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甚麼,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全文翻譯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由投信公司發行,並且追蹤、模擬或是複製標的指數。
具有基金以及股票的特色,上市櫃後,可以在初級市場於淨值申購或贖回,也可以在次級市場如股票般買賣。
ETF由其篩選出的成分股組成,根據其選邏輯,買了ETF等於買了30-50檔以上的股票。
而一開始ETF公開說明書需要看甚麼呢?
1.選股邏輯:最重要,例如看市值、EPS、ROE、ROA、過去現在未來殖利率等等等,影響的是納入的成分股。
2.收益分配:主要看有配息或是沒配息。如配息是否配到本金(平準金)。
3.成分股評價以及調整時間:一年審核幾次,換股幾次,能夠換幾檔等。
4.是否有個股權重限制:可能10%、20%抑或是沒有限制等。
當以上評估後,總會有自己喜歡的方式,接下來又要注意甚麼呢?
1.淨值:由成分股的組成計算,理論上購買就是購買淨值但是由於有股票的特性,所以很多人買股價會大於淨值,稱為溢價,很多人賣股價會小於淨值,稱為折價。
而有錢人或大戶等等可以再初級市場以淨值申購或是贖回。所以溢價的時候跟券商買淨值賣市價,折價的時候較券商市價贖回。
比較普遍認知是折溢價在1%以內都是正常合理範圍內,超過1%建議先忍忍,因為市價總是會回歸於淨值。
2.市值:ETF的規模大小,當規模小於某種程度時即會下市,每檔不同,詳情請參閱各ETF的公開說明書。基本上規模越大越不用擔心下市風險。
3.內扣費用:主要看管理費(操作投資組合的成本)、保管費(保管銀行的交易成本)以及買賣周轉成本(調整成分股的交易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