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曾是等待的花籽:《BIG(Being Is Gif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影《BIG(Being Is Gift)》是台灣導演魏德聖以兒童癌症為主題,述說816號房六個孩子、六個家庭的故事,並且巧妙地穿插動畫,表現這些孩子如何對抗病魔,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六個孩子按出場順序是:源源(10歲,鄭又菲飾)、羅恆(6歲,謄韋煦飾)、是延(8歲,謝以樂飾)、珈農(16歲,于卉喬飾)、大杉(14歲,郭大睿飾)、努拉(5歲,Nuala飾)。他們各自病況不同,在同一病房內互相扶持協助,孩子們的純真無邪卻必須承受病痛的折磨,份外令人心疼。除了疾病與死亡的威脅,羅恆的媽媽、源源的姐姐曼妞即將臨盆(以及源源和姐姐前後出生的故事),生命的誕生也讓觀眾體會到無常,但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價值與希望。


raw-image


  電影裡有一些細節安排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源源帶著曼妞的娃娃想要學舞,是延穿著機器人裝在醫院走動,小杰想要成為鋼鐵人,最終都事與願違;羅恆騎著三輪車被坐輪椅的爸爸追著跑,珈農戴著各色假髮,嘴裡說著想早點死掉消極抵抗恐懼,後來送給源源一頂她最喜歡的紅色;大杉初出場時反差感強烈,從秀美的面容到他腿上的義肢,比起父親的焦慮暴躁,他以淡定的態度面對復發的癌細胞,然後捲入「貴圈真亂」的多角關係;剛搬到816號房,因為一個孩子的嘔吐引發連續的效應;媽媽(曾沛慈飾)陪伴源源戀愛給予她的支持與溫暖;是延離開人世,爸爸媽媽半夜來病房收拾離開,東西紛紛掉落後逐漸擴大的悲傷,和停在溫醫師(馬志翔飾)鼻子上又離開的蝴蝶;源源開始化療後掉頭髮,無法把舞好好跳完,發現努拉也在掉頭髮,跟媽媽一樣藏在手心裡的體貼;用動畫表現孩子對抗病魔的過程,周遭的陪伴與支持是他們獨自堅持的力量;是延爸媽開遊覽車載他們去動物園看曼妞生寶寶的過程,想起所有孩子出生前承載的愛與希望……


raw-image



  電影反覆呈現「存在就是禮物,每個生命都有不同價值」的意涵,這些孩子各自演奏生命的樂章,連同父母對孩子的愛、彼此的扶持相當動人,無論是誕生的願望,或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意志,都引領觀眾看見或憶起過往綻放的光亮。一開始冷漠的溫醫師與816號房的淵源,也寄託了活下去就有實現的可能。


raw-image



 

  只是,固然這六個家庭與孩子的設計互有對照,例如三個女生掉髮的差異,各自面對病況的反應、信仰不同但都是尋求護佑與平靜的相同等等,但受限於時間,讓原有的設計沒有真正發展或延續,後來都用很簡單的互動收結;小演員的自然表現,反而襯托出成人的「演」;雖然有困苦挫折,但一切都用愛化解(衝突直接消失);一起去看曼妞生產的行程雖然用意明確,但不免使觀眾如我一路上都很擔心孩子的狀況,尤其是快要動手術的源源……(太入戲)

 

  太多支線和部分情節收結的方式,確實會影響到電影的質感。但很喜歡《BIG》想傳達生命可貴的意涵,尤其在看過《年少日記》,以及現實裡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望──大多生命都曾是充滿希望、等待發芽的花籽,如果回到最初的期盼與愛,或許都更能體會每個生命獨有的價值。


raw-image


 

 

 

