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On the Assembly Line

2024/0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Online:On the Assembly Line〉2024-02-08


  「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公事」是十多年前,中華電信推出的廣告語。雖然當時的產品「mPro方案」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被其他方案陸續取代。但這句廣告詞,卻似乎很好地提前刻畫了我們如今所處的世界。



  一方面,手機、筆電、行動網路都在這十多年來變得愈加方便與普及。人們可以迅速地遠程處理一部份業務,並快速地交辦或彼此聯繫;另一方面,工作的即時性以及對日常生活的侵入程度,也比過去更加深刻。


  「不在辦公室也能做」並不使得人們可以少一點時間待在公司,而是在那些沒辦法被認定為加班的個人時間中,人們也被要求無償地繼續做那些回家也能做的工作。


  「能夠更方便地進行工作」提高了生產力,卻不能因此使得個別勞動者的時間被解放。相反的,它讓資本家能夠奪取的單位時間內剩餘價值更高,同時讓雇主有更多、與更無孔不入的控制手段。



  一個直觀的想法是:政府應該要對工作時間外的工作指派進行管控、賦予員工下班之後能不讀不回的「離線權」。但這在實踐上面卻是非常困難的。


  一方面,公司單位不見得總是需要在工作時間外透過上對下的方式直接指派工作,而是,它可以在上班時間內,給予一個明顯難以在合理工作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讓員工必須要自主地帶回家做。甚至,讓這份工作是團隊性的,來讓員工們自主地在非工作時間內彼此監督、彼此催促對方完成。


  另一方面,我們也經常難以完全界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很難想像有一種法規去規定只要兩人有職務上的關係,他們就不能在工作時間之外有任何通訊上的往來。一方面我們要保留某些緊急的溝通和與危機處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工作環境中可能存在著的人與人正常交流的可能性。



  一件事情要真正被改善,有賴於相關參與者整體性的思維轉換。那一工作環境需要首先要求人與人的基本尊重、要求對每個參與者個人完整生活的肯定,然後才是業務。當「共體時艱」真的是某種特殊情況中的彼此諒解時,那不會是我們必須排斥的境況。


  然而,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是上級不斷地、常態性地要求員工共體時艱,常態性地要求你以某種「高尚的服務精神」來任憑使喚。這時,無論科技進展如何地本應使人的生活變得便捷,最終也只是改變了表面上的樣態,現代人終究還是「摩登時代」生產線上負責鎖緊某類螺絲的員工,被吞噬進商場與工廠看似多變卻始終如一的血盆大口。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8Hj6q32eKx5Bmp37gMFbfrpBwUjXSdtQ6M6EVPc88JhXC6jj9CWfchHkyYjd1RP4l

15會員
25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