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熹宗實錄》看天啟帝前期的治國方式和性格-以聖旨和上諭為中心-3.紅丸案(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孫慎行再論從哲和克纘的疏辯:

隨著黃克纘為方從哲辯護,孫慎行再度上奏反駁二人,認為光宗「隨藥而崩,非藥之故乎?」直接肯定隔日光宗去世錠與紅丸有關連,而命李可灼「回籍調理」也被說成是方從哲輕縱嫌犯。黃克纘說「閣臣實未嘗史可灼進藥」慎行也不相信,認為深宮中的光宗若非有人引薦,怎可知道李可灼其人有藥欲獻,方、黃二人顯然包庇串通,要求熹宗將兩人奏疏一併會議。

五、六月間給事中薛文周兩度上疏附和孫慎行,主張引薦李可灼者便是前首輔方從哲,他並無提出證據,文周只稱「此天下臣民所共聞也」認為黃克纘與方從哲為一丘之貉,要求對克纘處以極刑。引得黃克纘接連上疏乞求退休。

六月二十六日黃克纘反駁薛文周,並從《春秋經》和其《公羊傳》的書法反駁弒君之說,足見其經學造詣(然而《明熹宗實錄》中刪減甚多,全本還需參看《三朝要典》所錄全文):

文周主禮臣(孫慎行)之說,引許世子不嘗藥以弒君罪。臣竊謂其欲附于忠而返陷于不忠者...凡《春秋》書法外國君見弒,則直書某弒其君,如宋督弒其君與夷,齊無知弒其君諸兒是也!內君見弒則諱其事,而但書薨,不書地,不書葬。如魯隱公見弒於子翬,而書曰「冬十一月壬辰,公薨。」...夫君弒不書,正以臣子所不忍言,胡安國謂示臣子于君父有隱蔽其惡之禮,不書地示臣子于君父有不沒其實之忠,不書葬示臣子于君父有討賊復讐之義。夫魯君果弒于其臣,孔子猶且諱之,況非被弒而可強名以弒乎?..其書於傳(左傳)曰:夏許悼公瘧,五月戊辰飲世子旨之藥卒。夫瘧非速死之疾,藥出於世子之手而卒,即在飲藥之日,據事直書,止將何以自解?然《公羊傳》又曰:「許世子止弒其君買」是君子之聽止也,「葬許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猶以用藥偶誤得從末減。今李可灼進藥罔效,不無僥倖嘗試之罪。而先帝疾革呼問,自其急迫求生之心,而必欲以人臣之不嘗藥,概坐為弒,則在宮在官,人人可論矣!...臣于李可灼明言其輕易進藥,無所逃罪,何嘗有所私庇?...敕九卿科道中有經誼學術者具議,以聽聖裁。

得旨:卿據見具揭,以備會奏,心跡自明,朕以悉知。

黃克纘此疏可謂操戈入室,許世子典故被孫慎行用來形容李可灼弒君,因為《春秋經》雖知許世子無意,仍舊記為弒君,可見進藥不慎應負大罪。但黃克纘巧妙使用胡安國傳和《公羊傳》的說法,主張孔子雖然將弒君罪歸於許世子,但原其本無弒意,在記載中已經原諒了許世子。而且光宗真正的死因也未必真由於李可灼的紅丸,儘管因為光宗隔天即去世,可灼嫌疑極大,自然應負責,但與方從哲等人並無關係,黃克纘也只是如實陳述當日經過而已。熹宗在批覆中表明信任黃克纘,讓他不用理會其他人的攻擊。但我懷疑皇帝可能不懂其中之學術交鋒,不然也應當稱讚克纘的經術精湛才是。

二、大學士韓爌的陳述和諸臣會議結果:

六月二十八日,當日同為顧命大臣的韓爌也陳述當時的見聞,觀察到即位不久的光宗,於八月中旬便有面容消瘦的情況。他與方從哲確實有得知李可灼想進藥,但都認為不妥而回絕。八月二十九日當天光宗交代群臣後事,自行要求李可灼進藥,他與眾人也始終沒有答應。大致與黃克纘和方從哲所述相同。熹宗也肯定韓爌所述為真。

