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裡重生(兩性議題 & 身體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位個案最近有關於兩性的課題。因為一開始說好要針對身體下去療癒,所以我將這兩個部分連結起來一起去看綜合的影響。


療癒過程中,感應出夫妻關係不和睦,會常吵架,感覺雙方不會讓步,都很堅持己見。而影響到身體的部分,是個案在和對方吵完會胸悶,還有生悶氣的時候也會影響到胸悶

-> 關於這項課題的限制性信念包括:我總是做不好、我在愛的關係中地位不平等


針對找到的限制性信念,運用希塔療癒的療癒技術下去轉換成正面信念,下載給她。

很開心的是,後來收到她的回饋,她告訴我在療癒結束後大咳了好多次,後來才想到一個多月前呼吸的時候就有想咳的感覺,但都咳不出來悶在裡面,透過這次轉換信念加上療癒胸悶後,慢慢將這樣的悶咳釋放達到改善了~


除了胸悶,也感覺有些建議可以給她:
. 平常可以學習放輕鬆,因為對自己的自我要求高。
. 感覺婦科、膀胱的地方能量比較重,可以多喝水去排掉,因為自己壓抑的情緒能量會積在那邊,而這個壓抑包含了自己對自己不滿的壓抑、還有擔心孩子的能量、對外界感到的壓力
. 經血比較黑,婦科器官能量比較停滯,建議可以多多靜心冥想,也會對婦科器官有幫助,比較不會再累積新的負能量上去
. 平常也可以多跟孩子們聊聊天,他們也會比較放鬆。當他們放鬆的時候個案也會跟著放鬆,也會幫助她的婦科器官放鬆,能量就能比較流動,代謝會變好。


--------------------------------------------------

療癒中的信念下載:

. 我知道愛自己是什麼感覺
. 我知道在婚姻中輕鬆愉悅地和伴侶相處是什麼感覺
. 我知道在婚姻中我可以輕鬆自在地做自己
. 我知道在婚姻生活中每天都是充滿愛與和諧的
. 我可以在婚姻中感覺到溫馨的感覺
. 我知道和伴侶相處的時候雙方的信任感都是十足的
. 我可以在婚姻中獲得伴侶的尊重,同樣我也尊重我的伴侶、我也知道被尊重是什麼感覺、對方也知道被尊重是什麼感覺
. 我知道雙方在婚姻中都可以互相信任是什麼感覺、對彼此都是敞開的、都是有健康尺度的付出,且所有的決定都會是對我們最好最理想的發生
. 我知道當雙方在做決定的時候,都可以是非常放鬆的、有良好溝通的,並且在溝通之下可以取得共識、達到平衡,同時這個決定對彼此來說都會是最好最理想的,並且我也知道如何為自己,還有為我們這個家做最好最理想的決定是什麼樣的感覺


後來在療癒中還感受到很多正面信念的補充,因為細項很多,就不列出來了。

有類似課題的朋友們想要一起下載以上的正面信念在這邊也一起幫大家下載唷~

空檔的時候也可以多唸幾次,默唸或唸出來都可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療癒紀錄分享 ❤
3會員
15內容數
帶領大家認識療癒的世界,從分享中獲得收穫與靈感😉
療癒紀錄分享 ❤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個案因為手指板機指問題來找我做療癒,過程中用靈氣療癒個案的不適,同時也解讀到以下訊息及建議: 手無名指板機指有發炎的情況,感受到熱熱的也比較僵硬。
Thumbnail
2025/03/03
個案因為手指板機指問題來找我做療癒,過程中用靈氣療癒個案的不適,同時也解讀到以下訊息及建議: 手無名指板機指有發炎的情況,感受到熱熱的也比較僵硬。
Thumbnail
2024/11/07
在幫個案療癒時,本來想呼喚海洋靈氣一階上課教過的海洋女神一起前來幫忙療癒,結果出現的卻是上到三階最後發現自己曾經當過的南印度洋女神Nyi Roro Kidul🧜‍♀️
Thumbnail
2024/11/07
在幫個案療癒時,本來想呼喚海洋靈氣一階上課教過的海洋女神一起前來幫忙療癒,結果出現的卻是上到三階最後發現自己曾經當過的南印度洋女神Nyi Roro Kidul🧜‍♀️
Thumbnail
2024/10/03
個案這次預約靈氣是想針對左側的巧克力囊腫來做療癒~ 療癒的過程中,感覺到左邊巧克力囊腫很黏,跟後腹壁整個黏在一起,我花了一些時間用靈氣鬆開沾黏,讓整體糾結的能量鬆綁
Thumbnail
2024/10/03
個案這次預約靈氣是想針對左側的巧克力囊腫來做療癒~ 療癒的過程中,感覺到左邊巧克力囊腫很黏,跟後腹壁整個黏在一起,我花了一些時間用靈氣鬆開沾黏,讓整體糾結的能量鬆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一段關係已經造成嚴重內耗了、 或是彼此感受不到愛的感覺了、 或是周遭的人們也已經不建議關係繼續了, 而我仍舊無法透過理智完全放下呢?
Thumbnail
為什麼一段關係已經造成嚴重內耗了、 或是彼此感受不到愛的感覺了、 或是周遭的人們也已經不建議關係繼續了, 而我仍舊無法透過理智完全放下呢?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大家不知道是否分手或是離婚過,如果是兩個人走不下去,雙方有共識分開,讓時間慢慢地沖散痛苦,或是轉移注意力,就可以平安穿越這個時期,但如果是因為這段關係分開,你得到了「創傷」,且這個「創傷」之後成為「傷疤」,影響未來日子的每一天或是下一段關係,且有些人或許之後就不敢再談戀愛了,對愛失去信心。 其實在
Thumbnail
大家不知道是否分手或是離婚過,如果是兩個人走不下去,雙方有共識分開,讓時間慢慢地沖散痛苦,或是轉移注意力,就可以平安穿越這個時期,但如果是因為這段關係分開,你得到了「創傷」,且這個「創傷」之後成為「傷疤」,影響未來日子的每一天或是下一段關係,且有些人或許之後就不敢再談戀愛了,對愛失去信心。 其實在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換句話說也是愛的議題,千次的擦身而過才換得一個回眸,所以每個人所遇到的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取決於當下自己的選擇。 更別說夫妻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話是真不假,只可惜我們在快世代中,不懂的慢的美好。 生處於快世代,閃婚、閃離變得很常態,古人總說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換句話說也是愛的議題,千次的擦身而過才換得一個回眸,所以每個人所遇到的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取決於當下自己的選擇。 更別說夫妻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話是真不假,只可惜我們在快世代中,不懂的慢的美好。 生處於快世代,閃婚、閃離變得很常態,古人總說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前陣子愁容滿面,說他的憂鬱症復發,甚至一度有尋短的念頭。朋友過去因自私與欺騙,使得妻子對他產生極大的不信任;又因彼此在不同的縣市工作,聚少離多,妻子覺得感情淡了,吵著要離婚。朋友覺得難過又疑惑,他知道錯了,他愛她,為什麼她還是感受不到他的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前陣子愁容滿面,說他的憂鬱症復發,甚至一度有尋短的念頭。朋友過去因自私與欺騙,使得妻子對他產生極大的不信任;又因彼此在不同的縣市工作,聚少離多,妻子覺得感情淡了,吵著要離婚。朋友覺得難過又疑惑,他知道錯了,他愛她,為什麼她還是感受不到他的好.......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