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看電影| 從速食遊戲反思流量至上的年代,我們還相信品牌的力量嗎?

高敏感人看電影| 從速食遊戲反思流量至上的年代,我們還相信品牌的力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速食遊戲

速食遊戲


“我看到商機絕不放過,然後我會投入、放手一搏,我相信會成功就去做” –《速食遊戲》


前陣子在搜尋NETFLIX上的片單時,看到了速食遊戲(The Founder)這部片,因為本來就對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感興趣,加上對麥當勞帝國到底是怎麼被建立起來的感到好奇,於是二話不說選定了這部片來看。

在電影中,其中一個橋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戲中的主角雷克洛克,原本是一名成天抱著一台奶昔機挨家挨戶敲門的落魄中年業務員,他自從某天因緣際會發現麥當勞創始店,看見潛藏在背後的龐大商機後,他立刻試圖說服麥當勞兄弟讓他加盟,但兩兄弟一開始讓他吃了閉門羹,在他鍥而不捨,二度登門造訪時,他說了一句話終於讓兩兄弟改變了心意

「讓麥當勞成為美國的新教堂」

雷克洛克發現1950 年代的美國,路上處處可見法院與教堂,社區間卻很少出現適合全家人用餐的餐廳,於是他想把麥當勞打造成一個如教堂般信仰中心的存在,而且不只週末才開,而是周一到周日都敞開大門為人們服務,當麥當勞成為全家用餐聚會的據點,麥當勞販賣的不再只是食物,而是快樂的用餐氣氛。


國旗、十字架、黃金拱門從此成為美國重要的「flag」

當雷克洛克用一句他對麥當勞的品牌信仰成功說服麥當勞兄弟讓他加盟時,在廣告代理商工作多年的我內心頓時湧起了一股熟悉的熱血感,我想起曾經也是業務員的奧美創辦人大衛·奧格威。

兩人除了都是業務員出身之外,還有同樣相信品牌力這個共同點。

同樣都是賣漢堡,麥當勞賣的是一種美國文化,同樣是賣車,奧格威要賣的不是速度是高度。

好的商品會吸引人,但真正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只是商品,更多是背後所傳遞的願景、觀點、對美好生活的想像⋯這就是品牌,這些才是能真正觸動人心的銷售魔法。


流量至上的年代 我們還相信品牌的力量嗎?

有感於近幾年廣告生態的改變, 越來越多大品牌選擇將行銷資源投入在媒體投放以及與自媒體網紅的合作,越來越少客戶願意花預算在好好說一個故事,打響一句Slogan、一支形象影片上,比起相信自身品牌的力量,大多數人更信任能為品牌創造效益的流量。

雖然感傷但也不難理解,因為品牌的力量是無形的價值,需要時間積累,也無法被數字量化,在這個6秒定生死的短影音年代,還有誰願意冒險花資源投資在成效無法立竿見影的事情上,誰還記得我們喜愛NIKE是因為認同品牌的價值觀,而不只是一雙好穿耐跑的球鞋。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速食遊戲這部片就像是在流量至上、數據為王的年代提醒著我,透過廣告創意幫助客戶建立品牌,發揮社會影響力,我們在創造著的是一個又一個不同意義上的新教堂,而不只是冰冷的數據。

這是廣告人存在的價值,也是我對品牌力的信仰,

直到現在,我依然如此相信著。


--------------------------------------------------------------------------------------------


初來乍到方格子,每一個按讚、追蹤、留言都是莫大的鼓勵🥺🥺🥺


讓我有動力繼續分享關於高敏人的(內心)世界...謝謝大家🙏


avatar-img
小事敏感體質的沙龍
18會員
37內容數
歡迎進入高敏感人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記述了作者回雲林老家整理荒廢空地,並種植櫻花、向日葵和小白菜的過程,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追憶,以及對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推薦給接案工作者的一張寶藏人體工學椅!在家工作的時候,椅子的舒適度非常重要。OURO ichair Pro人體工學椅,它不僅好看、好坐,連價格都很漂亮!無論是家居美感還是日常辦公,OURO ichair Pro都非常值得入手。
今天下午一個人到植物園走走,沒想到一到不久馬上下起大雨😅,無奈之下只好先衝到附近的涼亭躲雨。一走進涼亭,遠遠的就看到三位老人家很熱絡的在聊天,原以為他們彼此認識,一聊才發現,原來他們都是自己一個人來,只是剛好一起躲雨。眼看雨勢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也就索性加入大家的聊天內容...
5/5台北植物園
文章記述了作者回雲林老家整理荒廢空地,並種植櫻花、向日葵和小白菜的過程,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追憶,以及對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推薦給接案工作者的一張寶藏人體工學椅!在家工作的時候,椅子的舒適度非常重要。OURO ichair Pro人體工學椅,它不僅好看、好坐,連價格都很漂亮!無論是家居美感還是日常辦公,OURO ichair Pro都非常值得入手。
今天下午一個人到植物園走走,沒想到一到不久馬上下起大雨😅,無奈之下只好先衝到附近的涼亭躲雨。一走進涼亭,遠遠的就看到三位老人家很熱絡的在聊天,原以為他們彼此認識,一聊才發現,原來他們都是自己一個人來,只是剛好一起躲雨。眼看雨勢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也就索性加入大家的聊天內容...
5/5台北植物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