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關於留下的人,幽微溫暖的迷幻小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去年媽媽驟然離世,整個人彷彿陷入了五里迷霧,一片茫茫。那時在IG限動上問說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適合看的書。其中,書友畫說有一天推薦了吉本芭娜娜的這本《廚房》給我。讀完覺得真的很適合那個狀態下的我,非常喜歡。

這本書是由三個中篇小說組成,除了《廚房》之外,還收錄了《滿月》和《月影》等兩個作品。《滿月》是《廚房》的續篇,日文的標題就叫《滿月 廚房2(滿月 キッチン2)》,而《月影》則是獨立的作品。

雖說久聞吉本芭娜娜大名,但這其實是我第一次讀她的作品。覺得她的故事很有「生活」感,透過日常細膩地帶出人們幽微的情感。三篇作品都帶著悲傷的色調,但同時也隱隱透出些溫暖微光,還有些微虛幻的部分很勾人。以下聊些心得。

【留下來的人】

這三個故事都以死亡作為「前提」,每個故事主角都失去了重要的人。而其中的醍醐味就是藉由細談這些「留下」的人,帶出種種隱微的情感。很多的描述都讓我心有戚戚焉。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整個人是很混亂的。但要處裡的事很多,只能先硬把自己整起來,勉強地行動。真的就像雄一所說的:

我比我自己以為的還要更混亂,光是該處裡的事就有很多,每天都糊里糊塗地就這麼過了。

等到喪禮結束,開始有餘裕思考,整個人就變得恍惚。一切都好不真實。總忍不住想:明明前些日子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沒了呢?書中美影形容的貼切:

不久前發生的種種,不知怎地來勢洶洶地從我面前奔馳而過。被愕然拋下的我,竭盡全力也只能慢半拍的應付。

原本很習慣的家,突然也變得有點怪異。看到美影的這句:

祖母死了,這個家的時間也死了。

我瞬間懂了,對啊,就是這樣。重要的人離開了,時間與空間都掉了線,失去了原本的輪廓。

過段時間,以為一切慢慢回軌,悲傷卻又總冷不防襲來。書中美影因為看到公車上老奶奶與孫女的互動,猛然發現淚水已滑到胸前。其實我也常這樣,各種地方都能想到媽。可能是經過間一起吃過的餐廳,又或猛然想到她說的某句話,諸如此類情境都能讓我淚滿襟。印象最深的是在台北一間書店看到媽媽曾推給我看的《冰點》,才覺得懷念,瞬間眼淚已止不住,只能快快走到角落偷偷啜泣。

只能說,做個留下來的人,真的好難好難啊。美影的這句話真的看得很心碎:

心愛的人都全都逐一死去。可我們還是必須活下去。

【寄託】

作為留下來的人,有的時候會需要一個情感上的寄託。對美影來說,「廚房」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

全世界我最喜歡的地方大概就是廚房。
不管它在哪裡、長什麼樣子,只要是廚房,有地方讓我煮東西,我就覺得自在。

在被田邊家收留前,她甚至天天都睡在廚房。在哪都睡不好的她,只有在冰箱旁才安心入眠。甚至當她來到雄一的家時,最先想看的地方也是廚房。

因著這樣的鍾愛,美影得以藉由料理來重整自我。在奶奶離開後的那個夏天,她近乎瘋魔地開始學烹飪。最後,她休學並成了烹飪老師的助理。很喜歡《滿月》的最後,美影說的:

想必今後還會擁有許許多多那樣的廚房。在心中,在真實生活中。或者,在旅途中。一個人,一群人,也許兩個人,在我足跡所到之處,必然會擁有許多那樣的廚房吧。

我不會料理,對廚房沒這樣豐厚的情感。要說我的寄託,大概還只能是書吧。或許對我而言,書櫃就是類似的存在。

而《月影》中的五月與阿柊則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找尋對悲傷的出口。五月較為一般,就是去慢跑。阿柊就比較古怪些,弓子死後,他竟穿起了水手服:

當時我問他,是基於感傷才穿那身衣服嗎?他說並不是。人死不能復生,衣服就只是衣服。但是,穿了會覺得精神一振。

跑步與水手服雖然乍看截然不同,但對兩人來說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如五月說的:

我深深理解。他的水手服就是我的慢跑,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兩者都只不過是讓萎靡的心情振作起來的手段罷了。我們只能藉由轉換注意力來爭取緩衝時間。

當然,這樣的「寄託」並不能真正解決失去的迷惘。要撥開這片迷霧,需要一些魔法……

【彼岸】

在《月影》中,「彼岸」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不論是五月或阿柊,都是透過迷幻的虛境與亡者重逢,並進一步找回自我準心。

五月的「彼岸」是那條將城市一分為二的河。河上有座橋,以前她常和住在對岸的阿等約在那碰面。在神祕少女有麗的引介下,五月得以在這個生與死的交點與阿等重逢。書中的形容莫名魔幻:

記住,從現在起,這裡的次元與空間、時間都可能會晃動、錯亂。說不定你就站在我旁邊可我倆都會看不見對方,也可能彼此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東西。……注意看河對岸。絕對不能出聲,也不能過橋。

讀的時候不禁會想,我也好想要一個這樣的橋啊……

而阿柊的與「彼岸」的接點則是透過夢的連接。在夢中,他得以和與弓子好好道別:

