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短文其實是對下面這位老友在臉書所發PO文的回應詳解
大家都說線上課程市場紅海了⋯⋯我也在說!但同時,在我心裡一直有一個小小小的聲音不斷反覆地問著自己:出版業為什麼可以紅海這麼久?書為什麼可以一出再出?價錢這麼便宜銷量這麼少為什麼還可以養活這麼多人?看書的人愈來愈少為什麼始終還掌握著話語權和影響力?
唱片業為什麼唱片公司都消失了創作還可以存在?明星偶像為什麼可以一出再出?價錢從10首歌賣成1首歌為什麼還可以養出一堆粉絲?演唱會一票難求為什麼大家總會趨之若䳱?
什麼境界怎麼操作?可以進化成⋯⋯出版不是書,唱片不是音樂,雜誌不是資訊,線上課程不是學習⋯⋯
內容,不是你以為的內容;變現,也不是你以為的變現⋯⋯
當線上課程市場充斥著「紅海」的討論時,回過頭來看出版業,這個歷史悠久的行業卻似乎一直處於一個「長青紅海」的弔詭狀態。不管是紙本書、電子書,甚至是有聲書,出版業雖然競爭激烈,但始終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與穩定性。這讓我們不禁要問:出版業為什麼可以「紅」這麼久?它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邏輯?
這背後的秘密,或許藏在『生產結構』、『消費結構』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錯位邏輯中。出版業的長久繁榮,並非僅僅依賴於書籍的內容,而是一個更深層次的運作邏輯。讓我們一起拆解這三個結構,看看它如何讓出版業在紅海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出版業的生產邏輯與許多快速消耗的行業不同。一本書的創作,雖然需要作者與編輯投入大量時間,但一旦完成,它的價值可以在市場中持續存在,甚至在數十年後依然影響深遠。舉例來說,許多經典書籍從出版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仍然在全球範圍內被反覆閱讀與引用。這種內容的「長壽性」讓出版業擁有了一個天然的穩定基礎。
出版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它能夠同時支持高度多樣化的作品與大規模的生產體系。例如,市場上既有專門討論利基話題的專業書籍,也有面向大眾的暢銷小說。這種多樣性讓出版業能夠吸引不同的目標群體。而規模化生產則進一步降低了單位成本,提升了行業的生存能力。
一本書的出版,不僅僅是作者個人智慧的體現,更是整個行業知識積累的結果。出版業擁有強大的內容編輯與校對體系,確保每一本書的專業性與準確性。這種對品質的追求,讓出版物成為知識傳遞的重要媒介。
出版業的消費結構,與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銷售策略並非只依賴於大眾市場,而是高度依賴於種類繁多的小眾群體的支持。許多書籍可能初期銷量不佳,但隨著特定讀者的口碑傳播,能夠逐漸形成穩定的銷售流量。這種長尾效應,讓出版業得以在多樣化需求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閱讀一本書,不僅是一種學習或娛樂的方式,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例如,閱讀各位專業書籍,諸如經濟學或心理學書籍,可能會讓人被視為專業或有見地的人。而這種社會象徵性,使得許多人願意購買書籍,即使實際上閱讀的時間有限。
現在仍有許多人收藏紙本書籍的原因,往往超越了閱讀的實際功能。書籍作為一種實體媒介,承載著情感與記憶的價值。這種情感連結,讓書籍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種特殊的消費品。
出版業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它的市場規模。一本出版物,不僅代表了作者的個人意見,更是一種權威性的表達。例如,學術書籍通常被視為知識的基石,而非正式出版物則難以獲得同樣的認可。
出版物是教育與政策制定的基礎。許多教科書、政策報告、學術論文,都是通過出版的形式傳遞給大眾。這使得出版業在社會結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儘管讀書的人變少,但出版業還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要職責。因為無論是文學經典還是非虛構作品,它們都仍在不斷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這種文化影響力,讓出版業在社會中始終保持重要地位。
誠如上述,出版業的價值,並非僅僅體現在書籍的內容上,而是它所承載的意義。因為一部優秀的出版物,不僅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甚至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這種深層次的影響力,是出版業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出版業已從傳統的紙本書籍向多元媒介轉型。例如,有聲書與電子書的流行,讓內容可以以更靈活的形式傳遞給讀者。而這種媒介的多樣化,也進一步擴大了出版物的影響範圍。
一本書的價值,往往超越了它的實體形式。例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不僅僅是一套暢銷書,更是一個文化現象,影響了整整一代人。這種無形資本,讓出版業成為一個超越商品交易的價值體系。
出版業的進化,與唱片業的轉型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過去,唱片公司通過實體唱片獲利,但隨著數位音樂的興起,這種模式逐漸被淘汰。然而,音樂創作並未消失,反而通過流媒體、演唱會等形式,獲得了更大的市場。
無論是書籍還是唱片,它們的實體形式毋庸置疑的正在逐漸失去市場優勢。讀者與聽眾更關注內容本身,而非它的載體形式。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服務體驗成為了內容產業的新核心。例如,演唱會與讀書會,兩者雖然規模與投注的資源差距很大,但都提供了參與者無法被複製的現場體驗,而這種價值遠超過了單純的內容本身。
粉絲社群在唱片業中近十幾年來扮演了關鍵角色,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出版業。有越來越多出版社通過建立與讀者的緊密連結,出版物能夠形成長期的品牌忠誠度。
線上課程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正面臨與出版業相似的挑戰與機遇。然而,許多課程製作者可能過於專注於內容的堆積,而忽略了線上課程真正的學習價值在於「改變」。
線上課程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知識,而是能否幫助學員實現行為改變。這需要課程設計者更加注重互動性與參與感,而非單向的知識輸出。
與唱片業類似,線上課程的未來在於體驗的優化。進一步說,也許在未來虛擬實境(VR)與人工智慧(AI)的應用,可以為學員帶來更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一個成功的線上課程,應該讓學員感受到學習成果的具體體現,無論是技能的提升,還是職業的進步。這種『成果感』,將成為線上課程的核心競爭力。
出版業、唱片業與線上課程,看似處於競爭激烈的紅海,但它們的核心價值,其實早已進入了另一片藍海。因為它們賣的早以不是書、唱片或課程,而是背後從生產結構、消費結構與社會結構三者衍生的「意義」。我們也許可以說:「產品只是工具,價值才是目的。」每個內容產業,都在不斷思考如何突破產品的限制,創造出更深層次的價值。紅海的困境,終將為那些勇於探索價值的人,開闢出新的藍海。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