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兩岸法律信箱:詐騙集團為什麼斬也斬不完,除也除不盡?

【央廣】兩岸法律信箱:詐騙集團為什麼斬也斬不完,除也除不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聽眾朋友來信

2022年臺灣熱門新聞話題之一,就是柬埔寨詐騙,器官價目表、賣豬仔、詐騙、西港等名詞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沒想到,我最近又在新聞中看到臺灣詐騙集團開始插旗歐洲,而臺灣刑事警察局才又從喬治亞營救出3名臺灣人回台。

詐騙集團為什麼斬也斬不完,除也除不盡,永遠春風吹又生。 

這些詐團或詐團成員從事詐騙活動,難道不會有法律風險嗎?為什麼如此前仆後繼呢?



許惠菁律師將在本集分析詐騙集團之運作及法律問題。



本集重點

  1. 詐騙類型從傳統的普通詐欺如打工出借存摺、網路購物詐騙、電話通訊詐騙等,到現在柬埔寨賣豬仔的詐騙,由幫派組織進行集體運作,境內境外聯手,讓人防不勝防,不僅民眾心惶惶,也使檢警疲於打詐。新型態組織詐騙的特色有哪些?
  2. 瞭解組織詐騙之集團分工,檢視話務機房車手集團洗錢機房系統商彼此間的詐騙作業。
  3. 過去詐騙集團是大型集團運作企業化,如:話務機房、系統商、洗錢機房、車手集團,分散世界各地,卻可以跨境合作。
  4. 目前的詐騙主流趨勢是小型集團是分進合擊化,彼此可能獨立運作但相互配合。主要是為了斷點風險管理,利用情境、說詞、工具等各方面主動建立起警方查緝的斷點。
  5. 詐騙集團成員(或少年)加入詐欺行列之類型變化:從傳統普通詐欺、網購詐騙到高風險型詐騙,由組織幫派集團性運作,利用青少年犯罪,且分工細膩,包含車手取簿手收水送到境外柬埔寨機房等。
  6. 高風險型態詐騙之少年詐欺犯的成因包括:金錢需求、網路陷阱及社會經驗不足、心存僥倖、欠越法律常識及同儕關係等。
  7. 誤入詐騙集團後必須面對的困境:集中管理、高密度的監視。談2022年柬埔寨豬仔案
  8. 2016年的肯亞電信案,許多臺灣籍的詐團成員大批被送中,在中國強硬的「一中原則」下,這些詐團成員送到中國會面對什麼樣的審判追訴?
  9. 臺灣過往常常有被批評對打詐的刑度太輕,還有人因此覺得「送中」還比較好,畢竟中國嚴刑竣罰。臺灣面對新型態的組織犯罪,有什麼因應措施?
  10. 歌曲推薦:鬼滅之刃Lisa的作品「from the edge」。面對詐騙集團的猖獗,我們齊心防詐,就像炭治郎一樣,「持續邁開腳步/即使看不見暴風雨的盡頭/已經別無他路/唯有贏到最後!」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47036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58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