她打開我房間的衣櫥,仔細取出水手服,就這麼抱走了。她用口型跟我說拜拜,笑著揮手告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結果又睡著了。果然是做夢吧。可是,水手服不見了。到處都找不到。

透過夢,虛與實,生與死,再次找到交點。很喜歡這樣有點魔幻的設計。其實在《滿月》中也有類似的橋段,就是美影與雄一的夢中廚房。透過夢的鍵結,兩人也療癒了彼此。

其實在讀這本書時,我曾默默希望能夢到媽媽,但未能如願。沒想到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竟然夢到了。細節不記得了,只隱約記得我有告訴她說我一直很努力,然後她淡淡地笑著……

【後記】

讀這本書時,總會默默的被很多句子點中。這邊再節些很愛的句子:

人生如果沒有真正絕望過,不知道真正無法割捨的是自己哪個部分,就算長大了也無法懂得真正的快樂喔。
感冒啊,這個時候是最難受的。搞不好比死更痛苦。不過,應該不會更痛苦了。因為每個人的極限是不會改變的喲。或許會一再感冒,發生和現在同樣的情形,但是只要自己挺得住,一輩子都不會更痛苦了。
無論如何,我都希望繼續意識到「自己有一天會死」這件事。否則我無法感到真正的活者。

不過,儘管書中充滿對死亡與痛苦的小哲思,我最愛的段落卻是《月影》裡面千里送豬排的段落。美影對豬排的形容實在是太罪惡了,害我看得當下超想吃豬排飯:

這碗豬排簡直堪稱是奇遇,手藝實在太讚了。無論是豬排的肉質、高湯的風味、雞蛋與洋蔥的烹煮火候、煮得偏硬的白飯,通通無懈可擊。

然後,美影攀牆送飯的段落更是荒謬到有點不真實。覺得吉本芭娜娜很擅長在看似日常的敘事中插入一些虛幻元素,看得讓人會心一笑的那種。

送大家一份豬排(攝於三筋-高雄1號店)

送大家一份豬排(攝於三筋-高雄1號店)

最後,還是謝謝畫說推給我這本書。讀完彷彿被洗滌了一次。當然,很多時候還是會悲傷,但是似乎已經更有勇氣走下去了!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壹肆說-avatar-img
2024/02/17
把自己五年前寫的心得翻出來看,果然有些深刻的東西還是很深刻(雖然那時候剛開始寫,有些文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XD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7
壹肆說 回去看自己的心得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XDD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4/02/16
剛從印度回到台灣,看到標題就馬上點進來了,超喜歡吉本芭娜娜的書,《廚房》也是珍藏的一本,她寫的故事,無論是長篇或短篇,筆調大多是淡淡的,但在看似平淡的細節裡,常常都帶有一種微微靈異的療癒感,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會覺得內在的某個部分被療癒了。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6
亭安 Ann Lin 她的書真的有種奇妙的力量。謝謝書摘,那段我也好好喜歡。然後,印度看起來超有趣的呢,也繼續期待妳的分享~
winterblue-avatar-img
2024/02/14
吉本芭娜娜的文字真的是悲傷中帶著一點微光,前陣子剛好在看他的《手套與憐憫》,這本也好溫暖,推薦給你!希望你早日找到和傷痛共存的方法,可以繼續過著幸福的生活~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5
winterblue 謝謝,應該有再往這樣的方向前進了😂《手套與憐憫》看起來也好棒,加入書單,感恩~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3會員
265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那一天,我在工作中接到妹妹的來電告訴我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阿嬤安詳離世了,語氣中帶著哽咽,我鎮定地回覆之後繼續埋首於工作,直到幾天過後被告知做法事的時候一直擲不到聖筊,應該是阿嬤惦記著我尚未返鄉之故,當時心頭一陣酸,也感嘆在異鄉打拼的身不由己。 其實,在阿嬤過世的好幾年前,似乎就開始出現失智
Thumbnail
那一天,我在工作中接到妹妹的來電告訴我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阿嬤安詳離世了,語氣中帶著哽咽,我鎮定地回覆之後繼續埋首於工作,直到幾天過後被告知做法事的時候一直擲不到聖筊,應該是阿嬤惦記著我尚未返鄉之故,當時心頭一陣酸,也感嘆在異鄉打拼的身不由己。 其實,在阿嬤過世的好幾年前,似乎就開始出現失智
Thumbnail
湯水在我心目中是觸碰到文化根源,是定義自己、清楚我是誰的飲食。 繪本《媽媽的一碗湯》穿插在母女之間一碗碗湯的交流,直到母親去世,由孫女繼承了這顆煲湯魂。
Thumbnail
湯水在我心目中是觸碰到文化根源,是定義自己、清楚我是誰的飲食。 繪本《媽媽的一碗湯》穿插在母女之間一碗碗湯的交流,直到母親去世,由孫女繼承了這顆煲湯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碎碎淺淺的各種阿公
Thumbnail
碎碎淺淺的各種阿公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世,整個人彷彿陷入了五里迷霧,一片茫茫。那時在IG限動上問說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適合看的書。其中,書友畫說有一天推薦了吉本芭娜娜的這本《廚房》給我。讀完覺得真的很適合那個狀態下的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世,整個人彷彿陷入了五里迷霧,一片茫茫。那時在IG限動上問說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適合看的書。其中,書友畫說有一天推薦了吉本芭娜娜的這本《廚房》給我。讀完覺得真的很適合那個狀態下的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