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他理財書籍,只著重在講怎麼投資,《持續買進》是從「儲蓄」開始講起,書的第一部「儲蓄」的部份討論了該存多少錢,該如何存錢,與如何花錢,而第二部「投資」則討論為什麼要投資,該投資什麼,與投資的原則。
儲蓄是什麼呢? 是收入減掉支出,多出來的部份就是儲蓄,理財的第一步是增加我們的儲蓄,尤其是在我們剛開始賺錢,可用來投資的儲蓄還不多的時候,為什麼呢?假設我可用來投資的儲蓄有五萬,年投資報酬率是 10 %,一年有 5000 元的投資報酬,這個金額可以輕易靠著好好儲蓄超越,例如省下幾頓吃大餐的錢,但假設今天我可用來投資的儲蓄超過 5000 萬,一個投資不當,賠了 10%,就代表我會損失了 500 萬元,這就不是靠著儲蓄可以輕易彌補的了,因此作者說,窮人的理財重點要放在儲蓄,富人的理財重點則是放在投資,我們要先努力存下第一桶金。
那麼如果想要存更多的錢,應該要增加收入,還是減少開支呢?相較於想盡辦法省吃儉用,讓開支減少,更好的方法是增加收入,因為節省支出是有其上限,還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生活得很不開心,但增加收入是沒有上限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職場好好累積實力,往上晉升,或是跳槽加薪,都可能一舉讓收入跳升好幾個極距,同時還能帶來成就感與滿足感。
不過很多人在收入增加以後,生活開銷也會跟著膨脹,例如想要開比較好的車,住比較大的房子,搭飛機想要坐得舒服,放假時想要出國度假,這些都無可厚非,理所當然,畢竟這些享受是辛苦工作後應得的獎賞,不過生活膨脹需要有個限度,才不會造成影響。我們容易陷入一個錯誤迷思,以為收入增加,只要按照原本的儲蓄率來理財也沒有問題,舉例來講,如果賺100萬,存50萬,儲蓄率 50 %,今天加薪變成200萬,就存100萬,乍看之下存下來錢的確跟著收入提升增加了,但是卻忽略賺 200 萬存 100 萬,代表的是支出也變成 100 萬,收入增加的時候,支出也增加了,如果想在未來還是維持新的生活方式,就代表未來需要的錢也需要增加。舉例來說,假設我們需要 20 倍的年支出儲蓄可以安心退休,原本年支出50萬,工作 20 年後存到1000萬,可以安心退休,但假設後面10年,我們因為收入增加,支出也增加到100萬,代表我們需要的退休儲蓄變成2000萬,如果儲蓄率唯持不變,我們就變成需要工作 25 年才能退休。因此收入增加以後,儲蓄比例也要跟著提升,才不會因為生活方式改變,反而讓我們需要工作更久才能退休。
作者提供了兩個實用的花錢原則,第一個稱為「兩倍規則」,如果想花大筆錢在某個東西上時,也必需拿相同金額來投資,舉例來說,如果想要購買一件10000元的外套,就要購買10000元的股票(或者也可以捐款10000元),因為需要省下兩倍的預算,可以讓我們好好評估有多想要這個東西,而當我們下定決心要花錢時,也會因為同時有投資或是有幫助他人,而免除花大錢的罪惡感。第二個原則是「聚焦長期滿足感,而非短暫快樂」,通常而言,當我們把錢花在創造我們理想的生活時,我們會更快樂,例如一台好車,讓我開起來很有操控感,很享受在車上的時間,這錢就花得很值得,不需要感到罪惡。
為什麼需要投資呢?其實是為了未來的你做準備,人無法工作一輩子,投資就等於把你的人力資本轉換成金融資產,即使你不再有生產力,金融資產仍會繼續帶來收入,讓我們可以生活。投資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對抗通膨,通膨是經濟成長必然伴隨的影響,錢會隨著通貨膨賬越來貶值,因此如果我們只是把錢存來,一樣的錢必然買不到像從前一樣價格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投資,讓錢生錢,而且投資報酬率至少得超過溫和通膨的 3~5%,才不會讓我們儲蓄下來的錢變得無用。
金融資產有很多種,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投資企業等等,其中股票是 CP 值最高的金融資產,它的入門門坎低,只要幾千元或是幾萬元就能擁有股票,不像投資房地產,一開始就要準備高額的頭期款,動輒數百或數千萬,股票的投資報酬率也不錯,輕鬆可以超過通膨,唯一需要克服的問題是股票的漲跌起伏大,如果投資不當,不僅可能沒有讓錢生錢,反而還把儲蓄的本金也賠進去。
作者整理出投資股票的三個原則:
(1) 不要投資個股:從歷史的數據看起來,有75%的主動選股基金積效輸給大盤,這些基金都是由全職專業經理人與分析團隊根據公司財報,市場趨勢等等資訊,找出最有機會獲利的股票,但績效仍舊難以贏過大盤,特別是是時間拉長,輸的比例就越高,很少有人能夠連續十年都打敗大盤,即使非常少數人做到,也極有可能在第十一年大翻車,把之前賺的都賠光,例如在1929年股市崩盤前神來一筆放空市場的股票交易員傑西,他在這一天,賺到了超過三十億美元,人人稱他「交易之神」,然而短短四年後,他在1933年輸光所有的財產,黯然自殺。
(2) 不要等待低點:作者比較兩種投資策略,一種是「平均投入法」,20年來,每個月都投入股市 10000 元,另一種則是「逢低買進法」,每個月都存 10000 元,但只有在股市跌到最低點時才全部買入,哪種績效會比較好? 直覺上我們會認為買股票如果能夠避開高點,才能夠得到最多獲利,平均投入的話,一定有些時候會買在股票高點而減少獲利。不過實際上,平均投入法的績效遠遠好過逢低買入法,因為如果我們一直等待最低點,而把錢留在身邊不投入市場,反而會讓我們錯過多次股票上漲的複利成長,平均投入法把錢早早投入市場,留在市場所帶來的複利成長會遠遠勝過一次好買點所帶來的報酬。
(3) 再平衡:我們的投資組合隨著時間過去,會逐漸被報酬最高的種類主宰,例如如果一開始是60%股票,40%債券,如果我們從未做再平衡,就會變成絕大部份都是股票。所謂的「再平衡」是讓我們的投資組合再回到原來的比例,這意味著我們要賣掉部份股票獲利,再買進新的債券,賣掉獲利比較高的股票看起來會讓我們的投資績效變差,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風險,我們從書上的圖表可以看到,每年有做再平衡的話,最大跌幅不會出現巨烈變化,三十年間,最多只有負25%,相反的,沒有做再平衡的投資報酬,在股票市場表現最差的時候,跌到負70%,這種跌幅比例,恐怕沒有人可以安心睡覺,所以再平衡的目的是把風險控制在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多久要做一次再平衡,沒有標準答案,但頻率不需要高,一年一到兩次即可。
我們不是專業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對抗通膨,為了退休生活準備,不是為了創造投資績效記錄,因此我們的投資策略越簡單越好,投資大盤,不要投資個股,定期投入,不用挑選時機,一年做一次再平衡降低風險,作者所整理出來的三個原則,人人都做得到。