吏部尚書張問達同為當日見證人,卻始終未上疏,一直等待其他官員會奏,才聯同戶部尚書汪應蛟上疏,但仍無特殊見解,有些首鼠兩端之意,甚至暗暗責備前首輔方從哲未能據理力爭反對進藥,儘管當時在場眾人亦無明言反對。結尾還是訴求崔文昇和李可灼進藥不慎,與光宗的死因關係匪淺,要求重懲。熹宗原先指望當日顧命諸臣能依照事實壓制紛議,沒想到其中的張問達還是投靠輿論,幾乎承認方從哲的責任,還要嚴懲崔、李二人,光宗儼然成為一眾奸人密謀的犧牲品,然而面對眾人意見,他也只好妥協:

皇考違豫原因虛弱,朕與各官親聞聖諭,其進藥亦只求安好,各官並無人阻止。但李可灼素不知醫,希圖僥倖,委應重處。舊輔方從哲票擬失於太輕,然心跡自明。朕念兩朝舊臣,輔政歲久,事関國體,不必苛求。其李可灼著撫按官拏觧法司究問正罪,雀文昇仍發遣南京。此事紛紜多日,今處分已定,以後大小臣工,但平心和氣,各修聀業,共濟時艰,不得牽纏瀆奏,再生事端。

熹宗還是不追究方從哲的責任,也明說光宗「進藥亦只求安好,各官並無人阻止。」隱含如要究責,當日在場官員皆有責任;如要究責,豈可只究前首輔方從哲一人?但為了對清流派官員有所交代,還是下令將李可灼交由刑部審問。最後熹宗表達此案希望就此了結,不要再有人企圖藉此生事,以博取虛名了。

avatar-img
8會員
42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淵閣 的其他內容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紅丸案相對移宮案案情經過更為單純,但牽連人數較多,也始終爭論不休,畢竟牽扯到內臣和明光宗迅速崩逝的罪責,無人敢輕易放過。天啟皇帝原先想輕處便平息此事,但隨著此案成為君子小人之爭,終究無法拂逆群臣滔滔聲討的壓力,將主要人物分別重處。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紅丸案相對移宮案案情經過更為單純,但牽連人數較多,也始終爭論不休,畢竟牽扯到內臣和明光宗迅速崩逝的罪責,無人敢輕易放過。天啟皇帝原先想輕處便平息此事,但隨著此案成為君子小人之爭,終究無法拂逆群臣滔滔聲討的壓力,將主要人物分別重處。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Thumbnail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前情提要】親女兒找上門,親爹華山派掌門嚴嵩高豈有不理之理?嚴掌門答應必會辭去掌門一職,親求范姜宮主原諒;他並下令門下第二弟子諸葛識明護送女兒范姜漱玉回宮,識明及漱玉之情緣就此展開。但范姜宮主不認可識明,將其打成重傷;嚴掌門遂親赴笑情門討個公道,卻任憑范姜雪下手攻擊,負傷倒地。范姜雪至感懊悔,照顧這
Thumbnail
【前情提要】華山派副掌門諸葛識明意欲自裁未果,掌門司徒遼預料笑情宮范姜漱玉宮主必會出手干預拜月教勢力南侵中原,他也言明諸葛副掌門係為范姜宮主所救,絕不會坐視心上人身負重傷而不聞不問。諸葛識明一提到范姜宮主,滿臉英氣也化作千百繞指柔,語氣盡是溫柔。話說諸葛識明及范姜漱玉的情緣,就是來自上一代華山派掌門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Thumbnail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前情提要】親女兒找上門,親爹華山派掌門嚴嵩高豈有不理之理?嚴掌門答應必會辭去掌門一職,親求范姜宮主原諒;他並下令門下第二弟子諸葛識明護送女兒范姜漱玉回宮,識明及漱玉之情緣就此展開。但范姜宮主不認可識明,將其打成重傷;嚴掌門遂親赴笑情門討個公道,卻任憑范姜雪下手攻擊,負傷倒地。范姜雪至感懊悔,照顧這
Thumbnail
【前情提要】華山派副掌門諸葛識明意欲自裁未果,掌門司徒遼預料笑情宮范姜漱玉宮主必會出手干預拜月教勢力南侵中原,他也言明諸葛副掌門係為范姜宮主所救,絕不會坐視心上人身負重傷而不聞不問。諸葛識明一提到范姜宮主,滿臉英氣也化作千百繞指柔,語氣盡是溫柔。話說諸葛識明及范姜漱玉的情緣,就是來自上一代華山派掌門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