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這世界的底牌-五件你該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raw-image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智慧(第一層)

我們一生是由選擇所串起的軌跡,彎曲直線各有所異。勇氣的選擇,那也是放棄的價值,是屬於自己的承擔。

定力的智慧(第二層)

不只是一時一刻,而是更加長遠的長期主義。

博弈的智慧(第三層)

怎麼博弈?靠心智與策略。你用怎樣的心態去對待自己與他人,我們是獨立個體,更是社會的一份子,一報還一報,保持著鋒芒的善良;以眼還眼,對世俗的叵測投以白眼,又需與世浮沉。

用動態眼光看問題 你會慢慢體會到,努力需要很長時間才會得到認可

你的努力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變成你的能力;

而你的能力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變成你的成績;

你的成績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變成別人對你的賞識。

每一階段都需要積累,你的眼界需要放遠,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眼前的絆腳石而感到喪志,而積分還是再前進只是你尚未立即察覺。像是我們很容易看到他人成功的光彩一面,卻無法輕易得知他人背後所付出數十年的血汗史,對自己存許一些耐心。


保有好奇心

想必這是大家滾瓜爛熟的諫言了吧,但真的要知行合一筆記是何其難,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已成為習慣,大腦讓我們省去思考的環節變成習慣得以去處理其他像是工作上其他重大事件。對正確答案有所存疑,也就代表好奇心。跳脫既有框架,帶來更自由的發想,AHA其實有時候會因為一些突發奇想而被身旁的人打槍,這件事讓我消沉一陣子,後來漸漸意識到這就是我的一部分,不須因為他人否定而要消滅,在每天經過的道路上感受街邊樹林的四季,在內心起的波瀾與興奮那是別人所無法得知的,最值得信賴的人是自己,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


筆記知行合一

同時掌握 What 、Why、 How(可以描述一建的三個角度)

只有What ,沒有Why ,就沒有動力;沒有How,就只是雞湯。

What Why How 黃金三問,缺一不可。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套用,也可以更全面的去追根究柢自己的想法。

例:What ->我該不該辭職?

Why -> 我為何要辭職?

How ->辭職後我該以何維生?

三件一生不斷學習的事
用腦學知識、用手學習技能、用心學習態度。

知識

知識就是已經被發現和證明的規律,而它是有適用邊界的,甚至有保值期。

每個最有知識的時刻就是升大學考試的前一天,但考完隔天那些知識可能已經掉了一大半。現在在不同領與工作的我們都需要不同的知識去支撐我們的工作或專業,這是與時俱進,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你所認為的我知道,早已變幻萬千。

技能

你以為你知道,但如果你沒做過就永遠不會真的知道的事情。身體力行,終比紙上書本中來的深刻。

態度

態度是你心的選擇,用怎樣的有色眼鏡看待這個世界,這大概是最難學的部分,也是占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態度能帶來不同的影響。

把知識學以致用,把技能練成藝術,那麼你用心相信的東西就一定會實現


職場上的邊界感

你在你的範圍內做事,它在他的範圍內做事,如果要跨越邊界,就需要徵求對方的同意。初來乍到的我們很容易在老闆、主管面前忍不住發表意見,但時機或是說話方式拿捏總是不合適。當上級要做一些作業更動時,實行的人對於臨時變動總是有些許看法是可以表達,但像要去干涉這樣的指令時,那就是越界了。不為否認而否認,這是我們很重要的課題,深思熟慮後再去說明自己的想法。

起初《底層邏輯》是一次在聽podcast 聽到主持多次提到劉潤作者,後來才得知是底層基礎的作者,這本書值得細細琢磨,很多思考框架建立,從學校畢業後不是學習的終點,是自主學習的起點。

