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粉專 愛自己,不阿雜的文字至少累積了50萬字以上,追蹤者越來越多,但女兒看過的並不多,其實寫這些文字除了是自己思緒的整理,也想藉此對獨生女兒說說話,補充平常說不出、沒機會說清楚的想法。
沒有家產等身外物可以留給她,也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可以傳世,只能將自己累積的經驗值和方法跟她分享,當然是想讓她少走點冤枉路,問她為什麼不常看,理由很理直氣壯:「聽媽媽說更直接,我不用像別人再透過文字隔一層啊!」
看見這本《孩子的不凡,來自你的不厭其煩》除了佩服 神媽咪 過人的意志力,也對書名很有感覺,「天下父母心」的心情被同理。在我的心中,我的孩子雖然沒有不凡,但絕對不平凡,她是獨一無二的美好,我仍舊想不厭其煩地給她愛的叮嚀。
一篇篇與學生們及孩子互動的故事,在平實的文字敘述下,會被神老師 的「耐磨耐操」莫名打動,也小小慶幸自己的「功課」沒有她的難,也勉勵自己要像她一樣,繼續鍛鍊過人的耐心、平穩的情緒、細緻的敏銳度,我將書中的智慧,轉化到與我家已長大成人的女兒身上,繼續練習。
女兒從小就很獨立自主,個人主張也很強烈,自有一套論述邏輯,更無法接受大人以權威相待,我雖自認是開明又包容的媽媽,有時仍不免有價值觀、立場不同,讓說話越來越「大聲」、雙方情緒高亢的狀況。
我的同學群組常有人唉聲嘆氣,大多是孩子管不動、說不聽,讓人氣得牙癢癢的,或是網路世代,跟孩子的互動也越來越「虛擬」,除了吃飯都是各自在不同房間滑手機,一切都是「冷處理」。
我們常說對家人是以情感為優先,就算有建立明確規則,仍得花時間溝通及因孩子的特質而異,否則親子間的摩擦容易越演越烈。跟女兒相處20多年的經驗值就是,一定要先同理她的情緒,再慢慢地拿捏切入點和說話的力道,「道理」才說得進去,就不用「管」了。
作者寫得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需要費心處理的問題,但能解決人生困境的只有自己,抱怨只會把身邊的人越推越遠,不如把時間用在解決問題、發現生活中開心的事,這樣你就會發現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我跟多數父母的教養觀大不相同,沒有太多的要求和規範,提醒自己要充分信任及放手,也要常常表達「愛」意,甚至有時像朋友一般互動,所以孩子還小時,我跟大樓的媽媽們總是格格不入,她們的生活重心感覺只有在盯孩子的功課。
可惜的是聚在一起就是在比較孩子的成績,還有對任課老師品頭論足,如果遇到媽媽群,我通常點頭打招呼後就速速通過,有幾次她們問我說女兒的成績為何這麼優異,是如何教的?我坦白告訴她們,我沒有在管成績,甚至連她何時考試都不知道。
我真的只有期待孩子過得快樂就好,結果這樣的說法讓她們很不以為然,女兒也不開心,長大後她告訴我,她覺得我抹煞了她的成就感。這個想法震撼到我,也讓我反省,不只在心裡,在口語表達上也要讚賞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自以為是的反應,因為每個孩子需要的真的不一樣。
「我們的愛不該理所當然,不要習慣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再來怪罪孩子擔不起責任。……適時地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面對過錯、去接受處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一一修正、改過,孩子才能從錯誤中成長。」真的,鬆緊度都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啊!
我對女兒的盼望第一是健康,第二是人品,第三是人際互動及對社會的貢獻,將學習成就放在很後面,但態度和價值觀是很抽象的,沒有依循的標準,所以我們也常常在拉鋸。
相較於她的謹慎及循規蹈矩,我是過度樂觀阿Q,認為人生沒有過不去的事,要堅強、要忍耐、要付出,吃一點虧沒關係……,這些「做人」原則我用來激勵自己,有時也忍不住用同樣的標準勸說女兒,讓她誤以為我不允許她有情緒,幸好我們一起成長,慢慢瞭解了彼此的情感界線。
雖然女兒已長大,我仍想以書中的這段文字告訴自己和孩子:「不管人生遇到什麼挫折,都得要繼續走下去,尤其是孩子,沒辦法想得太深太遠,有時身邊的人幫一點忙,拉他一把,他就不會走得這麼痛苦,不會糾結在過不去的關卡。」
當父母絕不是容易的事,我透過不斷書寫,進行反思與覺察,當我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不好,會試著為自己找緩衝的空間,我相信只有善待自己、讓自己穩定,所愛的人才有支撐。
我會肯定自己並對自己信心喊話,就算暫時待在谷底,只要願意仰頭就能找到出口,要先找回自己力量,才能像天空的星子,繼續發光,持續照亮、守護所愛的人。
神老師跟我們一樣並不完美,她也從不認為自己有多麼堅強,不論是擔任母親或老師的角色,她也曾無力、沮喪、脆弱與自我懷疑,是的,我們不用完美,但因為用愛陪伴的過程,讓我們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