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2/4(日)《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新書分享會(楊舒涵、謝佳芳、魏與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出版的契機,起因在2021年心靈工坊出版了《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我們覺得可以有更深的探索。「心智化」是什麼?聽來專業,但就像是日常口語說「將心比心」這樣的能力,可以藉由思考他人行為背後的心智狀態與意圖,來了解他人行為的意義,也就是「可以從外界的視角看待自己,也可以從內在的視角看待他人。」那這樣的概念如何展現在實務工作中?本書譯者群在學校與臨床工作中,發現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治療工作在台灣一直未有系統化的論述;而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工作通常時間也有限,受限學期和次數限制;再來就是孩子如果在診療室狀況好轉,但如何讓這樣的效果能延續在學校或家庭,如何與家長工作就變成重要的挑戰。本次新書分享會很高興能邀請魏與晟(《心智化》譯者)、謝佳芳(本書審閱者)、楊舒涵(本書譯者)三位諮商心理師,從不同角度來切入分享。


魏與晟 / 諮商心理師,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智化》譯者

魏與晟 / 諮商心理師,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智化》譯者

魏與晟諮商心理師說,「心智化」就是一種社會性的想像能力,「跟朋友講話,對方在想什麼,我自己講什麼才適當」,這些都是無形的東西,因此需要動用一種獨特的想像力,去做社交溝通。因此,心智化的能力,就是知道「行為(看的見)」背後有「心智狀態(看不見)」存在,例如:在國小,看到孩子不寫作業,我們會好奇他為什麼不想寫作業;孩子使用暴力行為,我們會好奇他為什麼想用暴力行為,就是好奇他的心智狀態。因此所謂好的心智化能力,就是一個人能夠用「心智狀態」這樣抽象的概念來理解自己與別人,這是每個人在正常發展中都已學會的能力。

然而在某些時刻,例如爭吵,抓狂,或是在高情緒張力時,一般人就可能暫時失去心智化能力(自己或他人的雷點),像在在評論各式各樣的事件時,我們有多少程度會只用外顯的行為來判斷他人是怎麼樣的人,而不會好奇他的心智狀態。例如:體罰就是很用外顯行為來思考的一種情況(你不乖,就把你打到乖),而現代觀念如正向教養,就希望我們能夠去好奇小孩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心智狀態。在某些極端情境,像在臨床上就會遇到有心智化能力發展不好;或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偏向某一種極端。因此心智化這概念,有助於讓我們了解,一般人都會有心智化的能力,但對某些人而言會是種特殊的困難。

依附關係的研究,起因於了解母嬰關係之間如何溝通。從過往至今近40年持續的研究成果,而心智化理論算是依附關係一脈相承而比較新的理論。可以這麼說,主要照顧者與嬰兒間有種很特殊的關係,寶寶的依附為了要獲得心智化能力,因為在依附關係中照顧者理解嬰兒,就像母親回應給嬰兒他肚子餓了,嬰兒便能藉此理解自己,發展社會想像力,在其未來的上學、就業應用這份社會想像力,畢竟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然而,若早年依附經驗有創傷,心智化能力可能會在特定情境中出問題,這樣的問題會在類似依附的情境(人際關係/親密關係)中反覆發生,例如:有些人無法面對看起來很嚴厲的老闆、有些人無法接受要求太多的伴侶,會重新觸發幼年的依附經驗,變得非理智,造成早年經驗影響成年後面對特殊情境時的社會想像力在詮釋或理解上,有所扭曲或偏誤。

而心智化應用的現況,可說這是一種源自於精神分析的理論,一直致力於跨界對話,具有相當強勁的實證研究基礎(療效研究、神經科學),自2002年的理論發展,如《心智化》本書的內容就在理論的起始點,現已廣泛應用在醫療、學校、親職、社區等各種領域中。例如,在醫療場域,心智化理論對於人格障礙的狀況有很完整的個案概念化;學校領域,也有應用於學生霸凌的狀況等。


