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之準則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處在社會裡,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人與他人相處時會感到樂在其中,有人卻令人感到痛苦萬分。又或者是原本關係很好但是這相處過程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導致長久以來的關係都沒有了,不如我們來學學中國古人們的智慧,他們是怎麼看待人與人相處。

人在世間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觸,接觸就要講究相處之道;懂得相處之道,人和人在一起,就會歡喜,就會讚美,就會交誼,就會成為朋友。

社會及是人與人之關係,人與人相處不能無交往,有交往,則必須有一個準則以資共循,方不致於亂,這就是對人知道,對人之道,自古以來聖聖相傳的心法,是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的要道求止於至善。能有所止,一方面是心有所守,一方面是行有所尊,這就是準則跟軌範。其道理博大精深,若學習之,小者能克己修身,大者能治國平天下。

〔大學〕下文云:「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道德 大眾所應該遵守的道理,以及合乎倫理的行為。

人類倫常的道理

1.君臣有義=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父子有親=父教子已慈,子事父以孝。

3.夫婦有別=夫待妻如友,妻事夫如賓。

4.長幼有序=兄愛弟以仁,弟敬兄以禮。

5.朋友有信=待朋友以誠,交往守信義。

常是五常 仁義禮智信

古人說:「仁誼(義)禮知信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並非抽象的名詞,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只要遵守佛教之五戒,即能逐步成為具足「仁、義、禮、智」的君子:

第一、仁,要憐惜傷痛。

第二、義,要羞恥憎惡。

第三、禮,要謙辭退讓。

第四、智,要辨別是非。

第五、信,要表里如一

相處之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種藝術,當中有很多的轉彎抹角,有很多的巧妙之處,《普門品》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要識趣,知道對方喜歡什麼愛好,興趣什麼談話;你能知趣,則從人我相處之道當中,就能討到很多的便宜。


    17會員
    71內容數
    這是我的小小沙龍,分享我的生活和感想,月有圓缺 ,人有禍福 ,會想寫文章的原因是,希望能實現夢想,不知道從哪個時候開始,好像是學生時期又好像是出社會以後,我嚮往可以靠寫文章或是說話賺錢,但不行動只會光想不做,到現在一事無成!年紀到了一定的瓶頸了,我想我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好吧!有想法就動起來,希望我能持續堅持下去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