。 他讓所有角色立體飽滿,每個人都個性與故事都能讓你感同身受,並且不脫離最重要的主線。
Thumbnail
      在LiTV中意外發現了《浮世戀曲》,清晰度是目前最好的,非常喜歡這部30年前的片子,喜歡陳令智,喜歡顧美華,喜歡黃耀明,喜歡陳耀成,他在片尾打上字幕:「送給那些仍被囚在黑暗中的自由戰士」……
Thumbnail
      在LiTV中意外發現了《浮世戀曲》,清晰度是目前最好的,非常喜歡這部30年前的片子,喜歡陳令智,喜歡顧美華,喜歡黃耀明,喜歡陳耀成,他在片尾打上字幕:「送給那些仍被囚在黑暗中的自由戰士」……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