謝佳芳 / IPA精神分析師,臺灣諮商心理師,本書審閱者

謝佳芳 / IPA精神分析師,臺灣諮商心理師,本書審閱者

謝佳芳諮商心理師分享,心智化理論是她近幾年才接觸的東西,與自己的精神分析傳統不太一樣,但接觸後發現,這就是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甚至可追溯到自己大學時代就在做。自己是義務張老師出身,當國小老師一年後,就發現自己覺得所學很不足,無法幫助孩子們,因而轉念心理學與諮商,也從面對一群孩子的眼光,落在一些覺得明明有潛力但好像卡住的孩子身上。當上諮商心理師後在大專院校與成人前期的學生們工作,從精神分析觀點來講就是分離個體化的議題,因為這些孩子是第一次離家,第一次段考後,各式各樣的崩潰就出現了。當時把什麼學派的理論和技巧都拿來用,但仍覺得不夠。因緣際會下,開始學習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去思考,在紐約學習成人與兒童的精神分析訓練,發現這取向可以讓自己一直一直想下去,而不會像自己用其他學派會卡住,或只能用其中一兩招,更能夠對另外一個人好奇,將心比心,是她心裡很溫柔的一種治療取向,特別針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對象時,可以提供怎樣的思考與幫助。

《心智化兒童治療》針對5至12歲的學齡兒童,特別在教育現場,採用有時限、次數有限的環境內工作,但仍能帶著好奇與溫柔,能為孩子們發會最大的影響力。治療目標有三種:

一、提升兒童情緒調節的能力。若以生氣(aggression)來說明調節的意思,譬如說生氣、衝動,或有想要做很多有生命力好玩的事情,在精神分析領域都會把這些放在aggression這一塊,會希望每個人都要有,而非期待一個人是不會生氣的人,像個機器人。希望大家都可以擁有這些情緒,這是人類很原始的生命力,並不希望消失,但又希望人能有方法調節這些的能力。可能生氣或沮喪到想要揍人、揍牆壁時,如何讓自己「收回來」一點,了解一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例如:原來我是不喜歡誰對我怎樣,而我很生氣,但我能否拉回一點,想出不同的創意,不要如此生氣,甚至超越目前的狀態,用在良性的競爭上、或發明更厲害的東西等。心智化兒童治療希望能營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可以練習感覺自己的情緒,不會害怕,能自我掌握。

二、創造安全情境,讓孩子練習說故事(心智化的敘事),可以越來越詳盡地說故事(elaborate)。例如在輔導室,一個孩子臭著臉進來,問怎麼了,卻只給「沒有,那個人很機車」這樣很短的回答。但在心智化的治療取向裡,會希望能幫助孩子對自己好奇:「為什麼我覺得那個人很機車、為什麼我現在有這種感覺」,所以可以透過心智化的技巧,如引導式的提問、增進孩子的主體性等,讓孩子願意多講一點自己的故事,藉著治療師對孩子的好奇,孩子開始思考如何對治療師訴說故事,盡量發揮他的幻想,說出想像的世界是什麼。

三、增加孩子較為正向的自我意象。這與增加孩子的主體性有關,讓他覺得有控制感,可以因應這個世界,也可以掌握自己的狀況,就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

佳芳接著分享遊戲治療室的設置,但強調只要治療師對孩子有愛,有個空間有扇門,就可以工作。重點在於心智化取向的兒童或遊戲治療師,要願意跟孩子玩(playful)。她很納悶有些治療師接收到的訓練是「不要跟小孩玩」,但如果治療師不參與,孩子要如何願意在另一個人面前一起玩?心智化取向不只對孩子溫柔,也對治療師自身溫柔,也允許治療師接觸自己的內在孩童,因此治療師要能夠與自己內在的玩心保持接觸。溫尼考特曾說:「心理治療發生在兩個人玩耍領域的重疊處,病人的以及治療師的。心理治療和兩個人一起玩耍有關。當病人沒辦法玩時,治療師的工作,就是把病人從無法玩的狀態,帶到可以去玩的狀態中。」當孩子願意跟你一起玩時,你的治療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因為這代表孩子對你有足夠的信任,能夠放鬆,也是治療師不會那麼害怕與孩子靠近了。


