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更新於 2024/11/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經文導讀:  

【應如是降伏其心】:在〈善現起請分第二〉裡,須菩提問了佛陀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以及「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應如是降伏其心」答之,以一答二。《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淨心即真心,真心本在,唯妄心覆。但起正見,般若觀照,降伏妄心,妄心既降,真心即現,真心現,妄心息,安住自在其中。然而根據梵文原本,玄奘法師譯作「應當發起如是之心」,義淨法師譯作「當生如是心」,真諦法師譯作「應如是發心」,三位法師所譯皆為發起如是之心,如是之心者,菩薩四心也,分別為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以及不顛倒心。  

彌勒菩薩偈云:  

「廣大第一常,   

其心不顛倒;   

利益深心住,   

此乘功德滿。」  

raw-image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諸位大菩薩們應該如此降伏自己的妄心,亦言諸位大菩薩們應該發起如是之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經文闡述了兩種心,「廣大心」以及「第一心」。廣大心者,謂菩薩發心度生,欲令三界四生,「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普皆濟度,無一眾生而不度者,所度眾生,無量無邊,是名廣大心。第一心者,謂菩薩度脫三界四生之類,不欲令證聲聞小果,要「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名第一心。  

【無餘涅槃】:有餘涅盤指生死煩惱之因已經斷滅,但仍餘留惑業造成的苦果,也就是肉身;無餘涅槃則是指斷滅生死的因和果,無所餘留。而此裡說的無餘涅槃指的是佛證的涅槃境界,是大涅槃,有別於二乘聖人所證得的小涅槃。  

【滅度】:滅生死煩惱,度脫生死此岸,達到涅槃。《涅槃經》云:「滅生死故,名為滅度。」《肇論》云:「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大乘義章》云:「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生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令一切眾生之類,皆證入無餘涅槃的境界,滅除煩惱,從生死輪迴中度脫出來。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令」這個字,菩薩自覺覺他,所謂覺他,令眾生開佛知見,各於自身自性自度,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生死煩惱。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菩薩發願,發願而行,此為菩薩大悲之行,以廣大心以及第一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大悲之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所謂眾生,眾緣合和而生,因緣散去而滅,因緣生法,如幻假有,無有實性,起般若智慧覺照,當體即空。了知眾生本來空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雖無眾生得滅度,而度生之心,常無懈倦,是名「常心」。《維摩詰經》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若見眾生有可度者,便是喜愛心。愛有去來,即不能常,唯能攝愛,度與不度,其心不二,故名為常也。」  

真心如鏡,鏡能顯相,所謂眾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一切眾生之類,一切唯心造。生法相的是心,作分別的也是心,起正見,淨本心,得作相、離相之自由,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了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是離一切相,不見相之生滅有無,無有生相,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心無生滅者,涅槃妙心也。證悟無生,妄心本無,應如是降伏其心。  

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真如自性,凡聖無別,各個本來是佛,因業緣而呈現出眾生相,《維摩詰經》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生。」菩薩大悲之行,離一切相,內度自心眾生,自覺也;覺他者,外化一切眾生,令眾生各個自性自度。如此,觀一切眾生及對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名常心。《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云:「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眾生者,緣起性空,眾緣和合而生,因緣散去而滅,空無自性,並非真實恆常。「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是以「世俗諦」的角度來觀眾生,有沒有眾生呢?當然有,但並非是常一不變並且獨立存在的實有,而是因緣所生之暫起幻有,是相似相續的假有存在,此為「緣生」的概念。那麼還要不要去滅度眾生呢?當然要!唯有滅度眾生,這生生滅滅的如幻假有才會歸於寂滅,再不復生。是故菩薩見眾生輪迴六道,生死遷流,出離不了紅塵火宅,起一體同悲之大悲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因為眾生迷而不覺,認假為真,貪著境相,愛著染著不能離。《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菩薩生大悲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的當下,生大智心,般若智慧覺照,以「勝義諦」的角度來觀眾生,了悟眾生本空,是假非真,眾生之相亦不過是心中緣影,虛妄不實,菩薩自覺於心,於相不取不捨,不染不著,於相離相,實無眾生,既無眾生,又何有眾生得滅度呢? 菩薩俱雙眼,一眼見世界,眾生無邊誓願度;一眼見法界,眾生本空唯心造。菩薩發深心,悲心不著空,救度諸眾生;智心不著有,實無救度者。悲智雙運,空有不二,是入不二法門。  在〈善現啟請分第二〉裡有提到,須菩提一共是問了三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如何修行?」菩薩要如何修行呢?修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及般若波羅蜜。其中「布施」波羅蜜,就是要度眾生,亦即要成為菩薩,唯有救度眾生,而且是要救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須菩提是阿羅漢,迴心向大, 發菩提心,行菩薩乘,追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修行的路上,當行布施波羅蜜,也就是救度眾生。然而眾生如此無量無數無邊,又要如何度盡呢?二乘聖人觀我空,斷煩惱,捨世間,入小乘涅槃,是著「空」之邊見。故佛陀教示首在破空,破空之邊見,亦不能著有之邊見,菩薩之行應當遠離空有之邊見,故佛陀告訴須菩提:「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是揭示悲智雙運,空有不二,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同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是回應了「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若能破除邊見,離卻二邊,自然能解悟。  

