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一場真誠溫暖的分享|魔杖之外 湯姆·「跩哥馬份」·費爾頓的成長與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真的是,怎說好,生活中甜美的小驚喜。

好看程度大約是是:如果年末回顧我要選出五本2024年看過最喜歡的書,這本必定榜上有名。就是這麽好看!


很老實說,一開始想看這本書,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狂嗑跩妙,又聽說這本有提到很多《哈利波特》的拍攝花絮,才有點心動(然後Emma還幫這本書寫了序omg)。在網路上搜了一些書評,發現竟然是全好評,就放心買了。


怎麼說呢,我一向對「名人自傳」是不太感冒,總覺得是很自戀/自我中心的人才會出版自傳(我承認是刻板印象)。即使行文如何內斂謙卑,還是能嗅到那種超級自以為是的氣息。又或者是文體所限?好像怎麼寫,都只能是「從自己角度去看自己的經歷」,但人就是很喜歡自我防衛的生物呀,所以多少也會變成「為自己所作所為辯解」或類似顧影自憐之類的,能真實反省自己的部分卻很少。


但這本我才看了幾個章節,甚至還未說到在HP劇組的事情,只是介紹了湯姆的家人和童年試鏡經歷,就推翻了我對「自傳」的偏見了。


1. 我能理解為什麼Emma在序中,會說Tom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感到「被看見」的人。與其說他是在寫自傳,其實他更側重的是在寫跟不同人之間交匯。而且他的記憶力和觀察力也真的太瘋,只要是跟對方的互動,即使是很細碎的片段,他都能夠寫出來。彷彿他才是那個小人物,然後每個在他生命經過的人都是大明星。我特別喜歡他寫跟家人的那個部分。


2. 有些人描述感受時,很擅長用比喻法,或是很詩意地形容抽象的情緒起伏。但Tom則用了很具體的事件、很具象的方法去描述他的情緒反應,所以很容易就能代入理解。我覺得這點很棒。


3. 本來我對童星的長大生涯其實沒有多少興趣和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太早嚐到成名的滋味容易走歪路吧?」這種程度。但這裡面提到的掙扎讓我很深刻:


節錄:

「當下我還不懂,但我的眼淚其實是在教我重要的一課。觀眾能從頭看一部電影,想看幾次就看幾次,電影不會消失。但對於演員和劇組人員來說,我們與電影的關係更為複雜。魔法存在於過程中,而這個過程是存在於過去的一段時光。你可以反思這一段時光,你可以為它感到驕傲,但是沒有辦法再來一次。⋯⋯。幾個月來,你都是一個巡迴馬戲團的成員。你們是一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一起走過十幾個城市,一起用餐,一起演戲,一起搞砸再一起解決問題。你們離開家、離開家人,在遙遠的旅館相聚一堂,雖然不是永遠都能歡笑玩樂,你們還是形成了某種親密的羈絆。然後,突然就結束了。形同代理家庭的這個共同體消散到世界各地,沒了。」


「九歲的湯姆只能在這些情緒的邊緣笨拙地摸索。九歲的湯姆對時間的流逝一無所知。他有興趣的是重返足球場或魚湖,而不是深入分析自己的感受。但當他坐在梳化椅上,紅色鯔魚頭慢慢被剪掉,也許他第一次感受到失去寶貴事物的心情。


同樣的事情將來還會發生,因為每次工作結束時,三十幾歲的湯姆仍然會嚎陶大哭。」


看到最後一句我心還揪了一下。


4. 作者文筆如何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是看英文原文(#(感謝偉大的中文翻譯)但鋪排上能讓人看得很順暢。(為什麼我總強調這點,因為這對閱讀體驗真的很重要!!要我一字不漏的看完每一段文字,很難!!我很容易就會走神,或是覺得不重要,然後腦海自動將某些部分省略掉。)書寫的調調也是走英式幽默的路線。話雖如此,還是能在片言隻語中感受到這一切都是鋪墊––為了之後急轉直下的人生經歷,相信這種幽默感在那部分會反過來背刺我(壞透了。