楊舒涵 / 諮商心理師,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執行長,本書譯者

楊舒涵 / 諮商心理師,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執行長,本書譯者


楊舒涵諮商心理師說,在自己與兒童做治療工作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長。心智化取向很關注家長,也是用很溫柔的方式,而且做兒童治療能夠成功的關鍵,也是家長。如果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合作,自己做治療工作就會更具信心與順利。

心智化如何看待與家長工作這一環?佛洛伊德也曾與家長工作,就在小漢斯這位小男孩的案例上,算是心理治療史上蠻早的親職諮詢。因為治療師通常一週可能與孩子碰面一小時,即便有一週多次,但離開治療室後,孩子最常接觸的仍然是爸爸媽媽。因此,父母身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而且,親職也是一種發展階段,從備孕、懷孕、生產、養育,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和學習。「如果說你的孩子十歲,其實你也是十歲的父母阿。」因此,父母是需要學習的,也需要專業的協助,來理解孩子的需求並有所回應。從依附關係的研究已有許多研究證明,依附在心理健康領域被看重,是因為有很高的比率有代間傳遞,從上一代循環到下一代。例如家暴的家庭,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很高的比例一樣做出家暴的行位,就像創傷被傳遞,產生負向的影響。而治療師的工作,就在於轉化親子關係,可以極大地協助到孩子與家長的成長。

為什麼要重視家長的需求?因為家長大多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的父母/照顧者,然而,就算是再好的父母也會有心智化能力當機的時候。治療帶來的正面改變,有賴於家長持續地在治療室外去維持一個良好的情境才能保持下去。所以治療師若能支持家長有好的心智化能力,就能讓孩子也出現好的心智化能力,就像是治療師對父母也抱持好奇心,給予安心探索父母自己心智狀態的環境,就像最初理想的依附關係情境,身為家長的爸爸媽媽安心了,能夠思索自己的狀態,從不知道到知道,就有控制感可以讓家長自己做得更好。

心智化概念上有所謂「知識上的信任」,可以想像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中,有沒有遇過這樣一位「好大人」:你很信任他、喜歡他,那個大人講的,你都覺得很重要、很有價值。這是治療師和爸爸媽媽都很想要達到的,因為我們講的,孩子能夠聽懂而且接受,就可以有效學習。這也適用在給家長好的環境、被治療師照顧的經驗,家長就可以把這樣的經驗再帶給小孩。這過程中,就會促進父母的反思功能(心智化能力),如:好奇心(理解心智狀態的不透明性)、想像力(推測自己與孩子心智狀態的能力)、敏感度(情緒上的可獲得性)、動態性(知道親子雙方的心智狀態會互相影響到彼此的行為)

《心智化兒童治療》這幾位作者都來自安娜.佛洛伊德中心,是英國心理治療的重鎮,安娜佛洛伊德是這中心的創辦人,曾說過一句話:「Listening to a child's inner voice can reveal important truths about their experiences.(傾聽孩子的內在聲音,會顯現他們經驗中的重要事實)」,這與心智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孩子行為底下的內在故事,需要被聆聽,家長的內在聲音也是。治療師願意相信,如果有人有機會聽到孩子與家長的聲音,並做澄清,完成心智化的過程,可以幫助親子關係邁向很大的一步。也希望閱讀本書的大家,可以理解這取向的初衷,也能在與孩子工作、甚或家長,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心智化只有人類所獨有的寶貴資產,其他動物不會有,而這會促進我們社會文明的發展,一切的源頭是來自於親子關係。換句話說,好的親子關係,是支撐我們社會很重大的力量。

主講人三人同台回應讀者問答,左起:魏與晟、楊舒涵、謝佳芳

主講人三人同台回應讀者問答,左起:魏與晟、楊舒涵、謝佳芳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新書分享會現場有許多兒童工作者、心理師、專輔老師、家長等讀者參與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新書分享會現場有許多兒童工作者、心理師、專輔老師、家長等讀者參與