【相】:鳩羅摩什法師譯為「相」,玄奘法師、義淨法師,以及真諦法師皆譯作「想」。真心現相,於相生心,生心而想,即是著相,相即想也。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如果菩薩於五蘊法中強立主宰名我,計有真實的個體自我存在,復計有和我相對立的名之為人的存在,有了入我對待,執我為能度者,執彼為我所度。於五陰等法和合中,妄計有實之眾生,處處取捨分別,又於我之色受想行,計其和合,迷於心中塵相。如此認假為真,妄計有實之我相、人相、眾生相,起對待,生分別,於心中想像執著,憂我一期之命根難續,忖思何能盡滅度如是無邊眾生,而心愛長年,那麼就不能稱之為菩薩了。  

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根中有塵而著之,合塵而背覺,故發塵勞。背覺合塵,是名顛倒,顛倒見者,是謂凡夫,不名菩薩。若是菩薩,當破我執,本來皆空,空中無我,既無自相,即無他相,自他平等,眾生等想決定不生,不生則不滅,即無壽者相,是故合言四相,簡言一我相。菩薩第一義不動,觀諸法空相,一切眾生皆不可得,實無眾生得滅度,是名不顛倒心。又觀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究竟一相,無二無別,豈有四相哉?一切眾生既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本是眾生自性自度,我有何功哉?實無有我滅度眾生也。  

