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逝】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和家人告別的同時,我也為自己作了一個功課,在聆聽老人家說故事的同時,也梳理了原生家庭的流脈,不是為了八卦,是為疏通眼前這一片廣闊的生命流域,它不只是一段過去,是當下的生活,是不停奔流的未來,裡面有我的祖輩、我自己、下一代……。
raw-image

把它當成一篇篇的小說來看吧,若人生如夢,這些由文字串起來的斷簡殘篇是人生的至觴,但也是一種對於生命省思的迴光返照。而我在寫這些文字時,突然聯想起有一回讀張愛玲,她說家族有很多人不諒解她寫家族遺事,而張想了想,這麼好的寫作素材別浪費了,要大大的取材一番才好,於是她寫自己也是不遺餘力地痛下殺手。

某一回,我在訪談中也提及,寫作是我為自己療傷止痛的一帖良藥,就敘事的角度而言,我以一種較為客觀、全面的視角重新敘述個人的經驗,然後在敘寫的過程裡尋回面對傷痛的力量。

這幾篇文章使我回溯自己的本源,看見父執輩相愛相殺的脈絡,甚至因此發現自己可能兼具閔南與原民的血脈,而我的下一代因聯姻故,又加入了一部份客家血脈。然而在以文字建構與想像的歷史場景中,我看見家族缺愛的部份,那些愛的支流被斷成一截截逐漸乾枯的水道。這些回望足以讓人「看見」目前生活裡正在重覆發生的「模式」,更使我足以改變原有的信念,進而逆轉。

 「我們的觀點存有偏見,我們的解釋並不總是根據事實,我們的故事有時不是真的。我們有可能永遠無法徹底認識真正的自我,但我們挖掘得越深,就會變得更有人性。」摘自於《心靈的淬煉—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心靈的淬煉—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

於是,在和家人告別的同時,我也為自己作了一個功課,在聆聽老人家說故事的同時,也梳理了原生家庭的流脈,不是為了八卦,是為疏通眼前這一片廣闊的生命流域,它不只是一段過去,是當下的生活,是不停奔流的未來,裡面有我的祖輩、我自己、下一代……。

整理至此,也發現自己可能是家族後輩之中首先逆轉的兒孫輩,一旦產生了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習性與信念,那麼不僅是自己,連下一代的命運也就跟著改變,這便是探索自己有趣的所在啊!最後我們能做的是勉力對人生所有的傷懷告別,無論遠近久長,該離開的,還是讓它安然而去吧!

 

avatar-img
10會員
57內容數
如果時光是一張張待填的篇章,而來到我生命裡的吉光片羽,是一一被記憶收錄的情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珊卓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張姿意燦爛的桃花顏被護背在二十二歲那一年。那一年,女兒走了,小三跑了,工人也管不住了。張老闆清算台北所有的工作與資產,帶著女兒的牌位,偕同傷心過度的老妻搬回恆春老厝,他堅守與女兒之間的諾言,好好照顧老妻。
青春正盛的女兒病了,發現時已是血癌末期,而張老闆一會兒忙著談情說愛,一會兒責怪老妻沒照顧好女兒,一會兒忙著風風火火搞事業,一會兒籌劃著如何再生出孩子……。 小葉氏的心還是被張老闆的薄涼給冰封了,女兒美麗的桃花顏不再,只成瘖啞枯枝,一分一秒隨著時間凋萎,心上漫天雪花突然就這麼飄落了,小葉氏一點也不覺
是誰遇見爛桃花、是誰成了爛桃花?桃花般的女兒擋在她面前和寒風般冷峻的父親談判,女兒的心涼了、血液凝結......
小葉氏忙著生火燒水、刷鍋洗米、切菜火炒,剁肉片蒜,和幼妹在雨後泥濘的灶腳前水裡來火裡去,前前後後忙活,深怕耽擱父母兄長用飯的時辰......
這一輩子,留在心底的都是斑駁的殘影,明明滅滅,忽隱忽現,有時想起那些,釋然地笑了;有時憶起這些,一時怔忡,無悲無喜亦已無淚。美好與失落如日升月落,在歲月輾轉不停,好似有無盡的歲月思索生命的意義,卻又沒什麼好想的,反正,事情發生了,也過去了。
這時節的恆春七十年來如一日,風吹沙每年依約大發大作,狂狷行野、桀驁不羈,那旁若無人作亂的模樣,如他跟隨葉家大哥的少年曼波時代,張家哥哥們的花襯衫上綴著小領結,迷得縣城小姑娘團團轉..... 從古城離開,一路開往加樂水,海岸線沿著疏密不一的防風林忽隱忽現,老人虛弱道:「慢慢開,海面要再大一點的!
那張姿意燦爛的桃花顏被護背在二十二歲那一年。那一年,女兒走了,小三跑了,工人也管不住了。張老闆清算台北所有的工作與資產,帶著女兒的牌位,偕同傷心過度的老妻搬回恆春老厝,他堅守與女兒之間的諾言,好好照顧老妻。
青春正盛的女兒病了,發現時已是血癌末期,而張老闆一會兒忙著談情說愛,一會兒責怪老妻沒照顧好女兒,一會兒忙著風風火火搞事業,一會兒籌劃著如何再生出孩子……。 小葉氏的心還是被張老闆的薄涼給冰封了,女兒美麗的桃花顏不再,只成瘖啞枯枝,一分一秒隨著時間凋萎,心上漫天雪花突然就這麼飄落了,小葉氏一點也不覺
是誰遇見爛桃花、是誰成了爛桃花?桃花般的女兒擋在她面前和寒風般冷峻的父親談判,女兒的心涼了、血液凝結......
小葉氏忙著生火燒水、刷鍋洗米、切菜火炒,剁肉片蒜,和幼妹在雨後泥濘的灶腳前水裡來火裡去,前前後後忙活,深怕耽擱父母兄長用飯的時辰......
這一輩子,留在心底的都是斑駁的殘影,明明滅滅,忽隱忽現,有時想起那些,釋然地笑了;有時憶起這些,一時怔忡,無悲無喜亦已無淚。美好與失落如日升月落,在歲月輾轉不停,好似有無盡的歲月思索生命的意義,卻又沒什麼好想的,反正,事情發生了,也過去了。
這時節的恆春七十年來如一日,風吹沙每年依約大發大作,狂狷行野、桀驁不羈,那旁若無人作亂的模樣,如他跟隨葉家大哥的少年曼波時代,張家哥哥們的花襯衫上綴著小領結,迷得縣城小姑娘團團轉..... 從古城離開,一路開往加樂水,海岸線沿著疏密不一的防風林忽隱忽現,老人虛弱道:「慢慢開,海面要再大一點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我知道生命是一場舞台,我沒辦法選擇我要的人生戲碼。 父親跟母親離婚,捨棄我們三個孩子,我對人生的想法起伏很大,偶然看到童年的照片,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的點滴,父親在我心中已經缺席很久,但是小時候過年回爺爺奶奶家拿紅包的記憶如浪潮湧現,浮現在自己心頭。 我的爺爺是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我知道生命是一場舞台,我沒辦法選擇我要的人生戲碼。 父親跟母親離婚,捨棄我們三個孩子,我對人生的想法起伏很大,偶然看到童年的照片,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的點滴,父親在我心中已經缺席很久,但是小時候過年回爺爺奶奶家拿紅包的記憶如浪潮湧現,浮現在自己心頭。 我的爺爺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