主講者:魏與晟、謝佳芳、楊舒涵,三人合影

主講者:魏與晟、謝佳芳、楊舒涵,三人合影

大合照(左起:許人禾行銷業務總監、魏與晟諮商心理師、楊舒涵諮商心理師、謝佳芳諮商心理師、徐嘉俊總編輯

大合照(左起:許人禾行銷業務總監、魏與晟諮商心理師、楊舒涵諮商心理師、謝佳芳諮商心理師、徐嘉俊總編輯

攝影/趙士尊




#閱讀更多

博客來 https://reurl.cc/pr6RkQ
TAAZE https://reurl.cc/VNLoAy
金石堂 https://reurl.cc/YVeoy0
誠 品 https://reurl.cc/G4AYWy
灰熊iREAD https://reurl.cc/WRGYL7
馬來西亞.有店 https://reurl.cc/QeXldo

也可以到 #獨立書店 洽詢喔!
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社員書店 https://reurl.cc/jlW5Ky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書店地圖 https://reurl.cc/MROdE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及決定繼續接受MBT-C訓練的人不僅會在這項工作中找到新的想法,以支持你與孩子及家庭的工作,同時可以創造性地參與此處列出的模式,思考如何對其進行調整或修改,好適應廣泛的華語兒童與家庭的需求。
心智化並非一種能夠「完全準確」理解他人的能力,而是人類在生活中的一種自然的態度,鼓勵與協助我們在與他人互動時,能細察自身及他人的狀態如何影響到彼此間關係的省思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孩子心智發展的核心。
以心智化為基礎的短期治療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提升兒童在情緒調節上的能力,二是支持父母滿足孩子在情緒上的需求。經過訓練的助人工作者比較能夠在情緒張力緊繃的狀況下,辨認出心智化出錯的地方,協助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雙方的內在狀態。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的出版對台灣的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相當重要。如果能以此為基礎,讓越來越多治療師投入MBT-C,將能協助許多在心智化上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無法形成感官與想像間的正向循環,或是形成了但又因為某種因素而被打斷,因而陷入受制約反射影響的衝動或退縮當中。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我們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及決定繼續接受MBT-C訓練的人不僅會在這項工作中找到新的想法,以支持你與孩子及家庭的工作,同時可以創造性地參與此處列出的模式,思考如何對其進行調整或修改,好適應廣泛的華語兒童與家庭的需求。
心智化並非一種能夠「完全準確」理解他人的能力,而是人類在生活中的一種自然的態度,鼓勵與協助我們在與他人互動時,能細察自身及他人的狀態如何影響到彼此間關係的省思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孩子心智發展的核心。
以心智化為基礎的短期治療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提升兒童在情緒調節上的能力,二是支持父母滿足孩子在情緒上的需求。經過訓練的助人工作者比較能夠在情緒張力緊繃的狀況下,辨認出心智化出錯的地方,協助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雙方的內在狀態。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的出版對台灣的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相當重要。如果能以此為基礎,讓越來越多治療師投入MBT-C,將能協助許多在心智化上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無法形成感官與想像間的正向循環,或是形成了但又因為某種因素而被打斷,因而陷入受制約反射影響的衝動或退縮當中。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Pokémon GO已經更新了二月份的全部活動行程,迎接農曆新年以及月底的GO Tour:神奧地區,另外也有新開放的傳說寶可夢,整個二月份會相當的忙碌,就跟著Hugo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因為清晰自己的渴望是感受生命的美好,於是面對他人閒言閒語,便能做出更靠近幸福的選擇,不再那麼受人影響,而是為自己行動。 會後成員們帶著收穫離開,有的回應更清晰自己的渴望、有的回饋知道有一群人正用敘事陪伴的方式過生活是興奮的、甚至有參加過幾次的夥伴回應,透過明德的帶領讓他能跟自己內在靠近連結。
