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文章輕鬆整合 | Obsidian x Not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在讀完後分享心得。我將閱讀心得分享在《閱讀茉莉》這個 podcast 上,也會在Vocus 或Medium分享文字作品。


我大部分都是利用 Notion 或 Obsidian平台來寫作。這兩個平台的好處是它們都支持 MD 格式,所以可以互通使用。因為各有優缺點,所以我平時會在這兩個平台間互相參照使用。


日積月累之下,我的寫作資料庫越來越多。我發現必須開始進行某些程度的整合。今天想要與大家分享最近整合如何將這100集的文章從Notion 或 Obsidian這二個平台做整合。


或許你和我一樣,也在利用 Notion 或者 Obsidian進行整合。如果是這樣,你可能需要一些方法來快速地整合你的文稿,而不必花太多時間在每天的設定上。這樣你就能專注於閱讀和寫作,其他的事情就交給這些系統來處理。


從NOTION 抓取資料&檔名

(如果你只想要抓取檔名只要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如果你還想要抓取檔案的內容,那就要到下一步)

從NOTION download 全部資料檔。

(這個動作基本上已經可以幫你抓取全部的資料檔,還有用Excel抓出全部的檔名。)

raw-image

download好了之後,會有Excel檔的檔名list放在一張spreadsheet。檔案內容則會用MD檔的方式呈現:

raw-image


接下來到你的Obsidian Vault找到你要整合的檔案。

或許你已經有發現Obsidian的檔案前面都不是用"#"。因為Obsidian,無法接受"#"的符號當heading,所以,我改用"EP"來區分。

raw-image


所以,我們只要用"replace",就可以將2個Excel資料檔整合在一起。取決於你要以哪一個平台為主做整合。

檔案的整合

至於檔案的整合,我用python 轉檔。以下是用notion的檔案合併到Obsidian。

以下是的邏輯概念是:

1) replacing "#" with "EP"

2) 移除掉Notion自動生成".md"之前的一串數列。ex "#1 7大升級軟體改變負面情緒模式 bee64592ae98481bbe9f51bce81c61ae.md"

import os
import re

def rename_files(directory_path):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directory_path):
if "#" in filename and ".md" in filename:
# Replace "#" with "EP" and add underscore after each number
new_filename = re.sub(r'#(\d+)', lambda match: f'EP{match.group(1)}_', filename)

# Remove words between ".md" and the space before ".md"
index_md = new_filename.rfind(".md")
if index_md != -1:
space_before_md = new_filename.rfind(" ", 0, index_md)
if space_before_md != -1:
new_filename = new_filename[:space_before_md] + new_filename[index_md:]

# Rename the file
os.rename(os.path.join(directory_path, filename), os.path.join(directory_path, new_filename))
print(f'Renamed: {filename} to {new_filename}')

# Replace 'your_directory_path' with the actual path to your directory
directory_path = r'your_directory_path'
rename_files(directory_path)


文件修改之後會是長這樣:

raw-image


這些修改好的文件就跟我Obsidian裡面的文件格式詳符合了。

修改完之後的新的檔名,會成為Obsidian裡面的heading。

raw-image


成功修改完畢!


相反的,如果你想用Obsidian的資料導入整合到Notion也是一樣的做法。

用Obsidian的資料導入整合到Notion

在Notion介面"import"檔案:

raw-image

選"Text & Markdown"

raw-image

最後, import 進來的檔案都會在被新到一個新的folder.


raw-image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熱愛寫作的人盡情寫作,別再為資料整合和轉檔的事情煩惱。現在科技進步超快,處理這些技術問題已經變得很方便。最重要的是,多花點時間寫作和思考,因為這才是人類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茉莉的沙龍
51會員
189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茉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0
本文探討如何活絡人際網絡,並改善社群意識。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需與他人互動,體認社群的存在將有助於提升個人的人際互動能力。透過主動關心他人、放眼大局,以及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增強社交影響力和同理心。文章中提供七個技巧及五個思考方向,幫助讀者提升其社群意識,促進身邊人的成長,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10/10
本文探討如何活絡人際網絡,並改善社群意識。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需與他人互動,體認社群的存在將有助於提升個人的人際互動能力。透過主動關心他人、放眼大局,以及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增強社交影響力和同理心。文章中提供七個技巧及五個思考方向,幫助讀者提升其社群意識,促進身邊人的成長,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10/09
4種溝通模式 以下我想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應對模式,這些模式往往是源自於童年時期的耳濡目染,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內化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你可以藉由這四種模式來檢視自己:哪些是童年時期便形成的慣用模式?又有哪些是與你的成長背景模式完全相反的選擇呢? 否認模式 當事情發生時,你感到不知所措,
Thumbnail
2024/10/09
4種溝通模式 以下我想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應對模式,這些模式往往是源自於童年時期的耳濡目染,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內化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你可以藉由這四種模式來檢視自己:哪些是童年時期便形成的慣用模式?又有哪些是與你的成長背景模式完全相反的選擇呢? 否認模式 當事情發生時,你感到不知所措,
Thumbnail
2024/10/08
避開衝突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亂說話,因為不必要的衝突是大家都想避免的。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衝突,更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局勢變得更糟。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避免與別人的立場對抗。我們不希望傷害別人,也不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冒犯了他,更不想惹別人生氣。而更可怕的後果是,可能會遭到報復。 因為這些
Thumbnail
2024/10/08
避開衝突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亂說話,因為不必要的衝突是大家都想避免的。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衝突,更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局勢變得更糟。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避免與別人的立場對抗。我們不希望傷害別人,也不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冒犯了他,更不想惹別人生氣。而更可怕的後果是,可能會遭到報復。 因為這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如何使用 Notion 和 Metricool 這兩個工具來管理我的社交媒體活動。無論你是創作者、讀者還是只是想更好地管理你的社交媒體,這些工具和策略都將對你大有裨益。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如何使用 Notion 和 Metricool 這兩個工具來管理我的社交媒體活動。無論你是創作者、讀者還是只是想更好地管理你的社交媒體,這些工具和策略都將對你大有裨益。
Thumbnail
Mike在不同平臺發表過文章,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文章備份。不管是在痞克邦、WordPress、Blogger等平臺,都應該找到文章匯出的功能,這些累積的文章是一個重要的資產。然而,作者在Vocus平臺卻找不到文章匯出的方式,希望能夠得到解決方法。
Thumbnail
Mike在不同平臺發表過文章,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文章備份。不管是在痞克邦、WordPress、Blogger等平臺,都應該找到文章匯出的功能,這些累積的文章是一個重要的資產。然而,作者在Vocus平臺卻找不到文章匯出的方式,希望能夠得到解決方法。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Thumbnail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Thumbnail
建置平台 前一陣子,有人問我是否要找尋合適的平台或自主建置平台,讓自己的文章能夠有更大的能見度。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想法,所以也考慮要自己建立平台。但細想了一下,我覺得建置網站沒有必要,因為我現在的幾個平台就已經足夠我使用,也達到我想要分享內心世界的想法的目的。反而是,我應該思考如何用好平台,讓平台
Thumbnail
建置平台 前一陣子,有人問我是否要找尋合適的平台或自主建置平台,讓自己的文章能夠有更大的能見度。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想法,所以也考慮要自己建立平台。但細想了一下,我覺得建置網站沒有必要,因為我現在的幾個平台就已經足夠我使用,也達到我想要分享內心世界的想法的目的。反而是,我應該思考如何用好平台,讓平台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