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東的最後一個午後,4點場,我可以選擇的有《富都青年》或《老狐狸》。
各種條件下顯然前者比較有吸引力,客觀與理性上也比較有參考價值與回饋;直到終於來到售票口前,還是追隨直覺選了《老狐狸》。
《老狐狸》的重點大多數人或許會放在電影一開始的前言介紹,那就是台灣股市曾經從2千點一路漲到1萬2千點,然後又在8個月內跌回2千點。
看似揭示了這部電影或許在描述一段關於窮人翻身,階級流動,或是其他關於經濟利益與錢潮洶湧的故事,但實則,它只是單純在介紹故事背景以及推動條件。
這是一段單親父親廖泰來帶著孩子廖界一起生活在租來的小房子裡的故事。
父子倆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一間房。廖泰來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存錢,並且他想完成妻子的夢想開一間理髮廳。(這部電影裡人物描寫最薄弱的或許就是廖妻,沒有任何前因後果,就只是單純地出現在父子二人的夢想裡作為鋪墊)
故事的流動從交代完所有人物關係後,廖界意外碰到大人們口中的「謝老闆」開始。
謝老闆是擁有很多的房產的收租大老闆,有位類似於養女的女秘書在幫他收租。他善於玩弄心術,非常冷血,不在乎底層人民可不可憐,死不死活。
起因是一場雨。廖界本想躲雨,卻被欺負他的孩子們趕走,接著他躲到一間燒仙草旁的屋簷底下。謝老闆經常吃那間燒仙草。這天,謝老闆剛巧路過,看見躲雨的廖界,他把他喊上了車。
自此,謝老闆的懸疑開始蔓延。
第一次碰面,他問孩子,怕他嗎?孩子沒有回答。謝老闆開始侃侃而談,說只有知道多的人才是贏家,如果他想贏那些欺負他的人,就得知道的越多。
不過只有第一次是謝老闆主動邀請廖界上車,後來幾次都是廖界主動去找謝老闆。
第二次,廖界上他的車,他是有備而來的,他說他不怕他,他知道謝老闆是誰,是「老狐狸」。
因為一些緣由,謝老闆本就看上了這個孩子,只是廖泰來不知道,廖界更不會知道為什麼謝老闆對他如此寬容;但對廖界來說,既然謝老闆有意引導他,他便順著繩子往上爬,因為他跟他爸爸需要一個房子,因為他不想被欺負。
再後來,透過女秘書與廖泰來的曖昧關係,廖泰來生病,女祕書去學校接只上半天課的廖界,帶在身邊照顧。廖界得以去到謝老闆的一處房屋。在那裡,畫面暗示了謝老闆只有信仰,他將他所得的一切歸於信仰,他抬起頭仰望,並不去看以及在意那些被踩在腳底下的屍體。
他跟廖界說,他如何切斷與人共情的辦法,喝冰水冷靜,然後告訴自己「關我屁事」;廖界在此受到了謝老闆的蠱惑,按照他的方式,在面對各種挫折時,洗腦自己關我屁事。
直到樓下很照顧廖家父子的大爺因為股災而自殺,房子變成凶宅,房價因此下跌,種種因緣巧合,讓離買房子的夢想又更近一步。
廖界等不及,在人家喪事還沒結束時,就催促著廖泰來快點把這件事跟謝老闆談好,說他們辦喪關他屁事,被廖泰來賞了一巴掌。
廖界跑了出去,騎著他爸買給他的車,不斷哭喊著關我屁事關我屁事,此刻的他正在反覆咀嚼這句話帶給他的意義——究竟是要成為像老狐狸那樣的人,還是要成為老狐狸口中所謂失敗的人。
後來他選擇折衷,走自己的路。
他把這個決定體現在他主動去找欺負他的那幾個孩子。
老狐狸曾經跟他說過高個子那個他媽媽在倉庫裡賣身,一次300,因為倉庫裡有閉路電視,所以他知道得一清二楚。要是廖界想報仇,想成為狩獵者,他就得試著運用這個知情權力。
這是第一次的車上,謝老闆拋出來的蘋果。
那天,燒仙草的路口,廖界等的不是老狐狸,是欺負他的高個子。
他跟高個子說,回去跟你媽說「倉庫裡有閉路電視」,就這樣,不要問為什麼。高個子三人組自然因為廖界那陰陽怪氣的態度嚇得不敢造次,邊罵著他邊跑走。
收尾時,編導特地安排一幕高個子媽媽來感謝廖界,感謝他沒有說出全部實情,留給她、高個子、以及她的家庭一個體面。
但同時也揭露了高個子媽媽被謝老闆裁員了,並且是在領年終前的這個時間點。謝老闆不管她的死活,也不管能不能平安度過這個年。
收尾前的高潮,是廖界在掌握訊息上犯了個錯,間接害到很照顧他的女秘書以及自己父親。他想盡辦法要去彌補,於是循著線索,找到老狐狸真正的藏身之處。
在回收場,滿是垃圾堆的回收場。
廖界不小心跌倒,被玻璃劃傷手掌。
然後他從傷口中抬起頭,看見老狐狸就站在高點,身後是強烈的陽光。
在老狐狸的回收場裡,揭示了老狐狸那神秘的身份背景。
原來謝媽媽就是做回收的,原來謝老闆也曾為了安家四處求助於人,原來他曾在醫院裡遇見廖泰來夫婦以及剛出生的廖界——原來廖泰來跟廖界;謝媽媽與老狐狸,他們都是同一種人,會在意別人的人。
幾個人裡,只有老狐狸學會了如何切斷那些不必要的同情與在乎,所以他成功了,其他人都是失敗者。
最後,在送廖界回家的車上,老狐狸問廖界我們不一樣嗎?