avatar-img
112會員
213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因開槍傷人服刑三年,甫從監獄出來的番薯,想要過上「良民」的日子。但學歷、前科難以找到穩定的工作,母親永遠還不完的賭債、朋友「帽子」的慫恿和衝動,就連里長的輕蔑,都逼他走回頭路。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在一所菁英寄宿學校,來了一位教授營養學的諾瓦克老師(蜜雅娃絲柯思卡飾),教導不到十位學生如何進行「意識飲食」,並承諾會滿足他們的要求。然而隨著飲食份量逐漸減少,狀況也逐漸失控……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兩個月的時光,二十五年的分離,因為一場兇殺案而重新聯繫。《荒漠斷背情》是名導阿莫多瓦對李安《斷背山》的致敬之作。 (內文有兩部電影的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恐懼使安定成為隨時到達燃點的紙,而他們猶如影子,只能在陽光下現形,一旦陽光隱去,就沒入黑暗難以分別。電影《富都青年》的阿邦和阿迪,互稱「哥哥-Abang」與「弟弟-Adik」來取代不存在的名字,就在這樣的社會邊緣相依為命。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因開槍傷人服刑三年,甫從監獄出來的番薯,想要過上「良民」的日子。但學歷、前科難以找到穩定的工作,母親永遠還不完的賭債、朋友「帽子」的慫恿和衝動,就連里長的輕蔑,都逼他走回頭路。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在一所菁英寄宿學校,來了一位教授營養學的諾瓦克老師(蜜雅娃絲柯思卡飾),教導不到十位學生如何進行「意識飲食」,並承諾會滿足他們的要求。然而隨著飲食份量逐漸減少,狀況也逐漸失控……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兩個月的時光,二十五年的分離,因為一場兇殺案而重新聯繫。《荒漠斷背情》是名導阿莫多瓦對李安《斷背山》的致敬之作。 (內文有兩部電影的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恐懼使安定成為隨時到達燃點的紙,而他們猶如影子,只能在陽光下現形,一旦陽光隱去,就沒入黑暗難以分別。電影《富都青年》的阿邦和阿迪,互稱「哥哥-Abang」與「弟弟-Adik」來取代不存在的名字,就在這樣的社會邊緣相依為命。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認為強調宗教性,或許不如深入潛意識來解析。在內涵上,似乎較能接榫趙春翔,但表演於洪通式的本土庶民心靈的舞台。我的感覺是凸型人與其其說是佛國淨土vs. 六道輪迴,毋寧看成曾培堯出入夢境,即幻即真的靈視天地游舞。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堅強。(尼采) 《BIG》由魏德聖導演執導,是一部講述癌童如何對抗癌症,還有每個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如何影響孩童對抗生病的歷程,以及病童本身如何看待死亡,家人又該怎麼面對與孩子道別的電影。
Thumbnail
有一位小女孩,她有大大的笑容、大大的夢想,她的體型也很大,同學們嘲笑她是牛、是鯨魚,連大人也告訴她該減肥…,她傷心地哭了,哭到淚流成河,哭到她躺在自己的淚海裡,她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人生中遇到的幾個玩笑經歷,初時可能感覺慘痛,但後來卻變成寶藏的啟發。想要藉此呼籲大家對生命中的玩笑保持開放態度,因為背後都隱藏著寶藏,取決於你如何處理它。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
Thumbnail
  電影《BIG(Being Is Gift)》是台灣導演魏德聖以兒童癌症為主題,述說816號房六個孩子、六個家庭的故事,並且巧妙地穿插動畫,表現這些孩子如何對抗病魔,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六個孩子按出場順序是:源源(10歲,鄭又菲飾)、羅恆(6歲,謄韋煦飾)、是延(8歲,謝以樂飾)、珈農(16歲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認為強調宗教性,或許不如深入潛意識來解析。在內涵上,似乎較能接榫趙春翔,但表演於洪通式的本土庶民心靈的舞台。我的感覺是凸型人與其其說是佛國淨土vs. 六道輪迴,毋寧看成曾培堯出入夢境,即幻即真的靈視天地游舞。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堅強。(尼采) 《BIG》由魏德聖導演執導,是一部講述癌童如何對抗癌症,還有每個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如何影響孩童對抗生病的歷程,以及病童本身如何看待死亡,家人又該怎麼面對與孩子道別的電影。
Thumbnail
有一位小女孩,她有大大的笑容、大大的夢想,她的體型也很大,同學們嘲笑她是牛、是鯨魚,連大人也告訴她該減肥…,她傷心地哭了,哭到淚流成河,哭到她躺在自己的淚海裡,她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人生中遇到的幾個玩笑經歷,初時可能感覺慘痛,但後來卻變成寶藏的啟發。想要藉此呼籲大家對生命中的玩笑保持開放態度,因為背後都隱藏著寶藏,取決於你如何處理它。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
Thumbnail
  電影《BIG(Being Is Gift)》是台灣導演魏德聖以兒童癌症為主題,述說816號房六個孩子、六個家庭的故事,並且巧妙地穿插動畫,表現這些孩子如何對抗病魔,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六個孩子按出場順序是:源源(10歲,鄭又菲飾)、羅恆(6歲,謄韋煦飾)、是延(8歲,謝以樂飾)、珈農(1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