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己的論述?

2024/0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跟朋友討論——在我搜集了這麼多資料又畫成了滂薄的心智圖之後,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清楚的呈現出來呢?

他說,用自己的話講。

就自己的話說,先要形成自己的論述。

自己的論述,就是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帶入自己的思考、反饋或建議。

過去,我可能會這麼說:其實從內容產生初期的主題設定、資料檢索、篩選方式、彙整邏輯,乃至於最後呈現出來的敘事結構,都是自身立場的體現了。

不過,確實立場並不等同於觀點或論述。



的確有某種文章類型,是不太允許也不太需要「作者的評論」,常見諸如訊息類型的文章,或者說所謂的「訊息」類新聞。

通常,這類文章的背後還吊著「平衡報導」的幌子。

說幌子,並不是指平衡報導是假的,而是,但凡沒有什麼能力或實力可以提出個人見解的記者或寫作者,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呈現多方視角」,但讀者是絕對看不出記者個人的觀點或論述,因為根本沒有 XD

當然,除了沒有觀點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被罵。或許是因為自知觀點不成熟、欠缺理論依據或事實基礎,所以不敢說,於是就躲到報社或雜誌社的立場後面去。

而這樣的文章在當今的媒體上,多著去了。

雖然說,這樣的記者或寫作者,確實已透過選題的方式踩住某一個立場了,不過這立場通常源自其所處的組織,並不是個人的;且往往會落得除了在架構、編排或選題與切角方面「有立場」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

以媒體而言,大致就可據此區分為「純訊息」或「有觀點」的內容。

純訊息屬性的內容,其實早已被AI給取代了,不管是實時連接地震動態的訊息推播、即時的訊息傳播,又或者那些來自行車記錄器或社群論壇上「網友熱議」綜合報導。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大多是統合與梳理最近在讀的資料,內容比較像是會出現在論文第二章的文獻回顧。至於沒有特別寫出的觀點,大多分散在筆記用的心智圖和私人的筆記上了,等到合適公開討論的時候,再慢慢整理出來。

最近在研究幾個特定的議題,迫於時間壓力,今天花了幾乎半天的時間,非常大量而快速地彙整出相關的文獻與報告——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麼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了。

只是,稍早有個朋友私下看了我的資料,卻只是淡淡表示我讀東西或研究議題的習慣,就跟吃東西一樣,只有「辣、很辣、非常辣」,卻沒有酸甜苦和其他的味道。

意思是,要是抓著幾個點就奮力往下挖,很容易忽略「既廣且深」是「廣」要在「深」的前面。「資料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再看了,」他提醒,許多時候「廣度」比起「深度」更需要先掌握住。

這個提醒太有趣,想到上週才寫到:

過去,我是個自認為黑白分明的人;而現在,更容許自己的思維與價值判斷出現更豐富的灰階層次。

現在看來,灰階不夠,需要更多顏色才可以。

啊,不過我真的很喜歡吃辣,需要振奮的時候,一定要爆炸辣!



話說回來,好看的文章必須要有觀點。

期許接下來的每日撰文,除了盡可能地減少思路不清晰的括號之外,也能嘗試寫出更多具備觀點的內容——透過清晰的論述。


69會員
92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