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名《沒有媽媽的超市》,我們不難看出這本書圍繞著母親與食物,透過味蕾記憶,重新拾起逝去的情感聯繫。作者為韓美混血的Michelle Zauner,同為獨立樂團「Japanese Breakfast」的主唱。這本回憶錄用細膩的文字講述了她與母親相愛相殺的成長經歷、被癌症阻礙的和解之路以及喪母後透過食物重新建立與母親連結的心路歷程。
剛讀完這本書,雖然「用食物來療癒哀痛」的主題並沒有完全觸動我,但其中描述食物如何把我們帶回自己的根深深打動了我。不知道你們的回憶有沒有味道?在異鄉生活多年,熟悉的家鄉味道就像一座情感的橋樑。那種咬上一口熟悉的菜餚、瞬間被帶回家的感覺,是如此親切和療癒。對於那些也許正漂泊他鄉的人,食物不僅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更是一份回憶的承載。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口味道都是一種歸屬。
Zauner 在書中探討了作為亞裔移民家庭的一員,如何在不同文化間尋找自我認同。這種對身份和文化的拉扯,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經歷。從告別家鄉的那一刻起,「家」似乎變成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那種對文化、身份、歸屬感的渴望,卻又感覺自己是永遠無法完全融入新地方的異鄉人。對於堅守自身文化而圍爐或是融入當地而丟失部分自己的選擇總是感到困惑。那個土生土長的「家」視乎從我在閘門前與親友們道別、轉身擦淚離開、踏上飛機的霎那間,已無聲地與我漸行漸遠。
懷念熟悉的是「以前的家」,就算回去也已經不再一樣。過往的自己被連根拔起,卻找不到可植根的地方。這是一種stuck in-between的感覺,回去不再是家,但向前卻不能徹底紮根。這一種找不到根、迷失、疏離的狀態 —— 同時也讓人開始思考,家與歸屬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想,對作者來說,寫這本書可能是一種療癒的過程,讓她能夠梳理那些層層堆疊的經歷與情感。對我而言,剛開始讀時,我和故事的共鳴點似乎僅限於熟悉的成長經歷——亞洲家庭裡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努力適應一個從未完全屬於自己的文化。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感覺到更多。
書中對亞洲家庭中高期待與含蓄愛的描寫,讓我感到既熟悉又心酸。父母從不善於表達情感,總是透過嚴厲和沉默傳遞關心。這些回憶讓我想起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與迷茫。那時的我,突然被迫生活在一個連父母也從未抵達過的國家,常常覺得像是被投擲於深海中,必須靠自己努力掙扎。成長的過程中,我總是渴望他們的肯定,但隨著時間推移,卻也累積了很多複雜的情緒。曾經埋怨他們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讓我成為一個需要拼命適應、與生存抗爭的人。卻在成年後逐漸明白,這一切都來自他們對我的深愛,儘管表達方式並不總是令人舒服。
但現在,隨著年齡增長,我的心態變得柔和了許多。我開始理解,他們的愛,即使不完美,但卻是他們所能給予的最好的方式、也充滿了他們的努力與掙扎。他們的方式或許不總是能讓人感到溫暖,但那背後的關心是真實的。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這些回憶與情感。它不僅僅是關於悲傷或食物的故事,而是關於身份、家庭與成長的故事。它溫柔地提醒我們,那些看似矛盾的情感與關係,其實都深深根植於愛。如果你也曾在這些情感中掙扎過,也許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安慰與共鳴。
˙· 𓆝.° 。˚𓆛˚。 °.𓆞 ·˙‧̍̊
書名|《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作者|Michelle Zauner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1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owmeow:@onemorepage.a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