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看見教科書上遺漏的台灣礦業發展史—《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職場讀書人選書】看見教科書上遺漏的台灣礦業發展史—《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坑裡不是人,出了坑才是人。

raw-image


延伸自攝影集《礦工謳歌:台灣煤業奮鬥史》,作者朱健炫的續作《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藉由大量的尋訪,讓曾經只存在於圖片的主角們,獲得現身說法的機會。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延續自攝影集的作品 關於礦業從業者的回憶

說到台灣的劣勢,資源匱乏是過往教科書上會看見的標準答案之一,但事實上,台灣礦業曾經活躍到讓九份獲得「小上海」的美譽,產物更不僅僅是只是黃金而已。儘管石油如今已經成為主要的能源來源,但在1970年代能源危機時,台灣煤礦更一度成為應付石油短缺的重要替代方案。然而,隨著礦業衰退,這些歷史也逐漸被遺忘,就如同礦工們的命運,不再受到主流社會的重視。

礦業重要嗎?因為朱健炫的紀錄,它不再只是單純的傳統產業或勞工議題,在特殊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結構下,其中更包含著性別、族群意識。為了求生從東部北遷的阿美族,立意良好卻嚴重傷害家庭經濟的「女性不得入坑」政策,這些都是與台灣社會變遷緊緊相連的生命史。

回顧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台灣礦業史

身為台灣煤礦攝影家,朱健炫從80年代就開始在台灣各大礦區紀錄相關從業者的身影,這些原本大概只是出於興趣而拍的作品,卻成為多年後學者們重新認識台灣礦業的重要文獻。而在《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中,他更嘗試重新找到照片中的人物,讓他們能夠走出來訴說自己的故事,並且將內容延伸到礦災後,長久未受到妥善處理的礦工權益與文化保存議題。

儘管就一本以被閱讀為目的的書籍而言,《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的文字由於缺乏組織,並且攝入太多作者的個人抒發,加上過於求好心切的用字,讓它實際上並不是一本太好閱讀的作品;但在文化保存、記錄歷史的意義上,它絕對值得受到「臺灣書寫」專案的認可。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或許正是這樣書寫底層社會的作品,才能證明知識真正的價值。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Xq2WaR)


內容總結
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4
/5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6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