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在工作中接到妹妹的來電告訴我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阿嬤安詳離世了,語氣中帶著哽咽,我鎮定地回覆之後繼續埋首於工作,直到幾天過後被告知做法事的時候一直擲不到聖筊,應該是阿嬤惦記著我尚未返鄉之故,當時心頭一陣酸,也感嘆在異鄉打拼的身不由己。
其實,在阿嬤過世的好幾年前,似乎就開始出現失智的情況,每次我返鄉的時候總會重複詢問我是誰,甚至還問我結婚了沒?但阿嬤對於幾十年前的往事卻仍舊記憶猶新,彷彿活在遙遠的時光記憶裡。
關於阿嬤記憶力退化這件事,我們沒有刻意帶阿嬤去確認是什麼病症,也沒有把「失去」這件事看待成是一件悲傷的事情,畢竟只要阿嬤的安全無虞,心情是安穩平順的,即便阿嬤失去了一些記憶,但只要我們還記得就足夠了吧?
日本導演、編劇、小說家川村元氣認為花與記憶十分相似,雖然綻放的時候鮮豔奪目,但卻很快面臨枯萎而讓人悵然若失,直到死前所殘留的記憶應該不超過一百個,所以也是《百花》這部小說名稱的由來。
故事敘述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描述各種「失去」的關係,比如因為懷孕而與父母漸行漸遠,或是因為從小失去父親而讓自己失去為人父的勇氣,作者以過去與現在記憶交錯的方式呈現,也藉著「失去」證明過去「存在」的事實。
小說中也探討了一個女人生下了孩子,她所失去的不只是個人的時間,甚至原本屬於自己的話語及記憶都變得模糊,一切只為了孩子而生,曾經嚮往的隨心所欲已經徹底離開她的生命,所以走到生命的盡頭,失去部分記憶難道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嗎?
我在這部小說中看到更多的是這一對母子的「不安」,母親即便失去了記憶仍深陷於擔憂兒子走失的記憶中,兒子就算即將為人父也沒有絲毫喜悅的心情,只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父親的角色,凸顯了人們容易因為曾經「失去」而引發「不安」的事實,反而記憶是否清晰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記憶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樣貌不全然是相同的,但在這部小說中可以確定的是我看到了這對母子彼此牽掛及愛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