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媽媽問我:會不會很希望小孩快點長大?
她說以前她都好希望我們三個能快快長大!
我說:不會耶,我都覺得小孩大得太快了,我都怕陪他們的時間太少,還沒抱夠就長大了。
我家很特別,爸爸當過廚師,天生味覺就很靈敏,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所以小時候是媽媽掌管廚房大小事,爸爸偶爾在假日露一手,但只要是假日或大節日,一定是兩人一起逛市場採買回家,然後一起煮出整桌美味給全家人享用,甚麼新鮮的、沒吃過的、想吃的,只要告訴爸媽,不管價錢多貴,隔天一定出現在餐桌上。
等我們都長大、爸爸也退休後,爸爸接過媽媽的菜杓開始買菜煮飯,逛市場是他每天最大的樂趣,兩個人個性南轅北轍從煮菜方式和菜色就很明顯看得出來;媽媽個性急,要快狠準在時間內上好菜開吃,爸爸則慢工出細活,常常餓到大家哇哇叫了,還慢條斯理拿小刀慢慢切菜,而且絕對不能催促他,一催可是會生氣的呢!
小時候寧願挨打也不屈服吃苦瓜,但某次被騙吃了爸爸燉的苦瓜排骨湯後驚為天人,就愛上苦瓜,也是他說食物要細細品嚐,狼吞虎嚥或吃太撐就不好吃了,要抓到剛剛好又還有些餓的感覺才會意猶未盡、覺得好吃。媽媽常笑說美食家爸爸養出一群刁嘴的孩子,但是我們甚麼都吃既不挑食也勇於嘗新,唯一要求是新鮮和用心。大學時期的我熱衷於追隨美食版上一間又一間的美食餐廳,常常在媽媽準備好晚餐後才告知今晚不回家吃晚飯,氣得她用客家話罵我很夠愗(可惡)!沒想到總向外尋求的我,吃遍有名餐廳後才發現有些家的味道是外面怎麼樣都比不上的!就像冬天家裡桌上常出現的燒酒雞,那酒香簡直是!!才踏進巷口還沒到家門口,就聞到在遠處飄香的雞酒(客家人全酒燒酒雞),一進家門馬上坐下來喝上一碗又一碗的酒湯,好酒量也這樣訓練出來了!
年輕時當過大廚的爸爸也很有巧思,總能將手邊食材創造出新料理,還能復刻外面餐廳的美食,只要我們想吃,這些餐點總能在他巧手下在餐桌重現。
用餐時我們會關掉電視,但偶爾會打開音響放喜歡的音樂,全家圍著桌子一邊吃飯一邊天南地北的聊天,爸媽生意上遇到的狀況,我們上學發生的趣事都會在餐桌上聊起,吃飯真的是聯繫家中感情很重要的一個時刻。
從小都是媽媽準備便當,沒訂過便當,還是每天早起準備的飯菜,因為女兒不肯吃蒸飯箱蒸過的便當,寧願吃冷便當,媽媽愛女心切,天天現做,連高三留校晚自習也親送便當給我們姊妹倆,同學們很羨慕我們,可是看同學天天換著泡麵吃,沒機會吃泡麵的我們反而偷用便當菜換泡麵吃,媽媽應該到現在都不知道吧?!想當然爾,我們的早餐通常也是白飯配菜,還有養生茶隨時喝,後來才知道在中醫說法中早餐吃飯是個好習慣。
高中同學和大學同學來家裡玩,首先被爸爸那盤繽紛水果盤嚇到,接著再嚐到爸媽聯手端出的美味佳餚,都成了日後聊天的話題,還記得好友念念不忘每每提到在我們家喝過那濃郁的蒜頭雞湯,也對全酒燒酒雞記憶深刻。
小時候覺得媽媽有著十八般武藝卻在家當家庭主婦有點大材小用,但家門口的那盞燈永遠亮著和熱騰騰飯菜香,不用自己帶鑰匙,按門鈴有人開門對小孩來說,是多美好的安心存在。
婚後還沒生小孩前,每天下班都回家吃晚餐喝過爸爸泡的綠茶,再包個便當給老公才心滿意足回家,卻在當媽媽後,也想給孩子有媽媽的味道而心甘情願每天準備不同菜色,傳統節慶時準備應景食物,延續娘家習慣,一家人圍著吃晚餐,邊聊邊吃是我們的放鬆方式。現在,每到一地我們都帶著孩子一起逛市場,認識當地特色,認識當季食材,是我們喜愛的活動。
從爸媽身上學到的,又傳承給孩子們,打造我們自己的記憶書櫃,希望也讓孩子從食物搜尋到媽媽,想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