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願ESG與你同在,

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生活變化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皆指出,

地球迄今較工業革命前增溫攝氏1.1°C,

已足以加劇目前嚴峻的熱浪、野火、風暴和水患。

 

2022年亞洲地區發生2例洪災,

淹出生活環境的無奈

 

巴基斯坦洪患,

今年雨季降雨量,比往年多出10倍,

預估重建要花幾年時間,可能要上百億美金。

 

巴基斯坦除了請求國際援助,也再次提出,

今年嚴重水患是全球暖化的後果,

希望排碳大國出錢賠償受災國家。

 

韓國首都首爾降下115年一見的大雨,

災情不斷,至少造成10人死亡,

同時也淹出社會不平等。

 

居住在新林區「半地下室」

窮困災民整理泡水雜物,

大部分物品將丟棄,

也沒有錢進行復原工作;

 

但在豪宅林立的江南區,

大部分街道已清理完畢,

 

兩者對比,宛如電影 #寄生上流 真實版,

顯示出南韓社會嚴重不平等。

 

這些災害不會結束,只會越來越頻繁且激烈

這些自然與社會因氣候變遷發生災害,

除直接放大財務上的風險外,

更讓你的資產價值面臨更複雜的風險

 

隨時發生災害,如果是你要如何因應?

 

其實跟健康檢查、財務健檢一樣步驟

先Google map查看衛星圖來檢查生活環境,

查看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災害潛勢地圖

就自然環境資訊去檢查生活空間物理風險

 

其次社會環境也會跟著改變,

這些改變伴隨機會與風險,

例如:20年後不賣油車,只買得到電車

 

為了未來生活,

我們要準備、再準備、準備好!

 

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氣候變遷趨勢,

以及國際社會因應的進展,

找出機會與風險所在,

並將其融入未來生活規劃之中,

調整每年的計畫目標與具體行動,

例如:投資再生能源或減碳相關的股票

 

不單只有財務損益表、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

更要有非財務報表、資源流及風險轉移表等,

因應更錯綜複雜氣候變遷大浪潮

 

ESG可以讓你我生活更好、更安全、更健康

接下來的行動,尋找ESG合作夥伴,

集結更多人更多資源加入ESG新生活

 

===================

ESG企業永續,可解釋為三個面向

「E-環境Environment」、

「S-社會Social」、

「G-公司治理Governance」,

ESG是企業實踐社會的責任的實質行動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TCFD)報告書,提供一套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成為各國企業辨識與評估自身氣候變遷風險之重要參考依據。

avatar-img
14會員
242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文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於2011年出版人類大歷史, 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所著, 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至 21世紀的演化與發展史, 並將人類歷史分為四
當我們做出選擇時, 如何讓我的錢或工作變得更重要? 讓我們知道該怎樣做才能發揮影響力, 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選擇正確的機會, 並找到一條可以有意義衡量的道路
組織必須有足夠的ESG人才, 才有可能建造成功的ESG新事業, 衡量組織或員工是否有能力, 學習應付未來挑戰的技能, 尋找更合適ESG人選加入組織
依環保署官網,國際能源總署2019年的資料, 台灣人均排碳量為10.77噸/年, 為全球人均排碳量的2.45倍, 全球排名第19。   另全球平均碳權價格從2020年的2.49美元, 成長到2021年的3.82美元。   我簡單換算2023年每個人要繳碳費, 假設碳價5美元/噸X1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於2011年出版人類大歷史, 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所著, 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至 21世紀的演化與發展史, 並將人類歷史分為四
當我們做出選擇時, 如何讓我的錢或工作變得更重要? 讓我們知道該怎樣做才能發揮影響力, 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選擇正確的機會, 並找到一條可以有意義衡量的道路
組織必須有足夠的ESG人才, 才有可能建造成功的ESG新事業, 衡量組織或員工是否有能力, 學習應付未來挑戰的技能, 尋找更合適ESG人選加入組織
依環保署官網,國際能源總署2019年的資料, 台灣人均排碳量為10.77噸/年, 為全球人均排碳量的2.45倍, 全球排名第19。   另全球平均碳權價格從2020年的2.49美元, 成長到2021年的3.82美元。   我簡單換算2023年每個人要繳碳費, 假設碳價5美元/噸X1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環境危機,卻影響著你我的財務狀況! 當物價與工資間的交互上漲,意味著市場利率不易調降!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現在全球變暖、環境污染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開始關注怎麼過上更可持續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想與大家分享關於「ESG企業永續議題」,及行銷負離子健康纖維的妮芙露國際,如何邁向永續企業❤️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還記得2023年的夏天有多炎熱嗎? 那時全球平均溫度打破人類10萬年來的最高溫,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了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式進入了全球沸騰的時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環境危機,卻影響著你我的財務狀況! 當物價與工資間的交互上漲,意味著市場利率不易調降!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現在全球變暖、環境污染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開始關注怎麼過上更可持續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想與大家分享關於「ESG企業永續議題」,及行銷負離子健康纖維的妮芙露國際,如何邁向永續企業❤️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還記得2023年的夏天有多炎熱嗎? 那時全球平均溫度打破人類10萬年來的最高溫,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了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式進入了全球沸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