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的「不是」,讓孩子有說痛的權利

2024/01/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她的父親是牧師、母親是諮商師,都是有高社經地位的高知識份子,一個常理上,不應該有任何教養問題的家庭,而她也一直背負著這樣的原罪長大、無法被(允許)正視因父母教養失當在她成長過程中造成的傷痛而更加受傷。也因此有所感觸,

「完美的父母」是一個像掛在教室黑板上的「禮義廉恥」,是教條且空洞的標語。

先來說母親,精神分析說,每個母親對孩子其實都有怨和恨,除了因為身體上的被吸奶、剝奪養分之外,還必需被剝奪自我;一切考量的出發點,無論是出於自願、或是政治正確的壓力,都要以孩子為重、要有「犧牲奉獻」的美德,最重要的是,這是那麼理所當然。而以夫妻關係的動力來說,孩子身上有另一半的基因,要母親在看到孩子、而孩子還特別的像另一半的情況下,不想到和另一半的愛恨情仇,而有所「牽拖」,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母親,在照顧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會因自身的限制,而有所缺失,但有缺失不是問題,每個人都會有。問題是,能不能正視自己有所缺失這個事實。而此點,若其本身又有其「專業背景」,恐怕又更有其會動搖其專業形象的壓力而更難去面對和承認。

再說到父親,相較於「母親」的光環,其實父親回歸到一個人的角色,他有他的弱點、恐懼和害怕,但這些在性別和社會角色設定上,如果不被允許承認和表達,每個情緒都有其能量,當能正常宣洩的管道被封閉,它就會以別的方式、找別的出口爆發。

身為孩子,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父母,父母當然對我們有「恩」,不然我們不會出生、不會長這麼大,必然是我們有享受了某些資源和滋養的結果。但如果有傷,是否可以被允許、被正視、被承認,才是現今很多孩子糾結的主因。

如果自己沒有糾結,很恭喜。如果有糾結,就從允許自己可以有糾結開始,慢慢的療癒自己。這個開始,終究得由自己開始(嘆)。

raw-image



    對心理健康現場的觀察和想法,也許有點批判,說一點檯面上大家「不好說」的事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