5. 看完這本書,我很高興(或是欣慰?)Tom能用這種輕鬆詼諧但莊重的方式寫完這本書。對於在「正常人」世界出生和長大的我,只能在字裡行間窺探到少許「名聲」這種奇異毒藥的遺害。那種迷失和醉生夢死、那種打開會議室門的驚懼、那場公路上的「逃亡之旅」,離我這種「麻瓜」的生活很遠,但也足夠驚心動魄,更遑論是身處這片混亂當中的Tom本人。情緒困擾其中一個最可怕的地方,是它會令人變得「不再像自己」。但經歷了所有「試煉」、治療和陪伴,Tom還是再度成為了那個能寫出如斯溫暖文字的人。真好。


6. 其實本來也有考慮要看原文的,但實在對自己的Reading能力沒有信心,還是乖乖去看中文版(很感謝譯者的翻譯)。但原來這本還有英文有聲書。而且是:Tom Felton。親。自。朗。讀。British accent。我已經決定會去聽了。多謝款待。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基本資料 - 書名:一個都不留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作者: 阿嘉莎.克莉絲蒂 Dame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 - 譯者:王麗麗等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0.08.01 - ISBN:978957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第一本長篇小說就是哈利波特,印象中某天午覺睡醒的我問爸爸在笑什麼,爸爸說:「這個人的名字唸起來好好笑,『阿不思 • 鄧布利多』。」   我不明所以,但跟著笑了,「把拔在看什麼我也要看。」我說。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創業,但不知從哪開始?又或者你已經開始了創業之路,卻遇到了許多始料未及的狀況正在卡關。 近期又有本好書要介紹給你們啦! 《優勢創業》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在這個變化迅速的市場中,如何發現並利用個人優勢來實現成功創業的目標。本文我將透過書中的分享,告诉你尋找自己優勢的方法,同時帶你一起探索將優勢轉
Thumbnail
原文撰於2018/08/19,原標題是閱讀之旅 - 哈利波特,但我相信沒有人會想看哈利波特的閱讀心得,這邊文章是紀錄我與哈利波特相識的過程。 我非常期待這篇,想說的事太多了,擔心自己無法好好描述,盡量用圖文呈現。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前陣子在滑臉書時滑到誠品的貼文在介紹儲思盆筆記本,越看越吸引我立馬打開誠品app查看,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 除了筆記本還有其他哈利波特的周邊商品,加了一堆願望清單中,有些商品誠品目前賣完還在等誠品的補貨通知! 因為想要的實在太多了 但那時候還沒領錢所以先買個兩樣外加一本書籍,然後每天都期待到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基本資料 - 書名:一個都不留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作者: 阿嘉莎.克莉絲蒂 Dame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 - 譯者:王麗麗等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0.08.01 - ISBN:978957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第一本長篇小說就是哈利波特,印象中某天午覺睡醒的我問爸爸在笑什麼,爸爸說:「這個人的名字唸起來好好笑,『阿不思 • 鄧布利多』。」   我不明所以,但跟著笑了,「把拔在看什麼我也要看。」我說。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創業,但不知從哪開始?又或者你已經開始了創業之路,卻遇到了許多始料未及的狀況正在卡關。 近期又有本好書要介紹給你們啦! 《優勢創業》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在這個變化迅速的市場中,如何發現並利用個人優勢來實現成功創業的目標。本文我將透過書中的分享,告诉你尋找自己優勢的方法,同時帶你一起探索將優勢轉
Thumbnail
原文撰於2018/08/19,原標題是閱讀之旅 - 哈利波特,但我相信沒有人會想看哈利波特的閱讀心得,這邊文章是紀錄我與哈利波特相識的過程。 我非常期待這篇,想說的事太多了,擔心自己無法好好描述,盡量用圖文呈現。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前陣子在滑臉書時滑到誠品的貼文在介紹儲思盆筆記本,越看越吸引我立馬打開誠品app查看,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 除了筆記本還有其他哈利波特的周邊商品,加了一堆願望清單中,有些商品誠品目前賣完還在等誠品的補貨通知! 因為想要的實在太多了 但那時候還沒領錢所以先買個兩樣外加一本書籍,然後每天都期待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