眾生滅度,無異自身。菩薩離四相,即是離諸邪倒,不著於相,妄心不生,本無身心幻垢,應如是降伏其心;心既不生,何來有滅,不生不滅是謂真心,離假即心真,應如是安住廣大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也。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自覺觀照離四相,離一切相,則自心之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皆滅度,自性自度,是名真度。菩薩了悟諸法畢竟空寂,於內滅度自心眾生,於外見諸法空相,所謂眾生,眾緣和合而生,因緣散去而滅,眾生實不可得。但以空寂如如之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無所得心,無勝負心,無希望心,無生滅心,於第一義而如如不動,則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發願,發願而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是菩薩大悲心之行,行深般若波羅蜜,行而覺證,大智心證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行行皆如,如理實見見如來。菩薩悲心不住小乘涅槃,智心離相不入生滅輪迴,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救度者,如是深心為炷,悲智雙運,點燃菩提心燈,照破一切無明愚痴,妄心自降伏,真心自安住。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avatar-img
16會員
14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經文導讀:   【身相】:身之相貌。佛陀福德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行昌常覽《涅槃經》,困於「常」以及「無常」之名相而問法於六祖惠能大師。關於這則公案有諸多不同的分析解釋,筆者僅提出自己的見解分享如下。 《經文一》:  「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寺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
《金剛經》第四分名為〈妙行無住〉。菩薩利益眾生,須修六度萬行,妙行無住。妙行者,妙是涅槃妙心、是般若波羅蜜心;行是六度波羅蜜。六度之中,般若居其一,般若度為五度之先導,是六度之光明眼目,前五度要在第六度般若度的統攝下去修持,由眼導盲,若是五度不得般若,即同眼盲,不名波羅蜜,不名到彼岸。《大智度論》云
先前的文章有介紹到,《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須菩提如是問,佛陀如是答,請答雙彰。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言說章句即已是解答。須菩提再白佛言:「唯然,世尊!願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圓寂遷化之前開示學人的最後一首偈語。在《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裡,六祖教示門人:「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什麼意思?   凡夫所見之有為一邊,小乘聖人所見之
《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經文導讀:   【身相】:身之相貌。佛陀福德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行昌常覽《涅槃經》,困於「常」以及「無常」之名相而問法於六祖惠能大師。關於這則公案有諸多不同的分析解釋,筆者僅提出自己的見解分享如下。 《經文一》:  「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寺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
《金剛經》第四分名為〈妙行無住〉。菩薩利益眾生,須修六度萬行,妙行無住。妙行者,妙是涅槃妙心、是般若波羅蜜心;行是六度波羅蜜。六度之中,般若居其一,般若度為五度之先導,是六度之光明眼目,前五度要在第六度般若度的統攝下去修持,由眼導盲,若是五度不得般若,即同眼盲,不名波羅蜜,不名到彼岸。《大智度論》云
先前的文章有介紹到,《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須菩提如是問,佛陀如是答,請答雙彰。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言說章句即已是解答。須菩提再白佛言:「唯然,世尊!願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圓寂遷化之前開示學人的最後一首偈語。在《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裡,六祖教示門人:「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什麼意思?   凡夫所見之有為一邊,小乘聖人所見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每個人的感官會因個人的飲食習慣、成長背景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敏銳度,因此就算是同一塊肉,每個人入口的感受也不太一樣。但是也唯有在親身體會後,才能真正地享受嗅覺、味覺那多樣的變化所帶來的喜悅。 吃肉的爽度,是無法經由他人傳授的。唯有多聞、多品嚐、多接觸,當能自然地串憶起各色風味時,這些美味的回憶才會是屬
Thumbnail
以人情味為訴求的《湯道》,有更多的篇幅擺在客人、澡堂之間的羈絆。電影起用了有記憶點與知名度的演員,再搭配上具有立體感的情節描繪,讓客人們的故事看似零碎,卻都有大方向的脈絡與規則可循。
Thumbnail
小小的鄉村裡,也有很多的歷史和故事,每一處都值得咱們慢慢品味。
Thumbnail
【清訊新聞/彰化報導】 圖片來源:吳韋達臉書 全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87540371906672/posts/893234184670617/----
Thumbnail
緯來日本台在youtube上逐漸上傳不少令人回味的經典節目,簡直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看著看著,突然被勾的有點想念當年大阪燒上和小黃瓜沾醬裡的要角日式美乃滋的回憶和體驗記錄XD
Thumbnail
 「我為了看靜物閉上眼睛…    夢中誕生的奇蹟    轉動的桃色的甘美…」    ---《日曜日式散步者》楊熾昌,1933年 在Giloo x 方格子「寫字的模樣」線上文學影展影片中,看了這部2016年9月14日曾在台北、台南與高雄上映的文學紀錄片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Thumbnail
在日式酒店這類的場所玩樂,能不能玩得高興,挑選小姐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正所謂「好的小姐帶你上天堂,不好的小姐讓你下地獄」,雖然這形容有點誇張,不過挑到一個好的小姐的確可以讓您在玩樂的過程享受到比較好的服務。因此接下來,淫狐就來和各位談一談怎麼挑小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每個人的感官會因個人的飲食習慣、成長背景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敏銳度,因此就算是同一塊肉,每個人入口的感受也不太一樣。但是也唯有在親身體會後,才能真正地享受嗅覺、味覺那多樣的變化所帶來的喜悅。 吃肉的爽度,是無法經由他人傳授的。唯有多聞、多品嚐、多接觸,當能自然地串憶起各色風味時,這些美味的回憶才會是屬
Thumbnail
以人情味為訴求的《湯道》,有更多的篇幅擺在客人、澡堂之間的羈絆。電影起用了有記憶點與知名度的演員,再搭配上具有立體感的情節描繪,讓客人們的故事看似零碎,卻都有大方向的脈絡與規則可循。
Thumbnail
小小的鄉村裡,也有很多的歷史和故事,每一處都值得咱們慢慢品味。
Thumbnail
【清訊新聞/彰化報導】 圖片來源:吳韋達臉書 全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87540371906672/posts/893234184670617/----
Thumbnail
緯來日本台在youtube上逐漸上傳不少令人回味的經典節目,簡直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看著看著,突然被勾的有點想念當年大阪燒上和小黃瓜沾醬裡的要角日式美乃滋的回憶和體驗記錄XD
Thumbnail
 「我為了看靜物閉上眼睛…    夢中誕生的奇蹟    轉動的桃色的甘美…」    ---《日曜日式散步者》楊熾昌,1933年 在Giloo x 方格子「寫字的模樣」線上文學影展影片中,看了這部2016年9月14日曾在台北、台南與高雄上映的文學紀錄片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Thumbnail
在日式酒店這類的場所玩樂,能不能玩得高興,挑選小姐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正所謂「好的小姐帶你上天堂,不好的小姐讓你下地獄」,雖然這形容有點誇張,不過挑到一個好的小姐的確可以讓您在玩樂的過程享受到比較好的服務。因此接下來,淫狐就來和各位談一談怎麼挑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