Thumbnail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Thumbnail
我在就讀大學期間,創辦南山高中校友服務隊─聚心活動團隊,一路接觸累積多元的活動經驗,直到遇見和踏進體驗教育領域,在攻讀研究所期間,論文寫作之餘,即投入體驗式培訓的見學和積累。取得學位和服兵役完成,正式投入工作,我想做的事情就是:體驗教育在教育現場的實踐。幸運加入康橋國際學
Thumbnail
方格子X 迷誠品上月底在誠品松菸店舉辦《理想的下午2020》數位寫作分享會,透過活動紀實側寫,帶你線上參與講座現場。二十年前的一本​《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的優閒步伐,時至今日仍讓人嚮往,舒國治說自己也許是最早的孤獨美食家,絕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一個人度過「理想的下午」...
Thumbnail
就在今年八月的仲夏 AndAction 終於又舉辦活動啦(內心十分激動啊🤩)溫層炸彈:ost 開放空間派對|找微醺、找點子、找夥伴,與特調相似基底加入不同元素後所呈現出的溫層炸彈,讓人非常驚喜的一場派對活動!
Thumbnail
「我也想經營Podcast要怎麼開始阿?」、 「你對於目前podcast這個產業看法是什麼?」、「 你文章都怎麼找到靈感的?」、「你的分享真的很真誠耶! 」上述這些回饋跟問題,是我目前在經營個人品牌這條路上獲得最大的支持力量,原來我也開始有所謂的影響力,這真的是近期參加活動最有感之一。
Thumbnail
去年年末,參加最具有意義的一場活動:溫層特調.2019 歲末深夜微醺派對。對於一個剛北漂的女子,在這有點陌生的環境,對於人事物還不是那麼熟悉,猶豫一陣子後還是決定參加的我,卻完全沒有後悔。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Pokémon GO已經更新了二月份的全部活動行程,迎接農曆新年以及月底的GO Tour:神奧地區,另外也有新開放的傳說寶可夢,整個二月份會相當的忙碌,就跟著Hugo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因為清晰自己的渴望是感受生命的美好,於是面對他人閒言閒語,便能做出更靠近幸福的選擇,不再那麼受人影響,而是為自己行動。 會後成員們帶著收穫離開,有的回應更清晰自己的渴望、有的回饋知道有一群人正用敘事陪伴的方式過生活是興奮的、甚至有參加過幾次的夥伴回應,透過明德的帶領讓他能跟自己內在靠近連結。
Thumbnail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Thumbnail
我在就讀大學期間,創辦南山高中校友服務隊─聚心活動團隊,一路接觸累積多元的活動經驗,直到遇見和踏進體驗教育領域,在攻讀研究所期間,論文寫作之餘,即投入體驗式培訓的見學和積累。取得學位和服兵役完成,正式投入工作,我想做的事情就是:體驗教育在教育現場的實踐。幸運加入康橋國際學
Thumbnail
方格子X 迷誠品上月底在誠品松菸店舉辦《理想的下午2020》數位寫作分享會,透過活動紀實側寫,帶你線上參與講座現場。二十年前的一本​《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的優閒步伐,時至今日仍讓人嚮往,舒國治說自己也許是最早的孤獨美食家,絕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一個人度過「理想的下午」...
Thumbnail
就在今年八月的仲夏 AndAction 終於又舉辦活動啦(內心十分激動啊🤩)溫層炸彈:ost 開放空間派對|找微醺、找點子、找夥伴,與特調相似基底加入不同元素後所呈現出的溫層炸彈,讓人非常驚喜的一場派對活動!
Thumbnail
「我也想經營Podcast要怎麼開始阿?」、 「你對於目前podcast這個產業看法是什麼?」、「 你文章都怎麼找到靈感的?」、「你的分享真的很真誠耶! 」上述這些回饋跟問題,是我目前在經營個人品牌這條路上獲得最大的支持力量,原來我也開始有所謂的影響力,這真的是近期參加活動最有感之一。
Thumbnail
去年年末,參加最具有意義的一場活動:溫層特調.2019 歲末深夜微醺派對。對於一個剛北漂的女子,在這有點陌生的環境,對於人事物還不是那麼熟悉,猶豫一陣子後還是決定參加的我,卻完全沒有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