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号也是虚妄的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有人在听闻这句经文后提出了疑问:“既然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那所有声音应该都是虚妄的吧,我们平时称念的佛号是声音,也应该是如幻的吧。这样一来,佛号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普通音声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念佛号,而不是念其他的呢?”


关于这个疑问,我们要肯定的是,称念佛号是声音,当然也是相,也是随着因缘条件刹那生灭变化的,如果从缘起无自性的角度去观察,那确实佛号与其他普通声音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如幻”的,但这并等于称念佛号是没有意义的,称念佛号与念其他确实又是不同的。


raw-image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处的“虚妄”是如幻如化的意思,山河大地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因缘聚合,刹那变化,无有自性,所以说“如幻如化”,就如水中月、镜中花,看似有,却则空。但色身即使如幻,如果被打了一拳,凡夫的我们依然会感觉疼痛。所以并不能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简单地理解为“绝对没有”“没啥用”,佛号也是如此。

其次,当佛号以声尘的形式出现,从究竟上讲,固然也是跟其它声音一样是“如幻”的,但赞叹的声尘与诽谤的声尘尚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更何况具足清净愿力的佛号呢?因为这一声佛号不只是声尘,也是我们的清净意念。称念佛名,是阿弥陀佛久远愿力的结晶,是众生跟佛联系的纽带,是我们在凡世修行中“力所能及”的净念、净业,也是开启西方极乐世界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讲,佛号是完全不同于世间所有声尘的。所谓修行,即是在以幻身,听幻法,修幻行,“以幻修幻,诸幻销尽”,才能让我们的清净心、圆满智显露。“借假修真”,这一声佛号虽幻却能达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codarse_1837的沙龍
3會員
30內容數
2024/06/07
这部法国导演克劳德雷路许执导的法国爱情片,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作品之一,真实再现了60年代中期法国年轻人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危机,对性自由的渴望。记忆和现实不断交叉闪回,昏黄、黑白、彩色的画面交替出现,也许爱情本身就是不可捉摸并且虚无缥缈。 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爱情故事,被导演诠释的如同唱诗般浪
Thumbnail
2024/06/07
这部法国导演克劳德雷路许执导的法国爱情片,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作品之一,真实再现了60年代中期法国年轻人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危机,对性自由的渴望。记忆和现实不断交叉闪回,昏黄、黑白、彩色的画面交替出现,也许爱情本身就是不可捉摸并且虚无缥缈。 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爱情故事,被导演诠释的如同唱诗般浪
Thumbnail
2024/06/07
电影开篇,阳光、沙滩,如琉璃般澄碧的大海,女主角俊美矫健的身材和小麦色肌肤,完全无法和险恶凶残的鲨鱼联系在一起。 青春欢畅的BGM,直到镜头突然转到了水下,幽深的大海,水、气泡和蓝色的光交织辉映,透露出一丝神秘危险的感觉,陌生的海域里只有她一个人,成群的海鸟惊飞,血腥的鲸鱼尸体,渐
Thumbnail
2024/06/07
电影开篇,阳光、沙滩,如琉璃般澄碧的大海,女主角俊美矫健的身材和小麦色肌肤,完全无法和险恶凶残的鲨鱼联系在一起。 青春欢畅的BGM,直到镜头突然转到了水下,幽深的大海,水、气泡和蓝色的光交织辉映,透露出一丝神秘危险的感觉,陌生的海域里只有她一个人,成群的海鸟惊飞,血腥的鲸鱼尸体,渐
Thumbnail
2024/06/07
这部电影,大概就是一段不是黄昏恋胜似黄昏恋的故事。 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 电影开篇,莫里斯和好友伊恩一起,互相调侃着老年生活,直到家里闯入了一个女孩子,她是伊恩的侄女。 初次见面,莫里斯慢悠悠的说着他的调酒,风度翩翩的看着这个桀骜不驯的少女。 他们去看
Thumbnail
2024/06/07
这部电影,大概就是一段不是黄昏恋胜似黄昏恋的故事。 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 电影开篇,莫里斯和好友伊恩一起,互相调侃着老年生活,直到家里闯入了一个女孩子,她是伊恩的侄女。 初次见面,莫里斯慢悠悠的说着他的调酒,风度翩翩的看着这个桀骜不驯的少女。 他们去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佛所說的話語每一句都是發言成證,毋庸置疑,永恆不變的。佛以一音演說佛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且法音無遠弗屆,能使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清楚聽聞,不論是什麼種族、語言,佛都能夠契合該處因緣的來應機教化眾生。龍德上師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佛所說的話語每一句都是發言成證,毋庸置疑,永恆不變的。佛以一音演說佛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且法音無遠弗屆,能使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清楚聽聞,不論是什麼種族、語言,佛都能夠契合該處因緣的來應機教化眾生。龍德上師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導讀: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如理實見分第五〉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者,非真實恆常不變之相,是如幻之假有,知
Thumbnail
※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導讀: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如理實見分第五〉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者,非真實恆常不變之相,是如幻之假有,知
Thumbnail
※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淨信眾生,聞佛教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悲心度生以添油,智心離相照法界,不墮諸有,不落斷滅,前念清淨,付囑
Thumbnail
※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淨信眾生,聞佛教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悲心度生以添油,智心離相照法界,不墮諸有,不落斷滅,前念清淨,付囑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Thumbnail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有人在听闻这句经文后提出了疑问:“既然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那所有声音应该都是虚妄的吧,我们平时称念的佛号是声音,也应该是如幻的吧。这样一来,佛号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普通音声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念佛号,而不是念
Thumbnail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有人在听闻这句经文后提出了疑问:“既然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那所有声音应该都是虚妄的吧,我们平时称念的佛号是声音,也应该是如幻的吧。这样一来,佛号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普通音声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念佛号,而不是念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Thumbnail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