⚫▌❰資料來源&參考好書推薦❱▐⚫

底層邏輯1+2 (蝦皮)

avatar-img
8會員
53內容數
AHA是一位懷抱夢想的追尋者,熱愛用文字與編織傳遞內心的情感與故事。透過蠟線與色彩,她將生活的細節織入作品;透過閱讀與書寫,她將思考與知識編織成內在力量。在平凡的日子裡,她默默積累,為自我成長蓄勢待發。願這些生活與創作的心路歷程,能與同樣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星空的你,產生共鳴,共同點燃夢想的火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哲學家巴斯卡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一天我提早下了班,選擇一條許久沒有走的一條路徑,那是可以經過我以前就讀國小的小巷,算是以前放學的路線,隨著與當年的回憶延伸越久遠,記憶觸發點也越發鬆弛,模模糊糊之中很多感觸已經被消磨地沒有一滴點淚水。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當我們發現一個剛破的花苞,注意到表面出現一到裂縫,撥開它,那是全新的世界。 想著小時候,總是抱持未來成為甚麼樣的人物的夢想,長大後的你是否仍保有此初心?是否再輾轉難眠或是發呆時想起,自己渴望去達成的事?
哲學家巴斯卡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一天我提早下了班,選擇一條許久沒有走的一條路徑,那是可以經過我以前就讀國小的小巷,算是以前放學的路線,隨著與當年的回憶延伸越久遠,記憶觸發點也越發鬆弛,模模糊糊之中很多感觸已經被消磨地沒有一滴點淚水。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當我們發現一個剛破的花苞,注意到表面出現一到裂縫,撥開它,那是全新的世界。 想著小時候,總是抱持未來成為甚麼樣的人物的夢想,長大後的你是否仍保有此初心?是否再輾轉難眠或是發呆時想起,自己渴望去達成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提問中的'為什麼'對於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深遠影響。書中強調即使在繁雜的書籍中,獲得一個關鍵的知識點也足以讓我們反思生活。對於提問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工作場景中,文章舉了一個例子來展示我們如何受他人觀點的影響。最終,文章鼓勵讀者偶爾給自己一些正面的自我暗示,以提升自信心和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一份工作中,你最想得到什麼?最想學習、收穫什麼? 記住,這些才是你的目標。有些錢,是專門來誘惑你放棄長遠目標的。 每一次的職涯轉換,我都會重讀這本《底層邏輯》 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事實、立場與信仰,是否堅不可摧? 還有我到底看到了什麼底牌!?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受過的教育,講得都是人定勝天。慢慢地發現,人是勝不了天的,無論成功與失敗,好像那條路早就在那邊了,只是人們用自己淺薄的常識,來判斷一件事情的難易程度而已。 我們以為自己解決了很多事,實際上,能解決的,都不叫個事。我們只是處理了主幹上的枯枝,對於主幹的存在與否,我們根本是無能為力! 有位企業主,找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當遇到問題時,通常忽略了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和過往發生的問題背後的本質不盡相同。學習鍛鍊自己的洞察力,從而理解本質,解決問題是重點。
Thumbnail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提問中的'為什麼'對於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深遠影響。書中強調即使在繁雜的書籍中,獲得一個關鍵的知識點也足以讓我們反思生活。對於提問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工作場景中,文章舉了一個例子來展示我們如何受他人觀點的影響。最終,文章鼓勵讀者偶爾給自己一些正面的自我暗示,以提升自信心和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一份工作中,你最想得到什麼?最想學習、收穫什麼? 記住,這些才是你的目標。有些錢,是專門來誘惑你放棄長遠目標的。 每一次的職涯轉換,我都會重讀這本《底層邏輯》 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事實、立場與信仰,是否堅不可摧? 還有我到底看到了什麼底牌!?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受過的教育,講得都是人定勝天。慢慢地發現,人是勝不了天的,無論成功與失敗,好像那條路早就在那邊了,只是人們用自己淺薄的常識,來判斷一件事情的難易程度而已。 我們以為自己解決了很多事,實際上,能解決的,都不叫個事。我們只是處理了主幹上的枯枝,對於主幹的存在與否,我們根本是無能為力! 有位企業主,找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當遇到問題時,通常忽略了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和過往發生的問題背後的本質不盡相同。學習鍛鍊自己的洞察力,從而理解本質,解決問題是重點。
Thumbnail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