這是老狐狸死去的兒子跟他說過的一句話:「我跟你不一樣。」他唾棄老狐狸的手法,選擇做一個有愛,利用自己感同身受的天賦與能力去做一名醫生。只是後來他意外死了,還沒等到實現他的選擇究竟是成功或失敗,就死了,懸在老狐狸心中始終是個結。
廖界說,他跟他不一樣。
廖界有企圖心,他想成為像老狐狸那種人上人,他更有尊嚴,不想成為失敗的人,他有自己的路可以選,他才不想在選擇成為「誰」上面選擇,他要做自己。
廖界嗅聞到了老狐狸帶有贖罪意味的問話,他回他,關我屁事。
這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將感受分門別類,並且切掉會對自己產生不好影響的感受。
在車上,老狐狸再次提醒廖界傷口要不要消毒,廖界倔強說不用。
以廖界手受傷,對比謝媽媽被玻璃割傷最終傷重病逝,前者在老狐狸眼裡是跟自己一樣的人,後者在老狐狸眼裡是失敗者;他可能是抱有期待的。
老狐狸答應了他將屋子賣給廖界。
這或許是老狐狸這段冷酷的人生裡做出的最有「感情」的一次選擇。
這裡,電影很戲謔地加了一段可以增添點劇情起伏的戲。
送廖界回家後,老狐狸順道給自殺的大爺捻香,他對大爺說要死了還不忘拉他一把,說他還不如去給火車撞死,凸顯老狐狸的本質依然是冷血的。這可能是他在社會上的生存方式,數十年如一日,無法改變,所以才要將期望寄託在廖界身上。
與此同時,大爺的家人為表歉意,以及惦記「起家厝」想要懇求老狐狸把房子賣給他們,他們承諾要以市價買下房子——老狐狸瞪大雙眼,他說,再早一點,他就能多賺兩百萬。
而這一份情,最終由得知一切的廖泰來,表明讓謝老闆把房子賣給大爺家人。
這一段,不僅僅是廖泰來與廖界父子之間的和解,更要彰顯廖界的個人成長,在經過困惑、迷惘、憤怒、糾結之後,他藉由擊倒高個子三人組,卻沒有將所有人拉下水,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平衡,父親的善,老狐狸的淡漠,雙贏的結局。
電影最後,是成年後的廖界。
開頭,他跟廖泰來一樣,將折了的美工刀片細細包裝好才丟入垃圾桶——他繼承了廖泰來的善。
這時候的他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設計師,這一段用了一場極其尋常的開會溝通,透過廖界面對不同人的各種說法,把當年那個廖界所做的「選擇」,淋漓盡致地發揮在八面玲瓏卻不忘真誠的態度裡。
在榮格的心理學裡有一個功能稱作「Ni」,直譯過來就是「內傾直覺」。
關於廖界的個人成長,Ni感非常濃厚,他經常沉默觀望,像是第三者一樣吸收經歷的一切,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心波濤洶湧,但始終不忘自己的目標——買房子。
透過廖界這個角色,整部電影所帶出來的核心,正是編導蕭雅正想要傳遞的內容,看似抽象深刻,卻又時刻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與選擇裡。
最後再多提一段。
電影中,廖界也曾經問過廖泰來,要他去買股票,這樣就可以跟大家一起賺錢,只要有錢就可以買房子了。廖泰來最終沒有買。
這就是廖泰來想要教給兒子的,不投機取巧,對人們富有同情與真愛,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做好自己。
也不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