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台語是「冬節」!
「冬節」,大多落在國曆12/22或23(今年是22),從台語「冬節」名稱來看,這不僅僅是24節氣之一,更是重要的節日之一,除了吃湯圓,更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會準備圓仔來祭祖、拜神。另外,這天也是黑夜最長的一天,看似黑暗,但同時也代表從明天開始,白晝愈來愈長,象徵希望萌芽!
「圓仔 înn-á」 主要是用「秫米tsu̍t-bí」加水揉成團來做的,應該大家多少有體驗過吧!而台語「挲 so」就是指放在搓揉成圓的動作,再來就是要拿去煮啦!煮湯圓,其實,台語更常說的是「烰圓仔」,為什麼會用「烰 phû」這個字呢?如果有親自煮過或是看過影片,就會發現湯圓煮久了,就會慢慢浮起來!至於,紅白湯圓、包餡湯圓、鹹湯圓、炸湯圓,感覺又是一場湯圓大戰(?
【挲圓仔湯 so-înn-á-thng 】
指多人競爭為取得職位或承包工程等,以利益交換勸退其他競爭者,以便獨得或減少競爭。(應該有看過這個詞彙的大型實境節目吧)
【未冬節都挲圓,免講是冬節】
buē tang-tseh to so-înn, bián-kóng sī tang-tseh
冬至不到就在搓湯圓,何況冬至到了。比喻平常喜歡、有意願的事情,時機到了機會來了,豈有錯過的道理。
在這個時節,除了圓仔,也許大家還會想到「烏魚」或「烏魚子」,冬至前後,烏魚會隨著親潮來到臺灣附近較溫暖的海域產卵,為了繁衍後代,會攝取更多營養,因此這時候的烏魚肉質特別肥美。另外,母魚的卵巢會鹽漬、曬乾做成「烏魚子oo-hî-tsí」。從以下幾個諺語,也能看出這個「烏金」的時節:
【冬節烏較贏過豬跤箍】
tang-tseh-oo khah iânn kué ti-kha-khoo
【鹹水烏較贏雞肉箍】
kiâm-tsuí-oo khah iânn kué ke-bah-khoo
【金光沖沖滾,烏魚炒米粉】
kim-kong tshiâng-tshiâng-kún, oo-hî tshá bí-hún
過去,先民也經常靠經驗法則,透過觀察,來歸納出天氣變化,節氣更是農業社會生活的依歸,所以時常會以節氣來愈預測天氣。一般會認為,冬至這天和過年那天的天氣會相反,一晴朗,另一則陰雨,因此流傳了這些諺語,也許可以觀察看看今年天氣是否如此。
【溼冬節,焦年兜】
sip tang-tseh, ta nî-tau
【冬節烏,過年酥】
tang-tseh oo, kuè-nî soo
【冬節紅,過年茫】
tang-tseh âng kuè-nî bâng
除了臺灣在過冬至,其實,在冬至也有許多國家有不一樣的過節方式呢!
【逐工一句】#106 冬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CEo6aHj3o
【台語聽有無】冬至風俗相關台語按怎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flu-rP5oY
【民俗亂彈】冬至──普天同慶的光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